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德
- 作品数:91 被引量:523H指数:13
-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森林培育与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 不同基质配方对木荷容器苗生长的影响
- 2024年
- 按不同体积比例配制了11种基质配方,研究不同配方基质的理化性质及其对木荷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不同基质配方对木荷容器苗的育苗效果,并筛选出适宜木荷容器苗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11种基质配方的容重均低于0.50 g·cm^(-3),均为轻基质,配方5、6、7、8和9总孔隙度超过了60%,配方10总孔隙度不足40%。配方4有最大的有机质含量,各基质配方的营养元素含量也不相同,配方4、6和8分别有最高的总氮含量、全磷含量和全钾含量。随着培育的进行,不同基质配方木荷苗高、地径及高径比的分化程度逐渐增强,显示了基质配方逐渐增加对其容器苗生长的影响。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配方9(树皮∶谷壳∶珍珠岩=5∶2.5∶2.5)是最适宜木荷容器苗生长的基质配方。使用树皮和谷壳等替代泥炭,有良好的育苗效果,且成本更低,为林业生产提供经济可持续的育苗方案。
- 黄石德林捷黄丽汤行昊
- 关键词:基质理化性质木荷
- 侵蚀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日动态及日呼吸速率测定方法比较被引量:13
- 2006年
- 采用密闭室红外气体分析仪法(IRGA法)观测了中亚热带红壤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不同季节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动态变化,并比较了IRGA法与碱吸收法(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侵蚀裸地植被恢复后土壤呼吸速率日动态呈单峰曲线,与土壤温度的昼夜变化基本一致,最高值一般出现在午后13:00~17:00,最低值出现在凌晨3:00~7:00;植被恢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日呼吸速率,但明显降低了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马尾松林对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幅度降低程度高于板栗园和百喜草地,且对夏季的降低程度影响最大.而IRGA法和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具有显著的幂函数关系,AA法测定的土壤呼吸速率为IRGA法的27.5%~218%,平均为76.2%.当土壤呼吸速率较低时,AA法比IRGA法高估了土壤呼吸速率;反之,AA法则低估了土壤呼吸速率.
- 谢锦升杨玉盛曾宏达杨智杰黄石德岳辉
- 关键词:红壤植被恢复
- 中亚热带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的日动态变化被引量:17
- 2009年
- 通过LI-8100土壤碳通量测定仪对中亚热带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温度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峰值出现在16:00,但坡耕地均出现在14:00;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速率昼夜变化趋势大致呈单峰变化,呼吸速率在12:00—16:00之间达到一天的最大值,而在6:00达到最小值,但杉木林与木荷林土壤呼吸速率在夏季呈现出不规则的多峰变化,不同季节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的时间不同;杉木林与木荷林不同季节的土壤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幅度较小,果园的最大;土壤呼吸速率的均值大小顺序为:经济林>木荷林>坡耕地>杉木林>果园,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间土壤呼吸速率差异不显著(P>0.05).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呼吸Q10值的季节变化中,杉木、木荷2种人工林用地冬季Q10值最大,最小值分别出现在夏季与秋季,而坡耕地、经济林与果园3种土地利用方式以春季的Q10值最大,秋季最小;Q10值随土壤碳质量的降低而增大.
- 杨智杰陈光水黄石德盛浩杨玉盛
- 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壤呼吸土壤温度Q10值
- 苦槠叶及根的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发芽效应被引量:3
- 2006年
- 采用有机溶剂浸提和水授提2种方式分别提取苦槠叶、根的生化物质,并用闽楠种子发芽试验评价苦槠对闽楠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种方式浸提的苦槠叶和根的生化物质对闽楠种子的各项发芽指标均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说明从生化角度看苦槠与闽楠的种间关系并不十分协调.
- 苏小青林思祖曹光球黄石德
- 关键词:闽楠苦槠生化物质化感效应生物评价
- 退化红壤植被恢复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被引量:45
- 2008年
- 以次生林为对照,研究了福建省长汀县河田镇侵蚀退化红壤及其恢复为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后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侵蚀裸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在0.05~0.14g.kg-1,无明显的季节变化;恢复的马尾松林、板栗园和百喜草地表层土壤轻组有机质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其中冬春季节比夏季高58%~122%.夏季恢复植被下的土壤轻组有机质C含量和C/N均较低,而轻组有机质N含量较高,表明夏季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导致轻组有机质快速分解.次生林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变化趋势与恢复的生态系统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较小,5~10cm土层轻组有机质含量无明显的季节差异.土壤轻组有机质的季节动态还受小生境和植被类型的影响,与林地相比,百喜草地土壤轻组有机质数量波动幅度较高.建议采用多次取样或者综合气候、植被和经营措施等因素确定合适的取样时间,以提高轻组有机质的观测精度.
- 谢锦升杨玉盛杨智杰黄石德陈光水
- 关键词:退化红壤植被恢复
- 武夷山黄溪洲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21年
- 采用相邻格子法对武夷山黄溪洲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进行调查,分析该群落植物组成及群落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该群落分层明显,草本层和层间植物种数较少,共有维管植物41科63属116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分别有39、66和11种。乔木层重要值排名前5的植物为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甜槠(Castanopsis eyrei)、赤楠(Syzygium buxifolium)、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和小叶青冈(Cyclobalanopsis myrsinifolia);灌木层重要值前5位的植物为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少叶黄杞、黄丹木姜子(Litsea elongata)、赤楠和绒毛润楠(Machilus velutina);草本层重要值前5的植物为里白(Hicriopteris glauca)、狗脊(Woodwardia japonica)、常春油麻藤(Mucuna sempervirens)、莎草蕨(Schizaea digitata)和长序链珠藤(Alyxia yunkuniana)。灌木层数量、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居首位;乔木层和灌木层优势种突出,植物种分布不均匀;草本层植物种数少,均匀度指数最大。
- 黄雍容林捷林捷黄石德
- 关键词:常绿阔叶林植物多样性群落特征
- 武夷山米槠林群落凋落物动态及与气象因子的关系被引量:2
- 2022年
- 为探索森林凋落物动态及与气象因子间的关系,选择武夷山米槠林群落为研究对象,于2016—2019年对其凋落物量和气象因子开展为期4a的定位监测,探索凋落物量的季节格局及其气象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米槠林群落年均凋落物量为(487.24±11.63) g/(m^(2)·a),其中落叶是米槠林群落凋落物中的绝对优势组分,占凋落物总量的(77.03±1.93)%;其次为落枝和碎屑组分,繁殖器官仅占(1.15±0.17)%。米槠林群落凋落物总量和落叶年内动态模式呈双峰曲线,峰值和次峰值分别出现在4月和11月。而落枝和凋落碎屑年内出现3次峰值,谷值均出现在8月;凋落繁殖器官主要集中在4—7月和10—12月,这与其物候节律相关。除凋落繁殖器官与落叶、落枝未达到显著相关,其他凋落物不同组分间均显著相关。月凋落物量与当月降水量、日最大降水量及其太阳辐射显著相关,而与当月气温和风速无显著相关。然而,月凋落物量与当月前2~4个月的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平均气温显著正相关。因此,基于长期凋落物动态的数据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变化。
- 黄石德
- 关键词:凋落物气象因子
- 红壤侵蚀区毛竹经营措施研究
- 2015年
- 长汀是我国红壤侵蚀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县域之一,也是毛竹面积较大的县。为充分发挥毛竹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该研究对不同经营措施下的毛竹林出笋情况和生长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粗放经营模式相比,劈杂除草模式对毛竹出笋量的提高效果不显著,除杂扩鞭模式下的毛竹林出笋量翻了一番,扩鞭施肥模式下的毛竹林冬笋和春笋平均产量分别为36.96kg/hm2和123.05kg/hm2,分别提高了862.50%和489.04%。同时,劈杂除草模式对毛竹生长情况和产量的提高效果亦不显著,除杂扩鞭模式下的毛竹林平均立竹产量、立竹平均胸径和平均竹高分别提高了139.18%、35.28%和26.06%;扩鞭施肥模式下的毛竹林平均立竹产量为2722株/hm2,立竹平均胸径为10.79cm,平均竹高为13.61m,分别提高了363.71%、57.29%和44.79%。
- 洪志猛汤行昊李建民范辉华黄石德游惠明
- 关键词:红壤毛竹
- 武夷山米槠群落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被引量:9
- 2023年
- 以武夷山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Hemsl.)Hay.)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生态位测定与种间联结方法,分析了米槠种群乔木层25个优势种群生态位与种间联结。结果显示:米槠、树参(Dendropanax dentiger(Harms.)Merr.)、弯蒴杜鹃(Rhododendron henryi Hance.)和少叶黄杞(Engelhardtia fenzlii Merr.)的生态位较大。群落生态位相似性和重叠性平均分别为0.36和0.42。优势种群间生态位低度重叠占71%,而高度重叠仅9.67%。乔木层总体联结性呈不显著正联结。Pearson相关系数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均发现相关性显著的种群占比较低,不显著种群占绝大多数,负联结种对大于正联结。根据主成分分析排序和种间联结关系分析结果,本研究将25个优势物种划分为4个生态种组。总的来说,米槠群落总体呈相对稳定的阶段,多数种对呈不显著相关或无相关性,独立性相对较强。
- 黄石德聂森聂森黄云鹏肖祥希高伟
- 关键词:生态位种间联结生态种组
- 林内和林窗冬季土壤呼吸特征被引量:5
- 2009年
- 采用L i-8100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测定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木荷和马尾松混交林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并分析了枯落物层对土壤温度和湿度的影响,探讨土壤水热因子对土壤呼吸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林窗土壤温度略高于林内;保留枯落物层处理的土壤湿度略高于排除枯落物层,表明枯落物层能减缓土壤水分的散失速率;林内和林窗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分别为1.28、1.35μmol.m-2.s-1,排除枯落物层后,分别减少了10.70%、23.22%;在林内,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未达到显著水平,然而在林窗,土壤温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的关系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无论是林内或是林窗环境,土壤温度和土壤湿度的双因素模型均比单因素模型更好地解释土壤呼吸的变化。
- 黄石德
- 关键词:土壤呼吸林内林窗土壤温度土壤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