何自新
- 作品数:24 被引量:824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长庆气田奥陶系古沟槽展布及其对气藏的控制被引量:88
- 2001年
-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古风化壳已找到的天然气田 ,属于大型古地貌气藏。其含气面积与奥陶系侵蚀面古沟槽展布密切相关。本文结合气田勘探开发实践 ,分析了古沟槽形成条件 ,提出了古沟槽判识方法。根据已识别出的古沟槽发育特征 ,指出主沟槽展布的总趋势主要为近东西向 ,改变了以往南北向展布的认识。并通过古沟槽与气藏分布关系 。
- 何自新郑聪斌陈安宁王飞雁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展布特征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成果简介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规律及勘探技术”是长庆油田公司“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是一项涉及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工程、测井及测试等多学科多专业的大型综合性研究项目。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首先面临的是...
- 胡文瑞何自新杨华付锁堂付金华韩申庭席胜利范正平孙六一刘新社侯云东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富集岩性气藏勘探技术
-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与发展前景
- 鄂尔多斯盆地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油气勘探开发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重点阐述了90年代以来的主要勘探成果,总结盆地油气勘探经验,分析油气发展前景,指出鄂尔多斯盆地实现石油探明储量20×10<'8>t,天然气探明储量2×...
- 胡文瑞何自新杨华付金华罗安湘李民才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勘探成果油气勘探
- 西峰油田的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成果简介
- 《西峰油田的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是集石油地质研究、工艺技术攻关及勘探生产相结合的综合技术工程研究项目,涉及了石油地质、地震、钻井、测井及压裂测试等多学科、多专业,为地球科学与油气勘查技术领域。在西峰油田的勘探与发现过程中...
- 胡文瑞王道富何自新杨华韩申庭傅锁堂窦伟坦付金华雷群蔺宏斌喻建刘显阳宋广寿王成玉郭正权
- 关键词:低渗透储层综合勘探技术岩性油藏测井精细解释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技术系列及勘探方法研究
- 何自新韩申庭付金华席胜利王大兴刘新社段晓文刘显明李跃刚王欣石玉江王涛赵玉华史松群周虎姬红
- 该项目以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为目的层,开展了盆地分析模拟研究,指出晚侏 罗世-早白垩世盆地古地温梯度远远高于今地温梯度,此时天然气生成与排出同时达到最高峰,形成了以盆地中东部为主体的大面积广覆式生气中心;总结了上古生界砂...
- 关键词:
- 关键词: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方法
-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大型陆缘逆冲推覆体系被引量:41
- 2008年
- 鄂尔多斯西缘北段是一个自中生代末以来形成的、结晶基底和早古生代大陆边缘沉积盖层同时卷入的巨型陆缘逆冲推覆构造体系。根据区域地层发育、变形岩石属性、冲断层几何学以及它们与联冲断层的关系,大体上可以分为不同形成阶段的3个冲断层构造组合,包括9个次级构造单元(B1-B7,BN,BS)。受冲断层运动自西向东的一致推进,整体呈现一个局部被近东西走向联冲断层切错、向东凸出的弧形:前端为陆缘褶皱冲断带;中部表现为一系列“原地”或“异地”推覆体和冲断席,发育低角度滑脱层和双冲构造;后部又被最晚期的冲断体叠置。侏罗-白垩纪为逆冲推覆构造的主要发展阶段,经历了3期主要的冲断层作用。第Ⅰ期发生在侏罗纪末,沿阿拉善-华北两类不同性质结晶基底之间的主滑脱面发生大规模冲断层作用,形成桌子山-岗德尔山褶皱冲断带。第Ⅱ期冲断层作用的持续位移,形成了具有上、下两个构造层的石嘴山-尖山大型异地推覆体,主滑脱面为石炭纪煤系地层,其中发育典型的双冲构造。新生代(距今65Ma)以来,印度-欧亚板块挤压碰撞和青藏高原早期向北推挤,加剧了鄂尔多斯西缘逆冲推覆构造的进一步发育,第Ⅲ期冲断层作用在东部陆缘褶皱冲断带形成了苏海图反冲构造的同时,在西部将异地推覆体下部的奥陶系再次推至地表。第Ⅰ期和第Ⅱ期冲断层作用累计位移幅度可能达到60~80km,第Ⅲ期冲断层作用的位移幅度为8km。相邻冲断席之间位移矢量的差异,通过近东西走向的联冲断层得到了调整。
- 张家声何自新费安琪李天斌黄雄南
- 关键词:逆冲推覆不整合
- 四川盆地中北部侏罗系大面积非常规石油勘探潜力的再认识被引量:171
- 2011年
- 通过对四川盆地侏罗系石油的资源潜力、油藏类型、裂缝型储层及勘探开发技术适应性等4个方面进行的再认识,作者认为:①四川盆地侏罗系的石油资源量可能比目前的(10~11)×108t要大得多。②它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大面积非常规致密油聚集,没有明显圈闭界限;没有明显边、底水及油水界面,属"无水油藏";浮力与重力分异不明显,缺少大规模二次运移,源内或近源聚集;储层具有特低孔渗、双重介质特征;大面积整体含油,多层系叠合连片,"连续"分布在斜坡及凹陷区,不受局部构造控制而受岩性控制,含油范围以油井分布范围划定,往往是先有产量后有储量。③不能把侏罗系油层简单定性为"裂缝型",裂缝是测试及生产初期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但各类孔隙对储量和长期低产稳产有重要贡献。④这类非常规致密油的储量规模很大,但是要采用以压裂为主的非常规技术进行开采。建议以龙岗地区沙溪庙组为突破口,推动四川盆地石油勘探开发打开一个新局面。
- 梁狄刚冉隆辉戴弹申何自新欧阳健廖群山何文渊
- 关键词:四川盆地资源量勘探潜力压裂改造
- 长庆低渗和特低渗油田开发实践被引量:3
- 1999年
- 长庆油区侏罗系延安组和三选系延长组油层分属低渗透和特低透油层,迄今已发现30个低渗和特低渗油田。由于采用了适合本区储层特点一系列方法和技术,使这些低渗特低渗油田得到了较为有效地开发,开创了商效开发低渗透油田的新局面。本文从油田地质背景、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地面建设工程诸方面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长庆油田区低渗和特低渗油田的开发实践。
- 胡文瑞何自新
- 关键词:低渗透油气藏长庆油田油田开发油气地质学
- 中国苏里格大气田成藏地质特征
- 苏里格大气田位于中国中部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陆上最大的天然气气田.自2000年开展系统评价勘探以来,目前已在上古生界二叠系碎屑岩地层中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000亿m<'3>.苏里格气田分布于盆地中部,该区具有良好的天然气...
- 何自新付金华席胜利付锁堂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岩性圈闭油田地质
- 苏里格大型气田发现及综合勘探技术成果简介
- 本项目属于地球科学与油气勘查技术领域,是科技攻关与油气勘探生产紧密结合的科技工程,涉及油气地质、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工程、测井及测试等多学科多专业。在鄂尔多斯盆地苏里格特大型气田的发现和探明过程中,通过科学研究和大量技术攻...
- 王涛史兴全胡文瑞何自新傅锁堂赵政璋马新华杨华韩申庭蒋加钰包方钧马振芳费安琦付金华钱凯
- 关键词:大型气田岩性气藏三角洲沉积体系综合勘探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