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爱东
- 作品数:5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巴彦淖尔市临河区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电刺激小脑顶核治疗缺血性视网膜视神经疾病的研究
- 张虹王军明何花李贵刚丁爱东王红
- 课题来源与背景:该课题为自选项目,从1999年9月起至2002年12月止,在课题负责人及课题组主要参加人员共同努力下,按课题计划书顺序进行,并按时结题。国内外研究表明:电刺激小脑顶核可以扩张颈内动脉,改善脑血流,对抗脑缺...
- 关键词:
- 关键词:电刺激小脑顶核临床疗效
-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对早期诊断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12月300例(273只眼)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皆用检眼镜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两种检查方法。结果采用检眼镜检出病变数153例,病变率为56.05%;后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发现FFA检出病变数251例,病变率为91.9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诊断正确率较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FA检查病变种类主要包括非增生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55例,占病变数的21.91%;增生前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3例,占29.08%;增生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65例,占25.91%;糖尿病性黄斑病变35例,占13.94%;糖尿病性视神经乳头病变23例,占9.16%。结论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能对前置镜不能发现的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做出确诊。
- 王霞裴承华丁爱东
- 关键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 超声检查在眼外伤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眼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64例眼外伤的B型超声显像诊断,分析眼外伤的B型超声图像,并与临床治疗对比。结果:超声检查眼外伤诊断准确率达到98.5%。结论:超声检查在眼科临床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价值,尤其是在屈光间质混浊的病例更为重要而简便。
- 丁爱东王霞裴承华
- 关键词:眼外伤超声检查致盲率
- 一氧化氮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与二硫化碳所致视网膜功能损害的相关性
- 目的:探讨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 OS)与二硫化碳(CS2)所致视网膜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将48只 SD 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 CS2染毒组和高剂量 CS2染毒组,染毒结束后观察大鼠视网...
- 王军明张虹丁爱东李贵刚
- 文献传递
- 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8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缺血再灌注组、电刺激组和假手术组。观察视网膜形态学改变 ;用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NADPH NDP)观察视网膜内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表达 ;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1)缺血再灌注组的内视网膜层 (包括内核层、内丛状层、节细胞 )、神经纤维层和内界膜厚度增加 ,尤其是内丛状层厚度明显高于假手术组 (t=3 6 80 ,P <0 0 1) ;电刺激组的内视网膜厚度与假手术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意义 (t=1 0 6 4 ,P >0 0 5 ) ;(2 )光镜观察可见缺血再灌注组有明显的细胞核染色质致密浓缩、核碎裂等改变 ,电刺激组仅见少量核浓缩及碎裂 ;(3)电刺激组的iNOS阳性的神经节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t=3 32 6 ,P <0 0 1) ;(4)电刺激组大鼠发生凋亡的视网膜细胞数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 ,其差异有显著意义 (t=4 0 38,P <0 0 1)。结论 电刺激大鼠小脑顶核对缺血再灌注所导致的视网膜组织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 丁爱东张虹王军明
- 关键词:电刺激小脑顶核视网膜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