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梅
- 作品数:82 被引量:197H指数:9
- 供职机构:天津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警察对犯罪实施的影响性因素分析——基于天津的实证调查被引量:1
- 2015年
- 维护社会治安、预防和控制犯罪是警察的首要职能。民众普遍认为警察可以有效预防犯罪的发生,是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组成部分。警察用来防控犯罪的措施有很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预防性巡逻,提高警察的可见度即"见警率"。提高"见警率"是抑制犯罪的重要影响性因素,而警察快速反应,也可在预防伤害、及时侦破案件和威慑犯罪等方面产生正面效应。
- 丛梅
- 关键词:警察犯罪实施犯罪防控
- 试析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被引量:3
- 2007年
- 在当今和谐社会进程中,未成年人重新犯罪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由于其初犯时尚未成年,重新犯罪时虽多数已经成年,但如不加强改造,重新犯罪的生涯将是漫长的,对社会的危害将是长期的、严重的。为此,从实证研究入手对未成年人重新犯罪的规律、致罪因素进行深入而全面的分析,将有助于科学预防未成年人重新犯罪,增强教育改造的针对性,有效遏制未成年人重新犯罪。
- 丛梅
- 关键词:未成年人重新犯罪教育改造
- 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犯罪防控的重点人群
- 基于犯罪控制理论,任何侵害社会治安的违法犯罪行为都是由人来实施的,控制住了某些特定人群,就可以有效地防范违法犯罪行为发生,控制住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势态。因此,城市社区安全防范工作的重点就是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安全管理上的积极...
- 丛梅
- 关键词:犯罪防控
- 文献传递
- 对社会转型时期犯罪人的年龄构成分析被引量:9
- 2005年
- 犯罪人的年龄构成作为犯罪学研究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始终被学术界所关注。年龄构成不同,犯罪人的犯罪特点。作案手段、作案对象等也有很大差别。因此,将不同年龄组的罪犯进行多角度的比较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有比较才有鉴别,有比较才能确认在一定社会发展阶段内,犯罪的初发年龄段和高发年龄段的变化规律,进而考察不同年龄段犯罪人犯罪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为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提供科学依据。
- 丛梅
- 关键词:犯罪人年龄构成年龄构成犯罪人社会转型时期作案手段犯罪学研究犯罪特点
- 法治城市建设中女性居民法律意识现状分析——基于天津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城市女性居民的法律意识对法治城市建设至关重要,培育城市女性居民的法律意识,唤起她们对法律的信仰、信任及情感,对法治社会、法治国家、法治一体化建设是必要的主体性基础,女性法律意识现代化也是法治国家和法治城市建设的必然要求。
- 丛梅
- 关键词:城市女性法律意识
- 转型期青少年犯罪及其控制被引量:1
- 2002年
- 在中国社会由传统的封闭半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的开放的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 ,不仅青少年犯罪所占比重有了明显变化 ,而且青少年犯罪的犯罪主体、犯罪类型、犯罪手段、犯罪组织、犯罪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 ,较改革开放之初显示出许多新的特点和规律。而这些新的特点和规律警示我们探讨新的青少年犯罪控制手段是非常必要的 ,具体包括行为控制、环境控制、法律控制。
- 丛梅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控制犯罪特点女性犯罪流动人口
- 犯罪成本与重新犯罪心理被引量:1
- 2009年
- 文章通过对犯罪直接成本、机会成本、风险成本与重新犯罪心理的形成过程进行实证性研究得出,在三类犯罪成本中,犯罪风险成本对重新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最大。风险本身的存在就说明犯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政府在制定相关的刑事政策时应充分考虑成本收益原则,提高犯罪风险成本,将犯罪控制在一种有限的范围和数量以内,这也是政府在打击和预防犯罪方面较为合理的政策目标。
- 丛梅
- 关键词:犯罪成本
-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之重新犯罪社会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要求将西方犯罪学的合理成分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犯罪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犯罪学本土化是我国犯罪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犯罪学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西方犯罪学理论,分析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因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对合理而科学地解释重新犯罪的动因不无裨益。
- 丛梅
- 关键词:重新犯罪社会成因
- 防患未然与亡羊补牢——转型时期青少年犯罪动机分析及其对策被引量:1
- 2000年
- 丛梅
-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动机分析
- 全文增补中
- 个体经济状况对侵财型犯罪的影响性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7年
- 经济生活是作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统一体的人所不可缺少的社会活动内容。犯罪个体经济生活状况在影响犯罪的诸多因素中是极为重要和关键的影响性因素,尤其是侵财型犯罪长期居高不下的社会背景下,受犯罪个体经济状况影响而实施犯罪的可能性就会增强。当然,个体经济状况与犯罪不是一个简单的对应关系,而是涉及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经济生活状况为中心的社会场问题,同样,从个体经济状况角度预防侵财型犯罪,应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情况,从经济因素及非经济因素两方面对经济生活的影响,构建相应的预防侵财型犯罪的刑事政策体系。
- 丛梅
- 关键词:贫困侵财犯罪刑事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