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万田谟

作品数:99 被引量:386H指数:12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1篇期刊文章
  • 4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3篇大肠
  • 42篇内镜
  • 32篇肿瘤
  • 23篇肠肿瘤
  • 22篇切除
  • 20篇切除术
  • 19篇大肠肿瘤
  • 17篇黏膜
  • 16篇膜切除术
  • 16篇病变
  • 16篇侧向发育型肿...
  • 14篇粘膜
  • 14篇腺瘤
  • 14篇结肠
  • 13篇肠镜
  • 12篇黏膜切除
  • 12篇黏膜切除术
  • 11篇大肠侧向发育...
  • 10篇内镜下黏膜
  • 10篇内镜下黏膜切...

机构

  • 49篇南方医科大学...
  • 4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云南省第一人...
  • 1篇石狮市医院
  • 1篇鞍钢铁西医院

作者

  • 98篇万田谟
  • 66篇潘德寿
  • 65篇智发朝
  • 60篇姜泊
  • 58篇周丹
  • 56篇周殿元
  • 49篇张亚历
  • 39篇白岚
  • 37篇张振书
  • 36篇刘思德
  • 33篇陈村龙
  • 22篇肖冰
  • 17篇赖卓胜
  • 16篇刘思德
  • 13篇岳辉
  • 11篇李明松
  • 10篇陈学清
  • 10篇白杨
  • 9篇冯福才
  • 9篇陈烨

传媒

  • 11篇现代消化及介...
  • 10篇第一军医大学...
  • 6篇中华消化内镜...
  • 4篇第一届全国肠...
  • 3篇中华消化杂志
  • 3篇2009南方...
  • 3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2篇临床消化病杂...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国消化内镜
  • 2篇第三届全国肠...
  • 2篇第四届全国肠...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解剖学报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4篇2009
  • 10篇2008
  • 13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7篇2004
  • 10篇2003
  • 8篇2002
  • 11篇2001
  • 6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 3篇1992
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US等5种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
目的胰腺癌发病隐匿,早期症状不典型,辅助检查对该病的诊断及早期发现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拟探讨 EUS 与 US、CT、MRI、ERCP 等五种影像学检查对胰腺癌诊断的价值及特点,从而更好地掌握各种检查手段的选择与互补协同诊...
郭文智发朝崔生达蓝琳陈村龙万田谟姜泊
文献传递
染色内镜和放大内镜诊治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被引量:59
2003年
目的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与大肠癌关系密切,其诊治不同于一般的隆起样肿瘤,文章总结LST内镜诊断与治疗的经验,以引起临床上对这个特殊类型肿瘤的重视。方法内镜检查发现肠道黏膜发红或粗糙、血管网不清或消失等病变,行靛胭脂染色后放大内镜观察其腺管开口类型。结果18个月中共发现34例LST 35个病变。其中黏膜内癌4例,锯齿状肿瘤2例。35个病变内镜分型颗粒均一型15个,结节混合型18个,假凹陷型2个。病变最大为68 mm×85 mm;11~20mm 8个,21~30 mm 13个,30 mm以上14个。大肠黏膜腺管开口类型ⅢL型10个,其中8个为管状绒毛状腺瘤;Ⅳ型22个,其中16个为绒毛状腺瘤,1个黏膜内癌;ⅤA型3个,均为黏膜内癌。35个病变全部即时或择期进行内镜下切除治疗,发生出血和局限性腹膜炎各1例。结论应用黏膜染色技术和放大内镜有助于LST的诊断。LST的腺管开口大多数表现为Ⅳ型或ⅢL型,ⅢL型腺管开口多为管状腺瘤,Ⅳ型腺管开口多为绒毛状腺瘤,一旦出现Ⅴ型腺管开口则表明已经有癌变发生。
姜泊刘思德智发朝白岚韩宇晶周殿元潘德寿万田谟
关键词:染色内镜放大内镜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
大型低位直肠肿瘤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SD)的临床对比研究
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resection,EMR)与内镜黏膜下切除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大型低位直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
刘思德姜泊陈村龙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张亚历张振书智发朝周殿元
关键词:低位直肠肿瘤内镜下黏膜切除术
文献传递
大肠黏膜腺管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意义
<正>目的探讨内镜下的大肠黏膜腺管晋开口分型对大肠肿瘤性病变或非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2001年8月~2002年8月结肠镜检查2926例次,病变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部分病变结合放大内镜及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
白岚万田谟姜泊周殿元
文献传递
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平坦型大肠肿瘤的临床研究
本文研究目的:研究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对平坦型大肠肿瘤的治疗效果,并对其适应症、并发症和操作方法等问题进行讨论. 研究方法:有内镜治疗适应症的546例共602处平坦型大肠肿瘤,应用注射法或透明帽辅助法黏膜切除术进行...
刘思德智发朝潘德寿万田谟周丹张亚历张振书肖冰周殿元姜泊陈烨白杨潘新颜李娜李明松陈学清赖卓胜白岚
关键词:大肠肿瘤内镜下黏膜切除
文献传递
大型低位直肠肿瘤的内镜下黏膜切除术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的临床对比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目的 对比观察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与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对大型低位直肠肿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肿瘤直径大于3.0cm,肿瘤下缘距肛缘齿状线小于5cm,有内镜治疗适应证的56例低位直肠肿瘤,应用EMR或ESD进行治疗,其中EMR治疗36例,ESD治疗20例,术后3~18个月行内镜随访确认有无残留,以评价切除效果,记录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处理情况,并分析切除标本的病理组织学结果。结果 接受EMR治疗的36例中,35例经首次或再次EMR治疗病变完整清除,肛门功能完好,保肛治愈率为97.2%,术后病理报浸润癌(SM癌)再追加外科Mile’s根治手术者1例(2.8%);接受ESD治疗的20例中,11例经首次或再次ESD治疗完整清除病变,肛门功能完好,治愈率55.0%,ESD治疗未成功改行EMR成功清除病变6例(30.0%),肛门功能均完好,全组保肛治愈率为85.0%,ESD组因严重并发症(迟发性大出血)转外科行Mile’s手术者2例(10.0%),因病变残留转行外科Mile’s手术者1例(5.0%)。并发症:EMR组术中平均出血20ml,最大出血160ml,均无需输血治疗,无穿孔发生,无术后并发症。ESD组平均术中出血150ml,最大术中出血量800ml,均内镜下止血成功,但3例患者需接受输血400ml,另有2例于术后26h及44h发生迟发大出血,内镜下止血失败转行外科手术。结论EMR是一种安全微创的内镜治疗手段,对大多数平坦型大肠肿瘤能达到完全切除效果,与EMR相比,ESD对低位直肠病变切除的效果不及EMR术,且手术风险更大。
刘思德陈村龙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张亚历张振书智发朝周殿元姜泊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直肠肿瘤
胶囊内镜发现小肠间质瘤1例
2012年
一、病例摘要 患者,男,72岁,因“间断排黑便1年余”于2010提12月3日入院。患者于2009年4月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解黑便。无其他不适,在外院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多发溃疡”,经治疗后仍反复解黑便,再次行胃肠镜检查无异常。
蔡建群白杨万田谟智发朝姜泊
关键词:胶囊内镜检查小肠间质瘤糜烂性胃炎胃肠镜检查病例摘要黑便
采用腺管开口分型和内镜黏膜切除术诊治大肠肿瘤被引量:45
2003年
目的 探讨早期大肠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治新方法。方法 2000年11月~2001年8月结肠镜检查1250例采用内镜下黏膜染色技术,结合放大内镜、实体显微镜观察腺管开口分型(pit分型),并与病理诊断对照,pit分型采用工藤分型。内镜黏膜切除术50例次。结果 282例患者发现大肠隆起、扁平等不同病变共478个,共检出大肠黏膜内癌3例,黏膜下癌1例,进展期癌57例,其中Ⅱa、Ⅱb、Ⅱa+Ⅱc病变44个。LST型病变16个,直径16~58 mm,其中Ⅱ型 1个,ⅢL6个,Ⅳ8 个,Ⅴa型1个,2例黏膜内癌,1例 Ⅱa+Ⅱc病变,肿瘤已浸润到浅肌层。内镜下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或内镜下分片黏膜切除术(EPMR)治疗50例次,包括侧向发育肿瘤(LST)病变14个,Ⅱa病变22个,Ⅱb病变14个。结论 大肠腺管开口对于判断肿瘤性、非肿瘤性病变以及早期大肠癌具有重要意义,Ⅴ型腺管开口高度提示早期癌的可能,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适合于大肠平坦型病变的切除,为安全、有效的方法。
姜泊智发朝刘思德韩宇晶潘德寿周丹万田谟周殿元
关键词:腺管开口分型内镜黏膜切除术大肠肿瘤
罕见大肠平坦型病变并锯齿状腺瘤2例报告
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LST)指起源于大肠黏膜的一类平坦隆起型病变,这类病变极少向肠壁深层垂直侵犯,而主要沿黏膜表面呈侧向浅表扩散,故称之为侧向发育型肿瘤。大肠的锯齿状腺瘤指大肠的一类特殊病理形态的腺瘤,其成瘤上皮成分有明...
刘思德周丹张亚历张振书肖冰周殿元姜泊岳辉李明松陈学清赖卓胜白岚智发朝潘德寿万田谟
关键词:大肠侧向发育型肿瘤锯齿状腺瘤结肠镜检查
文献传递
大肠炎性纤维性息肉被引量:1
1994年
报道了18例大肠炎性纤维性息肉的内镜、临床和病理特征,多见于50岁左右的中年人。随访观察了12例。本病为良性,常呈无蒂状息肉,起源于粘膜下层,炎症可浸润至肌层,组织病理学检查类似肉芽组织,病因不明,与其它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
杨希山黄凤英杨利生尹庭宝周殿元万田谟
关键词:炎性息肉结肠镜检大肠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