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淑娥
- 作品数:39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岛市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青岛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青岛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青岛市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探讨
- 城乡一体化是指城乡之间通过资源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持续协调发展的过程.城乡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
- 于淑娥
- 关键词:城乡经济城乡一体化统筹发展
- 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 构筑青岛产业竞争新优势被引量:3
- 2010年
-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关系到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导向性和动态性的新兴产业。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构筑城市产业竞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其内涵入手,分析了新兴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了青岛市战略新兴产业的选择为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节能环保、物联网、会展、中介服务、文化创意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并从构建政策支撑体系、优化发展软环境,加强自主创新、突破关键领域和技术,完善投融资体系、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人才集聚,优化产业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 于淑娥张炳君
-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
- 对企业创新的思考
- 是在不断变化中发展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许多试图把自己变得更具竞争实力的企业,都在努力地进行创新,其目的在于改进企业的经营方式,使企业更好地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增强竞争力.本文拟就企业创新进行理论探讨.
- 于淑娥丁金胜
- 关键词:企业
- 青岛市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的人才支撑研究
-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以及《中国制造2025》,为青岛制造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和新的机遇,同时也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青岛市提出"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行动计划".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推进制造业人才供给侧结构...
- 于淑娥
- 关键词:制造业国际竞争力
- 21世纪是中国的世纪吗──读《21世纪是中国世纪吗──中国发展论世纪研究与思考》
- 1998年
- 于淑娥
- 关键词:发展论协调发展
- 青岛市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探讨
- 2008年
- 对青岛市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建设进行探讨,介绍了青岛市知识、技术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做法、目标,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对策建议。
- 于淑娥
- 关键词:自主创新企业
- 造就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对提高农民科技素质的探讨
-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 于淑娥
- 文献传递
- 建设美丽青岛与新能源产业选择
-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面对能源供需格局...
- 于淑娥
- 关键词:能源产业技术创新金融投资节能管理
- 文献传递
- 青岛市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 2014年
-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渗透性、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开放度、低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等特征,并呈现出规模化、国际化、融合化、集群化、虚拟化、网络化的发展趋势。近年来,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先进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从青岛市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视角,分析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建议应突出"蓝色、高端、新兴"制造业转型升级为生产性服务业开拓发展空间并提供政策支持,从而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 于淑娥
-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制造业
- 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被引量:1
- 2001年
- 科技进步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原动力。世界的竞争也表现为科学技术的竞争。世界的发展,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发达国家靠科技和创新发展了自己,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处于领先地位,而我国创新的观念和能力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增强忧患意识,科学理性决策,是实现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诀。
- 于淑娥
- 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