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波

作品数:68 被引量:196H指数:10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25篇专利
  • 9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篇医药卫生
  • 6篇电子电信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11篇周围神经
  • 10篇通信
  • 9篇信道
  • 9篇信号
  • 9篇血管
  • 7篇深低温
  • 7篇皮瓣
  • 7篇缺损
  • 7篇骨折
  • 6篇细胞
  • 5篇神经缺损
  • 5篇去细胞
  • 4篇多径
  • 4篇多径衰落
  • 4篇多径衰落信道
  • 4篇信号检测
  • 4篇信号检测方法
  • 4篇声呐图像
  • 4篇衰落信道
  • 4篇图像

机构

  • 32篇山东大学
  • 26篇中山大学附属...
  • 13篇山东省立医院
  • 6篇新乡医学院第...
  • 5篇南方医科大学
  • 5篇齐鲁工业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南大学
  • 2篇解放军第40...
  • 2篇山东正晨科技...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郑州大学
  • 1篇耶鲁大学
  • 1篇广东省第二人...
  • 1篇动联(山东)...
  • 1篇广州中大医疗...

作者

  • 68篇何波
  • 20篇刘小林
  • 17篇朱庆棠
  • 16篇王增涛
  • 14篇顾立强
  • 13篇段永壮
  • 11篇朱昭炜
  • 10篇朱家恺
  • 9篇郝丽文
  • 7篇杜岩
  • 6篇郑灿镔
  • 5篇朱小雷
  • 5篇周翔
  • 5篇戚剑
  • 4篇缪博
  • 4篇丁自海
  • 4篇胡军
  • 4篇刘焕焕
  • 4篇李平
  • 4篇宋艳

传媒

  • 10篇中华显微外科...
  • 8篇山东医药
  • 2篇中国临床解剖...
  • 2篇生物骨科材料...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山东大学学报...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 1篇第八届全国创...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7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 7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8
  • 8篇2007
  • 6篇2006
6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深度学习辅助的OFDM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速无线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深度学习辅助的OFDM信道估计与信号检测方法,本发明首先通过OFDM系统产生数据集,随后利用自归一化网络(SNN)构建信道估计模型,利用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
何波张志晨王昱凯王荣袁亚微李军吴保航付文文孙昊天杨天赐王靖晗
基于自适应像素值约束和MRF的声呐图像分割方法
本发明属于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声呐图像分割方法。基于自适应像素值约束和MRF的声呐图像分割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对声呐图像进行中值滤波;步骤2:使用SLIC法,将中值滤波后的声呐图像划分为不规则的图像块;...
宋艳李沂滨何波
细胞深低温冷冻损伤机制探讨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深低温冷冻损伤导致细胞死亡的机制。方法用不同电解质及不同浓度的冷冻保护剂(DMSO)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进行程序降温,至深低温后复苏。采用AnnexinV/PI荧光标记双染色、DNA-Prep stain荧光标记染色,流式细胞术分析冻存前后细胞凋亡、坏死、存活、细胞碎片及BEL-7402细胞周期变化。结果无冷冻保护剂时,冷冻后细胞坏死、碎片明显(P<0.05)。随着离子和DMSO浓度的增加,冷冻后BEL-7402细胞凋亡更趋明显,但细胞坏死、碎片均不明显(P>0.05);冷冻前后细胞周期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在冷冻过程中,胞内冰损伤和溶质损伤是导致细胞损伤的独立因素;前者引起细胞死亡的方式是坏死,后者(包括电解质与DMSO)是导致细胞凋亡。冷冻导致的细胞死亡无周期特异性。
何波王增涛段永壮郝丽文沈芸朱庆棠刘小林
关键词:细胞凋亡细胞周期BEL-7402
一种MIMO无线通信接收机的多阶段迭代检测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无线通信接收机的多阶段迭代检测方法和装置,设置多个检测阶段,分阶段进行迭代检测,每一检测阶段只检测当前检测阶段可靠性大于预设门限的层,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步骤:对接收信号进行前处理,以生成第一检测阶段...
杜岩张焕井何波刘焕焕
依达拉奉对深低温冻存大鼠断肢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细胞膜及线粒体的保护效应(英文)被引量:4
2007年
背景:大量的重要器官因为无法长期保存而失去临床应用价值,经深低温冻存的组织或器官,随着血流的恢复,同样会发生缺血再灌注损伤,其中骨骼肌是最易受累的组织。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深低温冻存大鼠肢体再植后缺血再灌注损伤骨骼肌细胞膜及线粒体的保护作用。设计:随机对照动物实验。单位:南方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山东省立医院手足外科。材料:实验于2006-04/11在山东省立医院低温实验室(省级)完成。选取健康成年雄性Wistar大鼠36只,由山东大学医学院实验动物中心提供,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冷冻组和依达拉奉组各12只。方法:对照组只暴露股动、静脉,不离断肢体;其余两组制作深低温保存断肢再植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均截断右后肢,经深低温冻存前处理,然后移入液氮容器内保存1个月;实验时复温、常规洗脱液灌洗后行断肢再植,恢复肢体血供4h后取材(其中依达拉奉组洗脱液中含依达拉奉0.5mg/kg)。选取相同时点骨骼肌标本,制备骨骼肌细胞膜并提取骨骼肌线粒体,测定各组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反应细胞膜脂区流动性)、线粒体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呼吸控制率,并对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行透射电镜观察。主要观察指标:①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线粒体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呼吸控制率。②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结果:36只大鼠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失。①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呼吸控制率:依达拉奉组高于冷冻组(P均<0.05)。②各组大鼠骨骼肌细胞膜荧光偏振度和骨骼肌线粒体丙二醛含量:依达拉奉组低于冷冻组(P均<0.05)。③各组大鼠骨骼肌线粒体超微结构:依达拉奉组骨骼肌损伤程度明显轻于冷冻组。结论:依达拉奉能减轻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段永壮钟世镇王增涛徐达传丁自海付庆林郝丽文何波
关键词:再植术自由基清除剂低温保藏线粒体
一种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的方法及装置;在现有的MIMO系统中发送数据流方法的调制映射步骤之后,发射前处理步骤之前,添加缓存、绑定可逆变换和交织步骤,包括如下步骤:缓存步骤,对调制映射后的各路数据流进行缓存...
杜岩刘焕焕何波张焕井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联网OFDM自编码器信息处理方法
本发明涉及的是智能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车联网OFDM自编码器信息处理方法,首先将发送的比特流转换为one‑hot矩阵,通过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双向门控循环单元BiGRU构建编码器,处理one‑hot矩阵。其...
何波张志晨陈德展常锋贾东亮高山杨天赐王靖晗
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修复指固有神经缺损的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
目的验证人去细胞同种异体神经(hANG)修复指神经缺损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本试验设计为指神经损伤修复的非劣效临床试验,试验组为使用hANG(广州中大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修复1-5cm神经缺损,对照组为直接缝合。在10...
何波朱庆棠柴益民丁小珩唐举玉顾立强向剑平杨越雄朱家恺刘小林
关键词:神经缺损指固有神经多中心临床试验
COMP-Ang-1促去细胞神经血管化的放射显影法评价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用放射显影法观察去细胞神经血管化方式及评价COMP-Ang-l促去细胞神经血管化效果. 方法 2013年3月-2014年6月,用化学试剂萃取法获得去细胞神经,36只雌性大鼠随机分成2组,每组18只,分别用去细胞神经(对照组)或去细胞神经加COMP-Ang-1(实验组)修复1 cm长的坐骨神经缺损大鼠模型:于术后7、14、21 d用氧化铅经颈动脉灌注取材,用放射显影法扫描去细胞神经,获得平面二维图,观察去细胞神经血管化方式及COMP-Ang-1的促进血管再生效果. 结果 术后7、14和21 d,实验组血管密度分别为2701.60±318.93、3309.21±381.31和4787.33±251.09,分别高于其对照组(925.40±106.22,P=0.03;2832.70±189.23,P=0.021;3469.36±232.10,P=0.030);术后7、14d,实验组血管面积(μm^2)(分别为9231.03±581.91、15561.13±697.73)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839.01±101.01和6811.07±250.05)(分别为P=0.043,P=0.0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去细胞神经血管化起始于吻合口两端,逐步向桥接体中间部分生长;COMP-Ang-1在一定程度上能促进去细胞神经血管化.
丘龙海何波朱昭炜胡军刘小林朱家恺
关键词:去细胞神经血管化神经修复
基于SLIC和自适应滤波的声呐图像均衡化方法
本发明属于声呐图像增强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SLIC和自适应滤波的声呐图像均衡化方法,1.滤除声呐图像中的斑点噪声;2.使用简单线性迭代聚类方法将声呐图像划分为不规则的图像块;3.对每个图像块分别进行像素值唯一化,排序像素...
宋艳李沂滨何波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