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晓伟

作品数:17 被引量:25H指数:3
供职机构:威海市立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道术
  • 2篇多普勒超声
  • 2篇影响因素
  • 2篇听骨
  • 2篇前庭
  • 2篇人工听骨
  • 2篇组织细胞
  • 2篇组织细胞瘤
  • 2篇外科
  • 2篇息肉
  • 2篇细胞
  • 2篇细胞瘤
  • 2篇下咽
  • 2篇纤维组织
  • 2篇纤维组织细胞...
  • 2篇疗效
  • 2篇囊肿
  • 2篇鼓室
  • 2篇鼓室成形

机构

  • 17篇威海市立医院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济南铁路局

作者

  • 17篇于晓伟
  • 7篇王侠
  • 4篇王培成
  • 4篇刘利
  • 2篇倪鑫
  • 2篇刘秀玲
  • 2篇张宇
  • 2篇王琪
  • 2篇韩丽
  • 2篇王学海
  • 2篇王其友
  • 2篇房居高
  • 2篇邹佳霖
  • 1篇张盛忠
  • 1篇王少波
  • 1篇陈晓红
  • 1篇孟昭进
  • 1篇张建新
  • 1篇周维国

传媒

  • 2篇山东大学耳鼻...
  • 2篇国际耳鼻咽喉...
  • 2篇中国医师进修...
  • 2篇转化医学电子...
  • 1篇耳鼻咽喉(头...
  • 1篇中国耳鼻咽喉...
  • 1篇预防医学论坛
  • 1篇中国医学文摘...
  • 1篇中华损伤与修...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鼻中隔多形性腺瘤5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5
2013年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以腮腺最多见。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少见,我科2001至2012年共收治5例鼻中隔多形性腺瘤,现报道如下。
于晓伟刘利王侠
关键词:多形性腺瘤鼻中隔外科手术
鼻-鼻窦多形性腺瘤被引量:2
2014年
多形性腺瘤发生于鼻-鼻窦的很少见,主要表现为单侧鼻塞进行性加重,或无痛性鼻-鼻窦肿块,可伴有涕中带血。局部检查可见肿瘤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或不平,中等硬度,有完整的包膜。瘤体切面呈灰白色或红色,由于结构成分复杂,较易误诊,而免疫组化有助于诊断。多形性腺瘤治疗方式以手术为主,对X线不敏感,故不主张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完整切除是降低复发率的主要措施。术后复发的病例可以再次手术。多形性腺瘤的另一特征是具有恶变倾向。
于晓伟刘利刘秀玲
人工听骨在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0年
目的探讨人工听骨在传导性耳聋患者鼓室成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方法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Parti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es,PORP或Toutal ossicular replacement prostheses,TORP,美国美敦力公司)取代被破坏的和缺失的自体听小骨而将听骨链进行有效的链接。结果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47个月,鼓膜修补愈合良好,平均气导听阈降低27.8dB HL,术后听力提高有效率79.3%,没有患者发生排异反应和病变复发。结论应用人工听骨赝复物PORP或TORP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是安全有效的。
王侠宋建京于晓伟王爱初王培成韩丽
关键词:中耳炎中耳畸形人工听骨鼓室成形术
鼻腔及鼻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2007年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是少见的间叶组织肿瘤,发生于鼻腔及鼻窦则更为罕见,临床上容易误诊误治。现对其历史现状,病因、诊断、病理特点、治疗方式及预后进行综述。
于晓伟倪鑫王琪
手术治疗周围性面瘫40例疗效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探讨周围性面瘫患者发病原因、发病机制、有效的治疗方法及预后分析。方法对颞骨骨折及贝尔面瘫患者采用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离断伤患者采用面神经吻合术;不能行面神经吻合患者则采用面神经移植转接手术治疗;术后配合神经营养药物及针灸治疗。结果对40例患者进行随访,发病1个月内与1~3个月以内手术治疗患者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者与3个月以上患者的疗效差异则有统计学意义(P<0.05)。28例颞骨骨折和4例贝尔面瘫患者行面神经减压术,面神经功能恢复Ⅰ级21例,Ⅱ~Ⅲ级7例,Ⅳ~Ⅴ级4例;2例患者行面神经端-端吻合,面神经功能恢复Ⅲ级;另外4例是听神经瘤、面神经鞘瘤切除术后行面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转接吻合,面神经功能Ⅲ~Ⅳ级;2例腮腺肿瘤切除术后采用耳大神经、腓肠神经进行移植吻合,面神经功能Ⅳ级。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3个月以内手术治疗较3个月以上者效果好;颞骨骨折导致周围性面瘫患者行面神经减压术效果最好,面神经移植转接术效果最差。对周围性面瘫患者适时进行手术治疗是有必要而且是安全有效的。
王侠宋建京于晓伟王学海韩丽王培成张宇
关键词:面神经麻痹减压术外科神经移植
第一鳃裂囊肿1例并文献回顾
2006年
于晓伟王琪房居高
关键词:鳃原瘤
放疗导致上颌窦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2007年
1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1991年于外院行右鼻侧切开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霍奇金淋巴瘤,术后放疗1.5个月(剂量未知)。于2001年因左眼眶肿痛,于外院行左眶上部切开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为霍奇金淋巴瘤,术后放疗1个月。于2005年9月复查发现“右上颌窦占位”于外院行右鼻侧切开术,术后病理为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术后放疗15次(剂量未知)。此后接受中药治疗。2006年2月起患者出现右面颊部肿痛伴鼻内臭味。查体:鼻外形塌陷,鼻尖、鼻背向右侧偏斜。右侧鼻颊沟、右鼻翼至唇间沟见切口瘢痕。右下眼睑有一个弧形瘢痕,右眶下部塌陷。左眶上缘有切口瘢痕。
于晓伟倪鑫房居高陈晓红周维国张盛忠
人工听骨植入前后听力学分析及相关因素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对比观察传导性耳聋患者采用人工听骨行听骨链重建手术前后的听力学改变,并对影响听力提高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采用人工听骨赝复物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46例。植入人工听骨材料分别采用美敦力多孔聚乙烯听骨赝复物或德国宾格产钛质人工听骨。赝复体的高度为所测量的镫骨头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应用全听骨赝复物(TORP)时,则为所测得的镫骨底板与锤骨柄之间的距离。鼓膜修补材料取耳屏软骨膜或颞肌筋膜片,分别采用夹层法、外置及内置方法进行修补。对比观察手术前后听力改善情况。结果对施行该手术的患者进行随访6~67个月,所有患者鼓膜修补愈合良好,听力提高有效率78.7%,没有发生排异反应和病变复发。结论应用人工听骨赝复物对传导性耳聋患者重建听骨链行鼓室成形术安全有效,术后听力显著提高,并可避免佩带助听器所带来的诸多不便。
王侠王培成宋建京于晓伟张宇王爱初刘秀玲王学海
关键词:传导性耳聋人工听骨鼓室成形术气骨导差听力学分析
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声带息肉的疗效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在声带息肉患者中运用不同喉显微手术术式治疗的价值.方法:根据随机对照试验法将2013-02/2015-02到我院治疗的70例声带息肉病例均分成两个组,两组均通过喉显微手术治疗,其中对照组35例于纤维喉镜下操作,观察组35例于支撑喉镜下切除息肉,并研究两组的手术处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总治愈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合并症比较上,观察组的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支撑喉镜手术对声带息肉患者展开治疗,总体疗效更佳,但操作时需加强对并发症的预防,以进一步优化其治疗效果.
于晓伟孟昭进
关键词:喉显微手术支撑喉镜纤维喉镜声带息肉
鼻中隔多形性腺瘤五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多形性腺瘤又称混合瘤,主要发生于大涎腺,以腮腺最多见。发生于鼻部的多形性腺瘤临床上很少见,约占鼻腔鼻窦良性肿瘤的1.71%。我院2001年3月至2012年5月共收治5例鼻中隔多形性腺瘤,现报道如下。
于晓伟刘利王侠
关键词:混合瘤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