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红云

作品数:43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4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7篇文化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3篇解剖学
  • 13篇教学
  • 10篇细胞
  • 8篇人体解剖学
  • 7篇结核
  • 6篇重组卡介苗
  • 6篇卡介苗
  • 6篇骨髓间充质
  • 5篇坐骨
  • 5篇坐骨神经
  • 5篇间充质细胞
  • 5篇骨髓间充质细...
  • 4篇神经缺损
  • 4篇缺损
  • 4篇缺血
  • 4篇自噬
  • 4篇卒中
  • 4篇坐骨神经缺损
  • 4篇免疫
  • 4篇脑卒中

机构

  • 28篇大理学院
  • 11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四川大学
  • 6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大理学院临床...
  • 1篇大理学院附属...
  • 1篇云南中医药大...

作者

  • 43篇何红云
  • 23篇邓仪昊
  • 17篇张本斯
  • 9篇朱建华
  • 7篇杜赵康
  • 6篇杨新文
  • 6篇成家茂
  • 6篇王勇
  • 5篇佟晓杰
  • 5篇王剑华
  • 3篇杨开明
  • 2篇贾桦
  • 2篇李光忠
  • 2篇郭涛
  • 2篇张旭
  • 1篇李瑞祥
  • 1篇杨媛君
  • 1篇李庄
  • 1篇黎永志
  • 1篇唐茂丹

传媒

  • 5篇局解手术学杂...
  • 3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大理学院学报...
  • 2篇现代医药卫生
  • 2篇解剖学报
  • 2篇生物化学与生...
  • 2篇解剖学杂志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科技信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生理学报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神经解剖学杂...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 1篇重庆医学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6
  • 3篇2014
  • 5篇2013
  • 6篇2012
  • 2篇2011
  • 6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3
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慕课+翻转课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被引量:3
2023年
人体解剖学课程作为基础医学形态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医学生进入临床的必修课。因其有着课时量大、专业名词多、实践要求高等特点,而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有较高的要求。随着一流学科和专业认证的建设发展需要,具有创新性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如慕课和翻转课堂在课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文章首要归纳了传统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面临的现状和困境并急需优化解决,探讨了分别引入慕课和翻转课堂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具有的优势和不足,同时设想学生以网络自主学习和成为课堂的主导者两者相结合的方式实施“慕课+翻转课堂”,并在人体解剖学课堂教学中得以应用,促进了课堂学习效率,为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
何红云谢瑶苏钠杨一川邓仪昊郭涛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形态学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慢性自发性疼痛的解剖学背景(英文)
2005年
背景: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囊区和大腿近端前内侧慢性自发性疼痛,慢性自发性疼痛的解剖背景,尤其是疼痛区皮肤神经管理的报道较少。目的:了解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临床解剖特征,为腹股沟区神经卡压征的防治提供解剖基础。设计:以尸体为研究对象,观察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解剖教研室。材料:1998-01/2000-12大理学院解剖教研室常规防腐固定的25具(50侧)成年男性尸体。方法:对50侧(25具)成年男性尸体标本腹股沟区皮神经行解剖、观测和绘图。主要观察指标:①分布到腹股沟、阴囊、大腿近端前内侧的皮神经。②皮神经与精索的关系。③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与腹股沟管的关系。结果:分布于腹股沟区的有髂腹下神经皮支6%(3/50),髂腹股沟神经皮支90%(45/50),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42%(21/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形成的吻合支12%(6/50),生殖股神经股支的皮支8%(4/50)。髂腹股沟神经与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于腹横肌与腹内斜肌间、腹股沟管内、穿出腹股沟管后三个部位形成吻合支。生殖股神经生殖支的皮支经3种途径进入腹股沟管,69%从深环进入,12%从大腿侧穿腹股沟韧带进入,19%穿腹内斜肌进入,也通过3种形式出腹股沟管,69%经皮下环浅出。
张本斯李光忠洪永华洪虹邹汝荣何红云
关键词:神经压迫综合征
五味子醇甲通过调控自噬流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究五味子醇甲(Sch A)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组]及Sch A低、中、高剂量治疗组,每组6只。制备大鼠左侧MCAO模型,90 min后再灌注,治疗组Sch A的剂量分别为40、80和160μg·kg^(−1)·d^(−1)。造模7 d后进行神经功能损伤方面的评价(mNSS评分),并用TTC染色检测MCAO大鼠脑梗死体积。通过Western blot检测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神经元自噬相关蛋白P62、LAMP1、cathepsin B和ubiquitin的表达水平,综合分析自噬流情况;使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Sch A处理后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神经元自噬水平诱导情况。结果:相比于MCAO组,Sch A处理后大鼠mNSS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显著降低(P<0.05),并有剂量依赖性,以Sch 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sham组比较,MCAO组大鼠cathepsin B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62及ubiquitin的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MCAO组比较,Sch A处理显著升高cathepsin B表达水平的同时降低了P62及ubiquitin的表达水平,以Sch A高剂量组差异显著(P<0.05);而LAMP1在各组间表达仅有下调或上调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MCAO组比较,Sch A处理提高了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LC3-Ⅱ表达阳性的神经元比例,以Sch A高剂量组升高显著(P<0.01)。结论:Sch A可逆转MCAO大鼠脑缺血半影区cathepsin B、P62及ubiquitin表达水平而发挥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神经元自噬有关。
臧瑞郭涛李旭华杨继苹何红云武煜明邓仪昊
关键词:五味子醇甲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自噬
基于自噬溶酶体形成机制调控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自噬流
2023年
脑卒中是由脑血管阻塞或出血引发的急性脑血管病,约84%的临床脑卒中患者由脑缺血引起。研究表明,自噬广泛参与并显著影响脑卒中病理生理进程。自噬是一个将陈旧蛋白质、损伤细胞器及多余胞质组分等呈递给溶酶体进行降解的代谢过程,其包括自噬的激活、自噬体的形成和成熟、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自噬产物在自噬溶酶体内消化和降解等过程。自噬流通常被定义为自噬/溶酶体信号机制。最近发现,自噬流障碍是导致缺血性脑卒中后神经元损伤的重要原因,而在自噬过程中任一步骤发生障碍均可导致自噬流损伤。本文重点对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的机制,以及该机制在缺血性脑卒中后发生障碍的致病机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基于自噬体-溶酶体融合机制对神经元自噬流进行调节,进而诱导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本文可为脑卒中病理机制研究指明方向,为脑卒中治疗探寻新的线索。
邱苗苗何红云何红云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
缺血性脑卒中后促进转录因子EB核转位改善神经元自噬流障碍的分子机制
2024年
脑卒中(cerebral stroke)是由脑动脉出血或梗塞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约80%的脑卒中临床病例为缺血性脑卒中。自噬流障碍是导致神经元缺血性损伤的重要致病因素,而如何改善自噬流障碍从而减轻缺血性脑损伤的策略仍需深入探究。研究表明,转录因子EB(transcription factor EB,TFEB)是自噬-溶酶体信号通路的关键调节分子。TFEB的活性由其磷酸化水平决定,磷酸化的TFEB通过与14-3-3黏附蛋白结合存留于胞质,当其去磷酸化后则快速向核内转位,进而上调“协同溶酶体表达与调控(coordinated lysosomal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CLEAR)”信号,促进溶酶体生成及自噬相关基因转录,从而增强自噬流。本文重点就TFEB核转位改善缺血性脑卒中神经元自噬流障碍的分子机制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脑卒中治疗及脑缺血病理研究提供参考。
李尚丹邓仪昊何红云
关键词:神经保护
天然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修复坐骨神经缺损
2008年
目的观察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构建组织工程化人工神经,修复大鼠坐骨神经缺损的效果。方法贴壁法体外分离、纯化、增殖骨髓间充质细胞,取第5代细胞与脱细胞异体神经复合培养,构建移植物。SD大鼠18只,随机分为实验组,支架组,对照组。术后12周,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测定、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检测及组织学等方法评价神经缺损的修复效果。结果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腓肠肌湿质量恢复率的检测显示实验组优于支架组(P<0.05);组织学检查,实验组修复神经S-100蛋白表达明显强于支架组,足底皮肤单位面积内触觉小体明显多于支架组,实验组缝合神经有效神经截面积、纤维数目、纤维密度、纤维直径、髓鞘厚度均优于支架组(P<0.05),其坐骨神经缺损修复效果接近对照组。结论脱细胞神经支架复合骨髓间充质细胞可有效修复坐骨神经缺损,经脱细胞神经支架溶液诱导的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内具有施万细胞的功能。
何红云邓仪昊佟晓杰贾桦张旭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坐骨神经
灯盏花素注射液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诱导分化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索灯盏花素注射液体外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BMSCs)分化为神经元和胶质细胞的可行性。方法贴壁法分离纯化SD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第4代细胞行表型鉴定后,用灯盏花素注射液诱导,每6h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诱导后细胞的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检测不同浓度灯盏花素注射液诱导后细胞的活力,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诱导前后细胞中NSE、GFAP 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BMSCs表型鉴定为CD44+、CD54+、CD34-,诱导18h后BMSCs胞体开始收缩,有突起伸出,24h后突起增多形成网络结构。免疫细胞化学染色,NSE阳性表达率为(48.7±3.4)%,GFAP阳性表达为(56.8±4.2)%,流式细胞仪检测诱导24h后的细胞NSE及GFAP蛋白表达量均较未诱导组升高,RT-PCR检测诱导后细胞表达NSE、GFAP mRNA,未诱导的细胞则不表达。结论灯盏花素注射液可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细胞在体外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
何红云邓仪昊张本斯杜赵康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细胞神经胶质细胞灯盏花素
医学检验专业解剖学双语教学实践被引量:2
2010年
张本斯王勇杨新文何红云王剑华杜赵康成家茂
关键词:解剖学双语教学教学改革
人细胞因子IL-12p70与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Ag85A融合基因重组卡介苗的构建及鉴定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构建可表达融合蛋白IL-12p70-Ag85A的重组卡介苗,为结核病新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以穿梭表达质粒pMV361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rpMV361-IL-12p70-Ag85A。将成功构建的重组质粒以电转化方式导入BCG基因组构建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Ag85A。通过抗生素筛选、重组卡介苗基因组PCR扩增及测序,以及western-blotting对重组卡介苗进行鉴定。结果:经鉴定,重组卡介苗成功构建,并可表达融合蛋白IL-12p70-Ag85A。结论:重组卡介苗rBCG-12p70-Ag85A构建成功,并可高效表达目的蛋白。
邓仪昊何红云张本斯
关键词:重组卡介苗AG85A
重组结核病疫苗rBCG-IL-12p70-TB10.4的免疫效应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将成功构建的重组卡介苗rBCG-IL-12p70-TB10.4免疫BALB/c小鼠,研究其免疫效应,为结核病新疫苗的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将融合基因IL-12p70-TB10.4克隆入pMV361构建重组质粒,以电转化方式将重组质粒导入卡介苗基因组,构建重组结核病疫苗rBCG-12p70-TB10.4(rBCG-IT)。将此重组卡介苗免疫BALB/c小鼠,分别于免疫后3、6、9和12周,用间接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滴度水平,XTT检测脾细胞增值反应,流式细胞仪检测脾CD4+T、CD8+T细胞亚型的比例,ELISA试剂盒检测细胞因子的诱生。结果在免疫后3-12周,rBCG-IT组脾细胞增殖反应均明显强于其他各组(P〈0.01),该组IFN-γ诱生量及CD4+T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rBCG-I组、rBCG-T组及BCG组(P〈0.01)。IgG2a/IgG1比值在免疫后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提示rBCG-IT可诱导Th1型细胞免疫应答。结论重组疫苗rBCG-IT可诱导产生较BCG更强、持续时间更长的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可对其免疫保护作用进行深入研究。
张丰经何红云邓仪昊杨开明
关键词:重组卡介苗免疫效应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