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涛
- 作品数:81 被引量:215H指数:9
- 供职机构:武警湖北省总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PH治疗重度痔病及直肠粘膜脱垂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刘家盛赵端仪黄汉涛钱崇宽张蓓魏莱
- 关键词:直肠黏膜脱垂痔病
- 腹腔镜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患者血清细胞因子IL-6、IL-10和IL-18的影响
- 2005年
-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对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血清IL-6、IL-10和IL-18影响,比较两种方法对机体肝功能的损伤和机制。方法:选择LC患者和OC患者各30例,分别于术前、术后1d、5d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ALT、AST、IL-6、IL-10和IL-18含量,并进行对比研究。结果:LC组和OC组术后血清ALT、AST、IL-6和IL-18含量均较术前增加(P<0.01),血清IL-10含量较术前降低(P<0.01),上述指标术后1d变化最为明显,LC组上述血清指标变化小于同期OC组(P<0.05)。结论:LC对患者肝功能损伤较OC小,可能与LC刺激机体产生IL-6和IL-18较少,维持较高血清IL-10水平,维护适度机体细胞因子平衡有关。
- 刘家盛丁佑铭黄汉涛宋仕玲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白细胞介素10白细胞介素18
- 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平衡状态的影响被引量:9
- 2010年
- 目的研究清胰汤联合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因子水平和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和对照组(63例)。对照组行胃肠减压、补液、抗生素、抑制胰腺分泌等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清胰汤鼻饲,肠功能恢复后开始肠内营养。分别观察两组病人腹胀消退时间、禁食时间、胰周感染率,血淀粉酶、IL-8、IL-10、TNF-α、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等临床指标并加以比较。结果研究组血淀粉酶水平自鼻饲清胰汤后第3天开始显著下降,血清IL-8和TNF-α水平第5天出现显著下降,且第3、5、7天血淀粉酶、血清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5、7天病人血清IL-8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两组间上述两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能有效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维持炎症因子平衡状态。
-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荣愈平喻波龚勇
- 关键词:胰腺炎前白蛋白
-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5例诊治探讨
- 2009年
- 邓建军王志刚黄汉涛
- 关键词: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 胆总管探查术后胆道内支架引流14例
- 2009年
- 刘家盛黄汉涛王志刚张英明张蓓
-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术胆道内支架
- 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探讨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术前纤维十二指肠镜下预置鼻胆管引流,胆总管探查术后直接一期缝合的安全性和其临床价值。方法2004年4月至2007年12月间间,实验组45例胆总管结石并梗阻患者术前3 d内镜预置鼻胆管引流,并检测引流前后肝功能变化。手术中胆总管切开、探查、取石后提拉鼻胆管超过切开部位后一期缝合,T管组38例患者胆总管探查后常规T管引流。比较2组患者预后。结果实验组45例术前置鼻胆管成功率100%,肝功能明显好转(P<0.001),手术时间(95.0±16.0)min,拔管时间(8.9±1.5)d、术后住院时间(9.5±1.3)d,较T管引流组(分别为130.0±25.0 min、18.2±1.7 d、20.0±1.7 d)短,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术后无胆漏等并发症。结论术前预置鼻胆管引流者胆总管探查术中一期缝合术安全可靠、可明显节约手术时间,缩短术后住院天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张蓓黄汉涛王志刚杨勇刘家盛
- 关键词:鼻胆管肝功能胆漏一期缝合
- 胆总管探查后一期缝合并术中置胆道内支架引流术28例
- 2011年
- 我院于2005年7月至2010年7月对28例胆总管探查术后的患者成功采用胆道内支架引流术,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刘家盛黄汉涛祝捷王志刚罗勋鹏荣愈平许汉斌
- 关键词:胆总管探查胆总管结石胆道内支架
- 肝细胞癌中微血管密度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 nm23-H1蛋白表达及意义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肝细胞癌(Hepatocelluar carcinoma,HCC)和癌旁肝组织强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nm23-H1蛋白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tensity,MVD)的变化。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对45例HCC和癌旁肝组织进行TGF-β1多克隆抗体、nm23-H1单克隆抗体和第Ⅷ因子相关抗原单克隆抗体染色。结果 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在HCC和癌旁肝组织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HCC组织中TGF-β1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MVD之间存在正相关(P<0.05);三者与HCC有无转移呈显著性相关(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 TGF-β1及nm23-H1蛋白表达强度和肿瘤MVD的变化与HCC转移有关,上述3项指标对评估HCC的转移及预后有重要意义。
- 王志刚窦科峰付由池钱崇宽黄汉涛
- 关键词:肝细胞癌微血管密度转化生长因子癌旁肝组织NM23-H1蛋白
- D-山梨醇清除率法补充吲哚氰绿潴留率和Child-PU-gh分级评估肝储备功能
- 目的对吲哚氰绿15分钟潴留率(ICGR)和 Child-PU-gh 分级相结合评估肝储备功能时出现的交叉重叠部分,引入 D-山梨醇肝脏清除率(CLh-s)法补充评估,探讨尽可能全面评估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肝储备功能的可行性...
- 任贵兵黄汉涛赵端仪罗先文王志刚
- 文献传递
- 碳酸酐酶Ⅸ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 探讨直肠癌组织中碳酸酐酶Ⅸ(CA-Ⅸ)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 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104例直肠癌、30例正常直肠组织、30例直肠腺瘤中CA-Ⅸ和VEGF的表达.结果 直肠癌组织中CA-Ⅸ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和65.4%,高于正常直肠组织和腺瘤组织(P〈0.05).CA-Ⅸ的表达与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Dukes'分期A至C期CA-Ⅸ阳性率下降(P〈0.05),淋巴结转移组CA-Ⅸ阳性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直肠癌组织和系膜组织VEGF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关系密切,N2组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1.3%和75.0%,高于NO组的53.7%和25.9%(P〈0.05).CA-Ⅸ和癌组织和系膜组织的VEGF的表达无明显相关(r=0.092和r=-0.292).结论 CA-Ⅸ和VEGF表达与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但两者作用机制不同.
- 张蓓刘志苏黄汉涛王志刚龚勇
- 关键词:直肠癌缺氧VEG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