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荣
- 作品数:23 被引量:95H指数:6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级星火计划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安徽省食用豆产业现状与技术需求被引量:2
- 2009年
- 从生产、遗传育种、栽培管理、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技术需求,以促进安徽省食用豆产业化的发展。
- 张丽亚胡国玉黄晓荣杜世洲陈培纪永民姚莉李楠刘成江欧明涛
- 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被引量:1
- 2016年
- 已有研究表明经一定高温处理后,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9012A系统中纯合型不育株稳定彻底,而杂合型不育株发生育性转换,并具有一定的自交结实性。利用这一特性,本研究提出了纯合两用系9012AB的同型临保系选育新策略。以9012AB中不育株为轮回亲本,临保系204TAM为供体亲本进行回交转育。F_1、BC_(1-2)均为不育株群体,从中选择与9012AB相似的不育单株经35℃光照持续处理15h后,用其中育性转换株与9012AB中不育株进行回交转育。在BC3群体中选择与9012AB同型的不育单株,经同样高温胁迫处理后,从育性转换株自交后代的可育株群体中选育出9012AB的同型临保系9012TAM。
-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临保系
- 苯醚甲环唑对小麦籽粒GA含量的影响
- 2016年
- 研究苯醚甲环唑对小麦籽粒G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灌浆中后期喷施苯醚甲环唑,提高了小麦籽粒内源激素GA的含量,调节了籽粒灌浆速率,延长了籽粒灌浆持续期,使小麦增加了粒重,进而提高了小麦产量。
- 杨涛王树剑赵伟刘海全谢中卫赵其苍柳西玉黄晓荣
- 关键词:苯醚甲环唑灌浆速率灌浆持续期粒重
- 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27
- 2009年
- 内源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但含量极低,内源激素的测定技术对研究其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植物内源激素的生物测定法、理化测定法和免疫测定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植物内源激素测定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生物测定法是内源激素早期测定的主要方法,但专一性较差,灵敏度低,现在主要用于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筛选。气相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目前内源激素精确测定的主流方法,能够将不同内源激素有效分离,灵敏度高。酶联免疫吸附法具有测定快速、灵敏度高、设备要求低等优点,成为目前广泛应用的内源激素快速测定技术。
- 黄晓荣张平治吴新杰张丽亚胡国玉
- 关键词:植物内源激素
- 高温对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6年
- 为深入了解生产中出现的微粉现象,研究了人工高温和分期播种情况下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型不育系9012A和杂合型不育系12-204A的不育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类型不育系在一定高温胁迫下,均出现育性转换现象,但对高温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对于9012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介于30-35℃之间;40℃持续处理16-32h,或者间歇处理3h/d×6d、6h/d×5d、9h/d×4d、12h/d×3d、15h/d×2^-4d(累计40℃处理18-60h),或35℃间歇处理15h/d×2^-4d(即35℃累计30-60h)均发生育性转换,其中35℃时15h/d×3d(即35℃累计45h)处理育性转换最为明显,说明高温对9012A育性转换具有累加效应。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从2014年10月16日到2015年2月9日,即秋冬播种,避开30℃以上持续高温)的不育性彻底稳定。对于12-204A系,育性转换临界温度为29℃,不低于29℃时育性发生转换,其中35℃15h连续处理育性转换效果最为明显;自然条件下6个播期均发生育性转换。当高温胁迫下育性发生转换时,9012A和12-204A均可自交结实,但是结实性差。
- 吴新杰陈凤祥胡宝成李强生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高温胁迫育性
- 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上位基因抑制作用专一性研究
- 2012年
- 将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系9012A的临时保持系12-148-204-F14TAM、204TAM分别与双隐性核不育系5A杂交,研究隐性上位抑制基因rfrf对5A中不育基因ms1ms1ms2ms2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frf基因对ms1ms1ms2ms2的不育性表达没有抑制作用,而对9012A中不育基因ms3ms3ms4ms4具有专一抑制作用。
- 吴新杰胡宝成陈凤祥李强生侯树敏费维新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
- 关键词: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临时保持系
- 全自动定氮仪测定小麦籽粒蛋白质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考察全自动定氮仪测定小麦籽粒蛋白质的可行性。[方法]以皖麦44和烟麦19为供试品种,应用KJELTEC2300型全自动凯氏定氮仪测定小麦籽粒蛋白质。研究该测定方法的精确度和准确性,并与经典凯氏定氮法的测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皖麦44全麦粉总氮量的添加回收率在99.38%~100.35%;皖麦44和烟农19的蛋白质含量10次平行测定结果的变异系数分别为O.60和0.84,符合国标方法允许误差的要求;经显著性测验表明,全自动定氮仪与经典的凯氏定氮法对皖麦44和烟农19全麦粉的蛋白质测定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用KJELTEC2300型全自动定氮仪测定小麦籽粒蛋白质的结果与经典凯氏定氮法的吻合,不仅具有很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还具有操作简便和快速省力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小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测定。
- 黄晓荣曹承富杜世州张耀兰武际
- 关键词:小麦蛋白质含量
- 油菜籽(饼)中硫代葡萄糖甙测定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6
- 2003年
- 对已建立的有关油菜籽 (饼 )硫代葡萄糖甙的测定方法进行分析 ,综合考察其方法原理和实践经验 ,并重点就这些方法中影响硫甙分析的若干因素进行探讨 ,以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试验误差 ,使获得的结果更加可靠。
- 吴新杰李强生陈凤祥侯树敏费维新黄晓荣胡宝成
- 关键词:油菜硫代葡萄糖甙
- 越冬期移入温室对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用系育性的影响
- 通过越冬期移入温室研究甘蓝型油菜隐性上位互作核不育纯合两用系9012AB的育性稳定性,结果表明越冬期越早移入温室对可育株9012B的育性影响越大,12月20日、1月5日、1月20日移入温室处理,3月3日9012B育性指数...
- 吴新杰陈凤祥江莹芬荣松柏黄晓荣胡宝成
- 关键词:油菜温室环境越冬期
- 文献传递
- 矮败小麦研究进展及其在安徽的应用被引量:4
- 2012年
- 介绍了矮败小麦的创制过程和四大优点,以及矮败小麦在远缘杂交、杂交育种、轮回选择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介绍了安徽省矮败小麦与等离子诱变相结合的育种技术体系和成果,并对矮败小麦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 黄晓荣甘斌杰夏孝群
- 关键词:矮败小麦轮回选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