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福新

作品数:9 被引量:60H指数:4
供职机构:深圳市卫生防疫站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术后
  • 6篇龟分支杆菌
  • 6篇分支杆菌
  • 6篇杆菌
  • 3篇术后感染
  • 2篇婴幼
  • 2篇婴幼儿
  • 2篇伤口
  • 2篇伤口感染
  • 2篇酶链反应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合酶
  • 2篇病毒
  • 1篇血清
  • 1篇亚种
  • 1篇药敏
  • 1篇药敏试验
  • 1篇医院内
  • 1篇医院内感染

机构

  • 9篇深圳市卫生防...
  • 3篇解放军第30...

作者

  • 9篇黄福新
  • 7篇李良成
  • 7篇扈庆华
  • 6篇林和顺
  • 6篇刘军
  • 5篇何建凡
  • 3篇张顺祥
  • 3篇张灵霞
  • 3篇庄玉辉
  • 2篇杨洪
  • 2篇何雅青
  • 1篇刘军
  • 1篇段立华

传媒

  • 2篇中华结核和呼...
  • 2篇中华流行病学...
  • 2篇预防医学情报...
  • 1篇中国卫生检验...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年份

  • 3篇2001
  • 1篇2000
  • 5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对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引起的院内爆发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被引量:2
1999年
龟分支杆菌属于分支杆菌中之非结核分支杆菌,Runyon将非结核分支杆菌分为Runyon氏4群,龟分支杆菌是速生长分支杆菌RunyonⅣ群中的一种[1]。它可引起肺部和伤口局部感染,为条件致病菌,广泛存在于空气、水、土壤中。它主要通过污染的水或手术器械...
李良成扈庆华刘军黄福新何建凡
关键词:医院内感染流行病学龟分支杆菌术后
16srDNAPCR鉴定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的爆发感染被引量:2
1999年
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基因水平上诊断此次术后爆发感染的致病菌。根据分支杆菌的 16srDNA序列 ,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并以结核分支杆菌、龟分支杆菌龟亚种和偶然分支杆菌做对照 ,对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在此基础上 ,采用 16srDNAPCR扩增体系检测 2 5 9份临床标本。结果 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均被扩增出一条特异的 5 84bpDNA带。 2 5 9份临床标本 ,PCR扩增阳性率为 62 9%。
扈庆华李良成庄玉辉张灵霞刘军黄福新林和顺何建凡张顺祥
关键词:术后感染龟分支杆菌PCR
术后感染者血清抗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抗体水平研究
2001年
扈庆华李良成蔡均刘军黄福新林和顺
关键词:术后感染龟分支杆菌
53株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的药敏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0年
刘军李良成扈庆华黄福新林和顺
关键词:临床分离株药敏试验
深圳市婴幼儿腹泻中肠道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特点调查被引量:22
2001年
目的 了解深圳市婴幼儿腹泻患儿肠道腺病毒的感染情况。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PCR)对 195份婴幼儿腹泻标本进行腺病毒DNA检测 ,并使用RsaⅠ内切酶对扩增产物进行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 ,以鉴别肠道腺病毒型别。结果 婴幼儿腹泻标本腺病毒DNA检测的阳性率为13.33% (2 6 / 195 )。肠道腺病毒 40型的感染率为 2 .5 6 % (5 / 195 ) ,肠道腺病毒 41型的感染率为8.2 1% (16 / 195 ) ,其他型别腺病毒的感染率为 2 .5 6 % (5 / 195 ) ,发热是腺病毒感染的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结论 肠道腺病毒 40型和 41型是引起深圳市婴幼儿腹泻的重要病原 ,其中又以肠道腺病毒 41型感染为主。
何雅青杨洪林奕芝黄福新
关键词:肠道腺病毒感染率婴幼儿腹泻
rrn操纵元序列PCR鉴定术后龟分支杆菌暴发感染的研究被引量:2
1999年
目的 本研究旨在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 ,从基因水平上确认医院内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 ,并建立一套快速的PCR方法鉴定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方法 根据分支杆菌的rrn操纵元序列即 16srDNA和 16s - 2 3srDNA间隔区序列 ,分别设计合成一对引物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并以结核分支杆菌和常见速生长非结核分支杆菌作对照 ,对临床分离株进行PCR扩增 ,并根据DNA带的大小和数量鉴定分支杆菌。结果  5 3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和标准株 ,用16srDNA扩增 ,均被扩增出一条特异的 5 84bpDNA带 ,相应的 16s - 2 3srDNA扩增 ,为特异的380bpDNA带。而速生长的非结核分支杆菌均扩增出不同大小的 1或 2条DNA带。 结论 基因水平上确认此次引起医院内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rrn操纵元PCR扩增检测体系灵敏、特异 ,能鉴定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株 ,并与其它速生长分支杆菌区别开。
扈庆华李良成庄玉辉张灵霞刘军黄福新林和顺何建凡张顺祥
关键词:龟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术后感染
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聚合酶链反应鉴定术后龟分支杆菌暴发感染被引量:3
1999年
目的 从基因水平上确认深圳市某医院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并建立一套快速的PCR方法鉴定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方法 根据分支杆菌的16s~23srDNA间隔区序列,设计合成一对引物和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DNA探针,采用PCR 和DNA 斑点杂交技术,对53 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进行PCR扩增和DNA杂交。在此基础上,采用16s~23srDNAPCR扩增体系检测259份临床标本,对部分标本做DNA探针斑点杂交反应。结果 53 株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临床分离株均被扩增出一条特异的380 bp DNA 带和出现特异的杂交斑点。259 份临床标本,PCR 扩增阳性率为60-6% 。结论 在基因水平上确认此次引起院内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16s~23srDNAPCR扩增检测体系灵敏、特异,能鉴定龟分支杆菌。
扈庆华李良成庄玉辉张灵霞刘军黄福新林和顺何建凡张顺祥
关键词:外科伤口感染龟分支杆菌聚合酶链反应
术后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的暴发感染被引量:18
1999年
目的研究深圳某医院发生的一起术后暴发感染的致病菌。方法按照中国防痨协会《结核病诊断细菌学检验规程》和《伯杰细菌鉴定手册》第九版,以及《实用临床细菌学检验与进展》介绍的方法,对97例切口分泌物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在分离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基础上,以标准株龟分支杆菌龟亚种、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和偶然分支杆菌作对照,对临床分离株进行了菌型鉴定。结果从97例切口分泌物中分离出26株抗酸染色阳性的速生长非结核分支杆菌,在分离出非结核分支杆菌的基础上,加上医院收集的15株共41株,鉴定为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结论此次院内术后暴发感染是由龟分支杆菌脓肿亚种引起的。
扈庆华李良成刘军黄福新林和顺何建凡
关键词:伤口感染龟分支杆菌
深圳市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病毒病原研究被引量:6
2001年
段立华何雅青杨洪黄福新
关键词: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病毒病原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