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晨
- 作品数:14 被引量:97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医学新生学习适应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本研究通过对北京大学医学部2014级288名医学新生的学习适应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发现性别、专业、政治面貌对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情况没有显著影响;而生源地、是否独生子女、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制力、对专业的认同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度、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学习主动性、学习投入、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特质等对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为了提高医学新生学习适应性,需要加强对来自农村及小城镇和非独生子女的医学新生的及时关注;提高医学新生的专业认同感;加强对医学新生的自主性、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效能感和希望特质的培养;激发医学新生的学习动机;丰富校园活动;提高医学新生对大学生活的投入度;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 张莉娟魏戈于晨朱冬冬胡英杰程化琴
- 关键词:影响因素
- 八年制医学博士的“弃医”选择——基于自我主导力理论的研究被引量:11
- 2020年
- 八年制医学教育作为医学精英教育,在我国医学教育体系中备受关注。基于某院校的统计信息资料及该院校八年制医学博士毕业生的访谈数据,考察了八年制医学博士的"弃医"选择。研究发现,"弃医"的个体在选择"读医"上大多服从外部规则,自我主导性相对不足;八年制医学生在"弃医"前基本形成了未来从医的观念,并具备了初步的从医信念;选择"弃医"均发生在八年制医学教育的二级学科阶段,且个体均形成了"弃医"的内部信念;"弃医"的选择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主要因素来自于临床学习阶段所经历的内外部环境,"弃医"是环境压制下个体主导选择的结果。建议:采取合适的机制及政策引导对医学感兴趣、适合学医的学生报考;加强学生进入临床阶段学习时的学业及心理支持服务;聆听医学生的声音,合理制定相关政策;提高媒体素养,倡导科学合理的医学传播环境。
- 于晨吴红斌吴美辰
- 关键词:八年制医学教育
- 北京大学医学部基于基层卫生实践的实践育人模式探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 以北京大学医学生基层卫生实践为例,探讨全新的高校实践教学工作模式.方法 选择参与基层卫生实践的2004级~2007级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0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个案访谈.结果 基层卫生实践活动作为实践教学形式,在学生中的接受度高,进一步通过对硬件环境、组织与管理情况、学生自我评价、活动效果评价等方面的调研发现,通过这一教学模式,学生不仅在专业知识方面收获较大,而且在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方面得到较大的提升.结论 基层卫生实践基于教育教学一体化原则,借助实践活动的基本形式,形成了教学活动与育人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工作模式.
- 郑凌冰段瑞阳于晨李红王维民
- 关键词:实践教学全人教育
- PDX1阳性内胚层细胞及其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PDX1阳性内胚层细胞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将由离体的胚胎干细胞或离体的诱导多潜能干细胞分化得到的、不表达转录因子PDX1的内胚层细胞进行培养,得到PDX1阳性内胚层细胞;所述培养中,向所述培养的体系中加入全反...
- 蔡军于晨邓宏魁
- 文献传递
- 关于不同阶段长学制医学生对职业认知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被引量:7
- 2016年
- 通过对某医学院校临床八年制医学生320人进行问卷调查,发现不同阶段的学生在对患者的态度、对职业的认知、自身利益与患者利益的权衡、对医德与医术的看法、从医的价值观及职业精神培养相关问题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针对这些问题指出在今后的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中应从以下几点着手:职业精神教育应分阶段进行,应加强在第二、三阶段的职业精神教育。
- 韩侨宇李章来冉姗姗胡梦雨马利加于晨
- 关键词:长学制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
- 医学职业精神教育及其研究现状被引量:17
- 2015年
- 全面分析了我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从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我国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知与实践现状,我国医学院校职业精神教育现状和国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有益经验等角度进行研究分析,提出目前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的重点,为我国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进一步改革和研究提供借鉴思路。
- 于晨李红
- 关键词:医学职业精神医学院校
- 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级学科选择的动机与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 了解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级学科选择意向、动机及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阶段医学生理性选择二级学科提供依据,为学校有效实施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自拟问卷对某医学院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320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发放问卷320份,回收有效问卷308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6.3%.调查结果显示: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最希望从事的二级学科为外科学(39.6%)和内科学(34.7%);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择二级学科的最主要原因为兴趣爱好(76.6%)和发展前景(38.3%);③个人、家庭及职业等多种因素对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二级学科选择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不同阶段、取得留院名额的难易程度和就业压力3个因素对其二级学科选择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职业因素中多个因素在不同阶段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①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选择二级学科具有多种动机,以个人兴趣爱好及发展前景为主;②二级学科选择动机受个人、家庭、职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③本科教育阶段的医学生更需要学校和社会提供职业精神教育与指导.
- 韩侨宇胡梦雨李章来冉姗姗马利加于晨
- 关键词:医学生二级学科动机影响因素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被引量:14
- 2021年
-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现状,为更好地培养公共卫生专业人才、提升职业认同、稳定专业队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9—10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在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抽取北京市(2所)、湖北省(1所)和四川省(1所)共4所医学院校457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进行了标准化电子问卷调查。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402名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的职业认同总平均分为(3.39±0.52)分,其中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承诺、职业价值观和职业期望平均得分分别为(2.89±0.52)、(3.17±0.65)、(3.75±0.65)、(3.50±0.76)、(3.58±0.49)和(3.44±0.71)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级较低(β=0.062,P<0.001)、独生子女(β=0.118,P=0.034)、家中有医务工作者(β=0.148,P=0.002)和经历新冠肺炎疫情后较以前更希望毕业后能从事医学相关工作(β=0.524,P<0.001)的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感。结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职业认同处于中等水平,且受在读年级、是否独生子女、家中有无医务工作者、社会突发事件背景等多种因素影响。
- 于晨刘霞刘霞陶立元刘珏张景怡郑兰斌胡俊
- 关键词:本科生
- 基于在校医学生需求的人文素质教育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以北京大学医学部校内210名医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配合个案访谈,发现在校医学生对素质教育的需求多数集中在医学人文知识相关内容,最为关注医患沟通技巧与创新能力,以期提高医学生自身的综合素质;对素质教育的形式更倾向采用传统讲座和新媒体平台结合的方式;对素质教育开展的效果评价比较肯定,并对开展教育的途径和内容提出新的要求。同时医学院校需根据医学的特殊性及医学生的需求,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 于晨
- 关键词:医学生素质教育医学人文
- 基于“微时代”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特点的高校学生工作对策被引量:2
- 2014年
-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信息传播领域的“微时代”已经到来,这使得高校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面临着更加错综复杂的内外部环境,表现为高校突发事件极易转化为网络舆情,也对高校学生工作在突发事件的管理与应对方面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要求.高校应当建立健全危机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思想教育机制和善后恢复机制,及时处置突发事件,迅速发布正确信息,主动引导网络舆论走向,努力提高管理人员和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做好危机善后工作,以积极应对“微时代”背景下的高校网络舆情。
- 于晨郑凌冰王维民
- 关键词:突发事件网络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