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永江

作品数:9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生物学
  • 7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化石
  • 3篇植物
  • 3篇海拔
  • 2篇新生代
  • 2篇植物群
  • 2篇气孔
  • 2篇中新世
  • 2篇古植物
  • 1篇叶表皮
  • 1篇叶缘
  • 1篇榆科
  • 1篇榆属
  • 1篇云杉
  • 1篇云杉属
  • 1篇针叶
  • 1篇植被
  • 1篇植被多样性
  • 1篇植物区
  • 1篇植物区系
  • 1篇山旺

机构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临沂大学

作者

  • 9篇黄永江
  • 7篇周浙昆
  • 6篇苏涛
  • 3篇星耀武
  • 3篇李树峰
  • 3篇胡瑾瑾
  • 2篇陈文允
  • 2篇张世涛
  • 2篇黄健
  • 1篇马宏杰
  • 1篇纪运恒
  • 1篇丁林
  • 1篇邓成龙
  • 1篇胡茜
  • 1篇朱海

传媒

  • 2篇生物多样性
  • 2篇古生物学报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质论评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植物分类与资...

年份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16
  • 2篇2013
  • 2篇201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横断山南段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分布格局被引量:1
2022年
横断山南段复杂的地形地貌和多样的气候环境造就了高度丰富的植被多样性。这种植被多样性的演化与形成是植物学、生态学等领域共同关注的科学问题,而植物化石是回答这一科学问题的重要媒介。本文基于横断山南段的9个上新世化石植物群,根据其植物组成和优势成分,分析其所代表的植被类型,总结了该地区上新世的植被多样性与空间分布,并结合古环境研究资料,探讨该地区植被多样性的兴起,植被分布格局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变迁之间的关联。结果显示,横断山南段在上新世时期已经具有了多种植被类型,包括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硬叶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灌丛草地等,体现了丰富的植被多样性;植被类型从南面的偏热性植被向北面的偏温性植被逐渐转变,反映了当时随纬度变化的海拔梯度,植被类型与分布呈现出与现在高度相似的格局。同时,小范围内也具有适应于不同气候的植被类型,反映了当地较大的海拔落差,可能与高大山体的存在有着密切关联。我们推测,横断山南段现在丰富的植被多样性和随纬度变化的植被面貌最晚在上新世就已基本形成,但形成时间是否更早则需要更多、更老化石植物群的发现与研究。
黄永江苏涛朱海贾林波胡瑾瑾纪运恒周浙昆
关键词:上新世古植被
我国西南植物区系的分异:椿榆属和臭椿属化石的启示
2022年
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是我国西南植物区系中两个面貌和谱系年龄差异最为鲜明的区域,分别以区系年轻、草本植物和区系古老、木本植物为特征。其中一个饶为有趣的问题是这两个地区的区系分异现象是如何演变形成的?古植物学研究能为回答这一问题提供重要证据。本文报道分别发现于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的椿榆属(Cedrelospermum)和臭椿属(Ailanthus)化石新纪录。结合已有研究,这两个类群在我国西南的化石历史为:椿榆属见于西藏中始新世至晚渐新世(西藏椿榆C.tibetica)及滇东南晚始新世(亚洲椿榆C.asiaticum)地层,而臭椿属化石见于西藏中始新世至晚始新世(大果臭椿A.maximus)及滇东南晚始新世至早渐新世(古臭椿A.confucii)地层。以上古近纪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植物区系在属级水平上的相似性表明这两个地区之间曾经存在区系交流、类群组成相近。然而,在种级水平上,自晚始新世以来其椿榆属和臭椿属植物又各不相同,暗示着以上两个区系可能在晚始新世或更早已经由于环境分异等因素而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现在椿榆属和臭椿属都已经从西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总体上更为年轻的草本植物区系。与此不同,臭椿属在滇东南-桂西延续到了现在,体现了该地区区系的古老性。本研究为滇西北-西藏和滇东南-桂西植物区系在地质历史时期的相似性及其分异的形成提供了化石证据。
贾林波苏涛李伟成李树峰黄永江周浙昆
关键词:古近纪榆科苦木科
云南保山盆地新近纪云杉属针叶化石及其古海拔指示意义
2023年
松科(Pinaceae)云杉属(Picea A. Dietrich)花粉化石记录丰富,大化石则以木材和球果居多,而针叶化石报道较少且缺少微形态研究。云南保山盆地新近纪羊邑组产大量三维立体保存的云杉属针叶化石。这些针叶化石呈扁平条形,叶尖急尖,叶基截形,无叶柄;上表面中脉隆起,中脉两侧各有一个气孔带,每个气孔带有5–6条气孔线,气孔线多连续,少数不连续,气孔呈椭圆形至长椭圆形,非气孔带表皮细胞矩形至长矩形,细胞壁波浪状弯曲;下表面中脉亦隆起,无气孔,表皮细胞多为矩形至长矩形,细胞壁波浪状弯曲。通过与现生云杉属针叶的宏观形态和微形态对比发现,该化石与油麦吊云杉(Picea brachytyla var. complanata(Mast.) W. C. Chengex Rehder)在形态上最为相似。但由于缺少其他植物器官(如球果),难以判断化石是否真正代表了这个现生种,因此,将其暂定为似油麦吊云杉。基于云杉属在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海拔分布范围(2000–4000 m),以及考虑到新近纪比现在更为温暖的气候环境,推测保山盆地在新近纪时期具有比现在(1650 m)更高的海拔。该推断进一步丰富了青藏高原东南缘的海拔演变历史。
宗浩然王年黄永江
关键词:云杉属叶表皮气孔
中新世以来黄毛青冈复合群(Quercus delavayi complex)气孔及叶表皮毛密度的演变被引量:4
2013年
对云南昆明浑水塘村上新统茨营组的栎属化石的叶结构和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详细研究,该化石叶椭圆形,中部以上有锯齿,一级脉粗壮平直,二级脉为半直行羽状脉,三级脉贯穿或弱贯穿型,具分叉.下表皮气孔不规则型,有圆形单细胞毛基和环形多细胞毛基,这些特征与采自云南先锋中新世的前黄毛青冈及现生黄毛青冈相似,但仍与二者存在叶级、叶表皮毛密度和气孔密度的差异,故将其定为新种——疏毛青冈(Quercus tenuipilosa Hu Q.et Zhou Z.K.sp.nov.).现生黄毛青冈、前黄毛青冈和疏毛青冈应属黄毛青冈复合群,对比该复合群的叶结构和叶表皮微形态,发现随着中新世以来气候和环境的改变,黄毛青冈叶形、叶结构无明显变化,但是叶表皮毛密度逐渐减少,气孔密度晚中新世的标本最高,晚上新世有所下降,现代又有所升高,但是仍低于晚中新世的水平.通过对不同降水地区现生黄毛青冈叶表皮毛的统计分析,发现现生黄毛青冈叶表皮毛密度与降水无明显相关性,其叶表皮毛密度和气候要素之间的关系还有待深入研究.黄毛青冈复合群气孔密度变化与中新世至现代(工业革命以前)大气CO2浓度波动情况呈显著负相关,因此推测黄毛青冈气孔密度与大气CO2浓度呈负相关关系,其气孔参数有望成为重建古CO2浓度的良好材料.
胡茜星耀武胡瑾瑾黄永江马宏杰周浙昆
关键词:CO2浓度
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在定量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古年均温中的应用被引量:6
2010年
叶缘分析法是一种利用现代植被木本双子叶植物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的函数关系,定量重建化石植物群古年均温的方法。该方法在新生代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定量重建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基于世界不同地区现代植被的研究表明,尽管全缘叶物种百分比与年均温存在很好的相关性,但其相关性具有地区差异性。本文旨在总结叶缘分析法的研究进展,并介绍基于中国植被建立的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同时,采用该模型重建了中国新生代不同时期植物群的古年均温,且与前人采用其它模型得到的年均温重建值相比较。结果表明,叶缘—年均温中国模型能够有效地重建中国新生代植物群的古年均温值。
苏涛星耀武JACQUES Frederic M.B陈文允黄永江刘裕生周浙昆
关键词:古植物群化石年均温新生代
两种古海拔重建方法及山旺中中新世古海拔的定量重建被引量:2
2010年
气孔参数法和热力学原理是两种利用植物化石定量重建古海拔的方法。气孔参数法是基于气孔参数与大气CO2浓度的负相关性,而热力学原理则是基于热焓与海拔的负相关性。本文详细介绍这两种古海拔重建方法,并采用热力学原理,结合相关文献资料,定量重建中国山东山旺中中新世的古海拔,结果为400—1000m,高于现代山旺的250m,支持之前共存分析的研究结果。推测自中中新世以来,山旺海拔存在下降的趋势,与中国地貌演变的研究结果吻合。
黄永江苏涛星耀武周浙昆
关键词:中新世山旺
槭属翅果种内形态变异性及对其化石鉴定的意义被引量:7
2013年
选取我国西南地区槭属(槭树科)的8个现生种,通过观察和测量馆藏标本的翅果形态,对比同一个种的翅果在不同地区的形态差异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PCO)检测翅果在种内的形态变异性,发现槭属的翅果形态具有明显的地区间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总体形状和大小上,这可能与地区间不同的气候环境特征有关。通过对槭属翅果种内形态变异性和多样性的深入研究,为槭属翅果化石的属下鉴定提供一定依据,指出槭属翅果化石的属下鉴定应该考虑翅果形态种内变异性的特征,具有形态多样性的该属翅果化石可能属于一个种或更少的种。
黄永江朱海陈文允周浙昆
关键词:槭树科槭属化石
西藏东部晚始新世古植被与古环境:基于芒康植物群的化石证据
苏涛Robert A.Spicer许贺李仕虎邓成龙张世涛丁林黄永江李树峰黄健周浙昆
西藏新生代植物近十年来的重要发现、认识及其意义被引量:1
2023年
植物化石在青藏高原形成过程、植物系统演化和高原生物多样性格局演变的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十年来,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要包括:(1)大量新类群被发现.在西藏新生代植物记录中,一共发表了63个新种,其中45个是2010年以后发表的,占全部新种的70%以上.这些新种不少是其所在科、属在亚洲乃至全球最早的化石记录,因此青藏高原是亚洲植物区系的重要源头.(2)古近纪青藏高原是全球植物区系交流的十字路口,是植物区系交汇的一个港湾.目前的古植物地理学研究表明,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的传播和交流,有进入青藏、走出青藏、走出印度和进出非洲4种模式.(3)植物化石见证了青藏高原差异隆升的历史.古高程重建发现古近纪青藏高原中部存在东西向的亚热带中央谷地.对西藏芒康不同层位植物组合的古高程研究表明,这一地区在始新世-渐新世之交快速抬升了将近1000m,达到现今高程;结合其他古高程重建工作,推断青藏高原东南缘(即横断山地区)在早渐新世就已经达到现代的高程,而此时青藏高原中部仍存在着一个东西向的中央谷地.(4)植被与地球环境协同演化.青藏高原地区经历了热带、亚热带、温带、高寒区等不同气候类型的演替,植被和植物多样性也随之改变,体现了植被对青藏高原地形地貌演变的响应.(5)先进方法和新思路逐渐应用于古植物学研究和古环境分析.荧光显微技术、古气候模型等在古植物学研究中得到应用,多学科交叉融合正在成为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的新趋势.尽管青藏高原新生代植物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该地区的化石记录仍旧缺乏,今后需要继续开展古植物学的研究,利用多学科手段深入解析青藏高原植物多样性演变历史与古环境变化过程.
周浙昆刘佳陈琳琳Robert A.SPICER李树峰李树峰黄健张世涛黄永江胡瑾瑾胡瑾瑾
关键词:青藏高原新生代古植物植物区系生物多样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