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勇
- 作品数:27 被引量:19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乌鲁木齐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 无痛胃镜下氩气刀治疗Barrett食管的护理
- 2010年
- 张玫何晓勇
- 关键词:无痛胃镜氩气刀BARRETT食管护理
- 一种配合鼻胆引流管适用的口鼻引导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合鼻胆引流管适用的口鼻引导装置,包括吸痰管和引导机构,引导机构包括手把、固定环、直导杆和导丝线,手把一端与直导杆的一端相连,手把和直导杆间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为两个圆环间焊接一个连接杆,固定环一端套接在...
- 张娟高峰黄晓玲李新姚婧刘兴米文超冶鹏补娟陈家伟廖宏亮何晓勇李燕蔡芳王艳梅玛尔哈巴·买买提阿孜古丽·吐达洪
-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直肠类癌的护理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直肠类癌的护理。方法对33例直肠类癌患者应用头端弯曲的针形切开刀进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并加强术前、术中、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3例直肠类癌患者,肿瘤直径0.2—0.5cm(平均0.35cm),均成功完成ESD治疗。病灶整块切除30例,分块切除3例。结论ESD是治疗直肠类癌的新方法,以往需外科手术切除的肿瘤通过ESD可以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严密的病情观察,治疗前、中、后实施合理的护理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者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何晓勇张玫全风琴何小明
- 关键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直肠类癌护理
- 一种消化内科护理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消化内科护理装置,包括磨芯,磨芯设置在放料壳内,磨芯上端通过第一连接杆与转筒固定连接,转筒外侧设置有与转筒相适应设置的卡筒,卡筒与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按压手柄固定连接,磨芯下端与搅拌桨固定连接,通过压按压...
- 何晓勇黄晓玲薛玉芬张贺菊吕园园何小明杨虹王永丽张玫
- 内镜下扩张治疗重度腐蚀性食管狭窄患儿的护理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扩张术治疗儿童食管狭窄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误服碱性液致食管狭窄的12例患儿,给予内镜下食管狭窄扩张治疗,记录治疗前后食管狭窄内径、扩张次数、扩张间隔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并记录患儿进食改善情况。并加强术前、术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均得到满意的护理,12例患儿中,治疗有效11例,无效1例。患儿扩张治疗次数1~6(2.67±1.61)次,扩张间隔时间2~5(3.56±1.13)周,18处狭窄扩张0~13(8.61±2.79)mm,18处狭窄治疗前内径(2.44±0.98)mm、治疗后内径(11.06±2.58)mm。术后随访5~60(33.18±17.75)个月,均无并发症,11例能进固体饮食。结论严密的病情观察,治疗前、中、后实施周到、合理的护理,是保证内镜下食管扩张治疗成功的重要环节,耐心、细致的护理对患儿术后的恢复起着重要的作用。
- 何晓勇全风琴玛依沙拉.塞克参拜
- 关键词:儿童食管狭窄食管扩张术护理
- 19例运用胶囊内镜检查儿童小肠疾患的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被引量:2
- 2014年
- 自本世纪初胶囊内镜的发明以来,小肠疾病的诊断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1]。目前,国内有许多报道证明胶囊内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腹痛、慢性腹泻等小肠疾病,均具有良好的诊断价值,但胶囊内镜对儿童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及安全性,国内外报道很少。我科室对2006年12月~2013年11月就诊19例有适应征的儿童进行胶囊内镜检查,取得良好效果。现将其临床应用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何晓勇何小明李玲霞
-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小肠疾病不明原因腹痛适应征
- 一种消化科用护理引流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科用护理引流装置,包括支撑底座、连杆、支撑盖板、升降调节杆、引流挤压袋放置板、转动固定件一、转动固定件二和引流偏心挤压装置,所述连杆设于支撑底座上,所述支撑盖板设于连杆上,所述升降调节杆设于支撑底...
- 张玫何晓勇徐佩风张金梅张丽萍
- 一种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化内科的上消化道出血护理装置及护理方法,所述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导引单元、微型内窥单元、外置单元、胃管单元,相对于现有技术,通过“细绳牵引”的方式进行上消化道内窥和出血护理,降低了治疗难度,避免了患者在治疗...
- 张贺菊杨文英杨玲和黄芬刘晶张玫何晓勇巢琳党薇薇
- 一种消化科护理用流食药物喂食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消化科护理用流食药物喂食器,包括流食挤压筒、进食筒、流食出口、连杆、防溢下巴支撑板、流食观察口、挡板、出料孔、转动支撑件、挤压螺杆、流食挤压板、支撑件、支撑杆和挤压手轮,所述进食筒螺纹连接设于流食挤压...
- 何晓勇张玫张金梅何小明杨虹
- 肝储备功能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与护理
- 2009年
- 目的:探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的临床应用价值与护理。方法:2008年1月~2009年4月对383例患者采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进行吲哚氰绿15min潴留率的检测,并加强操作前、中、后的观察和护理。结果:380例(99.2%)患者均顺利完成检测,无任何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肝储备功能分析仪检测具有操作安全、简便、创伤小的优点,正确的护理操作能保证检测的顺利完成和结果的准确性。
- 何晓勇张贺菊
- 关键词:肝储备功能护理操作分析仪严重并发症操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