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晶

作品数:5 被引量:66H指数:3
供职机构:济南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心脏
  • 2篇心脏病
  • 2篇冠状
  • 2篇冠状动脉
  • 1篇导管
  • 1篇电图
  • 1篇动脉导管
  • 1篇动脉导管结扎
  • 1篇动脉导管结扎...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脉粥样硬化...
  • 1篇动态心电图
  • 1篇心病
  • 1篇心电
  • 1篇心电图
  • 1篇心动图
  • 1篇心肌

机构

  • 5篇济南军区总医...

作者

  • 5篇黄晶
  • 4篇朱萌
  • 4篇段文元
  • 3篇赵倩倩
  • 1篇鞠吉峰
  • 1篇李淑美
  • 1篇王同建
  • 1篇禹文茜
  • 1篇刘金秀

传媒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广西医学
  • 1篇实用医药杂志
  • 1篇国际生殖健康...

年份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室间隔肺动脉闭锁格林术后右冠状动脉右室瘘1例
2014年
患者,女,10岁.发现心脏杂音10年.2007年05月入院时超声检查:室间隔完整的肺动脉闭锁(pulmonary atresia with intact ventricular septum,PAIVS)、三尖瓣狭窄(重度)、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动脉导管未闭.于2007年在全身中温不停跳全流量体外循环下行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端侧吻合、动脉导管结扎术,术中探查未及冠状动脉异常.2013年超声显示:未探及肺动脉前向血流、房间隔中部探及右向左分流束、束宽7 mm;上腔静脉与右肺动脉吻合口血流通畅,PW测最大流速0.38 m/s;降主动脉起始部探及多束细小体-肺侧支循环血流束,未探及双侧冠状动脉异常影像.
黄晶朱萌赵倩倩
关键词:右冠状动脉右室瘘肺动脉闭锁室间隔完整动脉导管结扎术术后SEPTUM
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断价值被引量:55
2015年
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DCG)在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MI)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90例拟诊冠心病患者均进行24 h DCG及冠脉造影检查,分析DCG在SMI及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90例患者行DCG检查诊断为无症状SMI患者55例,24 h内发作157次;有症状SMI患者9例,24 h内发作45次。DCG诊断无症状SMI组与有症状SMI组患者的ST段压低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SMI组的持续时间>1 min的患者比例为69.09%,显著高于有症状SMI组的33.33%(P<0.05)。DCG诊断SMI灵敏度为82.26%、特异度为85.71%、误诊率为14.29%、漏诊率为17.74%。结论 DCG诊断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有较高临床价值,可以作为一种简易、无创的诊断手段应用于临床。
黄晶李淑美段文元朱萌赵倩倩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临床诊治与基因分型被引量:1
2014年
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是一种神经系统的退行性病变,具有明显的遗传异质性,主要的临床特征表现为双下肢进行性痉挛和肌无力。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2种,复杂型通常合并更广泛的神经或非神经系统表现。根据遗传类型分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X-连锁遗传和母系遗传,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亚型近60种。综述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基因分型及临床表现,便于临床医生在高度怀疑某种特定类型时,能准确地对患者进行亚型预判,有利于进一步的基因学诊断。
禹文茜段文元鞠吉峰王同建朱萌黄晶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合并肺部感染的超声心动图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CHD)合并肺部感染时超声心动图表现。方法选取2011年7月至2014年6月济南军区总医院收治的CHD合并肺部感染患儿,观察感染控制前后患儿超声心动图表现。结果 CHD患儿肺部感染控制后,三尖瓣反流程度较控制前有显著好转(P<0.05);患儿肺部感染控制前肺动脉/主动脉收缩压比值为(0.89±0.21),显著高于感染控制后的比值(0.53±0.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制肺部感染前,室间隔缺损患儿心脏血流由左向右分流10例,由右向左分流8例;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心脏血流双向分流8例,由右向左分流4例;房间隔缺损患儿心脏血流由右向左分流8例。控制肺部感染后,室间隔及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心脏血流均为由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患儿心脏血流亦均为由左向右分流。结论 CHD患儿合并肺部感染时,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患儿心脏血流并非全部表现为左向右分流,故超声心动图检查时应仔细分析。
黄晶段文元朱萌赵倩倩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肺部感染超声心动图
高原适应性的基因学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14年
高海拔世居民在缺氧、寒冷的环境下能够很好地生存。从生理角度分析,高海拔世居民具有较低血红蛋白浓度、更高的一氧化氮水平等特点。近年来的研究显示这些适应性的改变是具备遗传学基础的,这些研究给我们提供了多个基因在高原人群中的特征,例如EPAS1、EGLN1、CBARA1、VAV3、PPARA、eNOS等,涉及缺氧诱导途径、红细胞的生产以及血管舒张性物质的产生等。这些研究结果从遗传学角度给我们提供了新的线索,为我们揭示高原性自然环境选择的独特性、加深对高原疾病发生机制的理解、治疗和避免高原性疾病的发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策略。
薄磊赵志文刘金秀黄晶段文元
关键词:缺氧诱导因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