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卿玮 作品数:7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成都军区总医院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金属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Dieulafoy溃疡伴活动性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观察内镜下金属钛夹与药物注射治疗Dieulafoy溃疡并活动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内镜明确诊断为Dieulafoy溃疡伴活动性出血,且予以内镜下治疗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钛夹组与药物注射组,钛夹组35例于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治疗,药物注射组27例于内镜下局部注射肾上腺素止血治疗。对比两组即时止血率、有效止血率、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之间的差异。结果钛夹组即时止血率及有效止血率明显高于药物注射组,再出血率、外科手术率明显低于药物注射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注射组出现4例心悸、3例血压升高并发症,钛夹组术后无明显并发症,两组均未出现死亡患者。结论与药物注射治疗相比,金属钛夹治疗Dieulafoy溃疡伴活动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成功率高、复发出血率低、无并发症,可作为内镜下治疗止血首选方式。Dieulafoy溃疡为少见胃肠道出血性疾病,病灶小、隐匿,出血前多无先兆,病情反复,诊断困难,胃镜检查容易漏诊[1],直接威胁生命。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2例Dieulafoy溃疡伴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内镜下金属钛夹治疗与药物注射治疗Dieulafoy溃疡的止血疗效。 刘琴 陈虹彬 何卿玮 杜超 秦建平 徐辉关键词:DIEULAFOY溃疡 金属钛夹 肾上腺素 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与常规保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早期急性胰腺炎患者104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保守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中败血症、ARDS、MODS等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体温恢复时间、血清CRP恢复时间、积液消失时间及住院总天数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超声引导经皮置管引流治疗急性胰腺炎有利于胰腺、胰周积聚液体的清除,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安全性好。 莫波 何卿玮 王云侠 秦建平 蒋明德 李晓静 刘琴 周娟关键词:超声引导 经皮穿刺引流 急性胰腺炎 保守治疗 Dubin-Johnson综合征9例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对已确诊病例的临床特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提高对该类遗传性疾病的认识,减少误诊误治,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方法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肝组织学检查及治疗后反应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为Dubin-Johnson(DJS)综合征的9例住院患者。住院期间检测肝功能、凝血常规、病毒性肝炎标志物、自身免疫抗体等化验,腹部彩超、腹部核磁共振,肝脏活体组织病理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为青年男性,一般情况良好,无明显症状,如合并其他疾病,以合并疾病为主要表现,肝功能总胆红素及直接胆红素明显增高,其余酶学指标均正常。DJS肝穿病检见弥漫性褐色色素颗粒沉积。结论 Dubin-Johnson综合征临床表现常为不明原因的高胆红素血症伴轻度非特异症状体征,由于缺乏血清学标志物,诊断较为困难。肝脏穿刺病理活检可见典型褐色色素颗粒沉积,对诊断该疾病有临床参考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刘琴 何卿玮 秦建平 汤善宏 蒋明德 李英 莫波 周娟关键词:高胆红素血症 胰腺脓肿压迫脾静脉致区域性门静脉高压1例报告 被引量:3 2015年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3岁,主因“腹痛、气紧、乏力2个月余”入院。病史:患者缘于20余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上腹隐痛于外院住院治疗,诊断为“急性胰腺炎、高血压、糖尿病”,给予相应治疗(具体不详),之后出现间断发热,经抗生素及对症治疗后好转,12 d 后患者出现高热,最高达39.7℃,自觉气促、心跳加快,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提示胆囊增大,遂转入本院治疗。入院后给予泰能抗感染、胆囊穿刺引流、胸腹腔穿刺引流,对症及支持治疗后上述症状有所好转,后自行要求出院。出院后,仍间断发热、腹痛,遂再次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差,腹部膨隆,中上腹、左上腹及中下腹可见3条引流管,腹软,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肋下未及,肝脾肾区无叩痛,肠鸣音约3次/min,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查血常规示:白细胞计数8.44×109/L,红细胞计数2.98×1012/L↓,血红蛋白浓度84 g/L↓,中性粒细胞比率81.51%↑;血生化:肌酐41.30μmol/L↓,葡萄糖7.21 mmol/L↑,GGT 126.00 U /L↑,ALP 197.10 U /L↑,降钙素原<0.05 ng/ml;尿常规:隐血(+)↑。余肝肾功能、电解质未见异常。查腹部 CT 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治疗后改变,腹腔积液引流术后,胰腺体见一5.7 cm ×2.7 cm 大小脓肿,邻近脾静脉、门静脉主干,肠系膜上静脉上段稍显狭窄,周围结构显示不清,侧枝血管形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图1)。胃镜检查示:胃底见团块状静脉曲张,无红色征;胃底、胃体广泛黏膜肿胀,诊断为:(1)胃底重度静脉曲张(无红色征);(2)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图2)。 汤善宏 何卿玮 何乾文 梁燕 周晓蕾 李红永 曾维政 蒋明德关键词:胰腺脓肿 脾静脉 病例报告 需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梗阻原因及其疾病谱分布 2017年 目的分析内科无法解除、需外科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的梗阻原因及其疾病谱分布,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6年7月在本院确诊的263例内科无法解除、需外科手术治疗的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其最后临床诊断、梗阻原因和疾病谱分布。结果 263例中,术前病因明确者225例,余38例术前病因不明。病因分布按构成比高低依次为:恶性肿瘤90例,粘连88例,疝气嵌顿36例,肠扭转23例,腹腔炎症5例,十二指肠溃疡伴梗阻4例,肠套叠4例,粪石嵌顿4例,结核3例,先天性巨结肠2例,小肠间质瘤2例,P-J综合征和腹腔巨大血肿各1例。结论肠梗阻病因多且复杂,以恶性肿瘤、粘连、疝气嵌顿最常见。对于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肠梗阻,外科手术有很大帮助,手术可发现一些少见原因引起的肠梗阻。 李英 何卿玮 何胜 沈才飞 秦建平关键词:肠梗阻 疾病谱 病因 伴畸胎瘤的腹膜假黏液瘤一例 2014年 患者女,48岁,因进行性腹围增大,伴腹胀、纳差半年,于2013年2月收入成都军区总医院消化内科。体格检查:消瘦,腹部膨隆,腹围100cm,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叩诊呈鼓音,中腹及下腹叩诊浊音,移动性浊音阴性。 何卿玮 莫波 王云侠 秦建平 郑淑梅 蒋明德关键词:腹膜假黏液瘤 畸胎瘤 移动性浊音 腹壁静脉曲张 体格检查 腹部膨隆 空肠营养在急性重症胰腺炎治疗中的效果评估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评估在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中应用空肠营养的效果。方法选择2001年12月~2008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共31例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选择2008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患者共31例作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空肠营养,比较两组治疗过程中的营养指标等好转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2 w后,两组营养指标均有所好转,但观察组的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胃肠道功能、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恢复至正常的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明显严重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空肠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安全性好,操作难度小,所需营养液的配制简单,可有效增加患者症状改善速度,明显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患者易于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莫波 何卿玮 王云侠 秦建平 蒋明德 李晓静 刘琴 周娟关键词:空肠营养 急性重症胰腺炎 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