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显凯
- 作品数:300 被引量:1,996H指数:22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 多发伤患者APC活化率、ATⅢ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早期蛋白c活化率(APC%)、抗凝血酶Ⅲ(ATⅢ)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44例多发伤于1、3、6d空腹采外周静脉血一次,另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于体检时第1、3、6d空腹采外周静脉血一次,检测血液APC活化率及ATⅢ浓度变化。结果伤后APC%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前DIC组高于非前DIC组(P〈0.01);ATⅢ在伤后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前DIC组明显低于非前DIC组(P〈0.01);APC%/ATⅢ在伤后持续升高,其比值与伤后前DIC发生与否成正相关性(r=0.75,r=0.79,P〈0.01)。结论创伤后急性期ATⅢ、APC%水平变化与创伤严重程度有关,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检测有助于预测患者病情进展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赖军黄显凯
- 关键词:多发伤
- 负压封闭技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被引量:10
- 2004年
- 孙士锦姚元章麻晓林黄显凯蒋耀光
- 关键词:负压封闭骨筋膜室综合征肢体创伤并发症
- 谷氨酰胺颗粒对创伤患者蛋白代谢的影响被引量:8
- 2004年
- 目的 观察服用谷氨酰胺颗粒对创伤、烧伤及大手术患者蛋白代谢的影响及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对照法 ,将受试患者分为谷氨酰胺 (glutamine,GLN)组和安慰剂对照(placebo,P)组 ,每组 6 0例 ,两组患者采用等氮、等热卡的营养支持。GLN组口服或管饲GLN 0 5 g·kg-1·d-1,对照组使用同等剂量的安慰剂 (甘氨酸 ) ,疗程为 7d。比较各组患者血浆GLN浓度、蛋白代谢、肝肾功能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烧伤患者还观察了创面愈合情况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血浆GLN浓度、血浆蛋白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值 ,而尿氮排量则明显增高。两组比较 ,GLN组患者使用谷氨酰胺颗粒 7d后血浆GLN浓度明显增高 (5 92 5 0± 185 2 3μmol/Lvs.4 0 7 4 1± 190 2 2 μmol/L) ,增幅达4 5 4 3% (P <0 0 1)。与之对应 ,血浆前白蛋白 (0 2 9± 0 10 g/Lvs.0 2 4± 0 0 7g/L)、转铁蛋白 (5 4 4±3 0 3g/Lvs.3 6 0± 2 0 2 g/L)含量均显著高于P组 ,升幅分别为 2 0 83%、5 1 11% (P <0 0 1) ,而尿氮排量则明显低于P组 (6 78± 4 78g/dvs.9 38± 6 0 2g/d) ,降幅为 2 7 78% (P <0 0 1)。血浆总蛋白、白蛋白含量、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 (P >0 0 5 )。少数患者出现轻微不良反应 ,如恶心。
- 彭曦尤忠义黄显凯张绍全贺光照解伟光全竹富
- 关键词:谷氨酰胺颗粒创伤蛋白代谢烧伤多中心研究
- 大鼠肺部严重创伤后早期下丘脑c-fos和CRH_1受体的表达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后早期下丘脑c fos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1受体 (CRH1R)蛋白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 以大鼠右肺中部重度创伤加右股骨中段骨折为模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 ern印迹方法观察大鼠下丘脑组织内c fos和CRH1R表达变化。分组 对照组 ,撞击伤后 15、30分钟、1、2、6、12小时撞击伤组、撞击伤治疗组 ,治疗组用CRH1R特异性阻滞剂CP 15 4 5 2 6治疗。结果 伤后下丘脑c fos含量 30分钟达高峰 ,以后迅速下降 ;CRH1R含量的变化明显迟于c fos的变化 ,撞击伤后 1小时CRH1R含量明显增加 ,主要分布于室旁核和视上核 ,在 1~ 6小时时相点表达明显增加 ,12小时开始回落 ;用CP 15 4 5 2 6治疗的大鼠 ,撞击伤后下丘脑c fos和CRH1R含量的增加明显被抑制。结论 严重创伤后下丘脑迅速增加的c fos对CRH1R的上调可能起关键的作用 ,早期快速表达的c fos蛋白起激活CRH1R表达的作用。
- 张云东朱佩芳王正国赵继宗周继红许民辉邹咏文黄显凯粟永萍吴海
- 关键词:C-FOS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下丘脑
- 严重创伤及失血性休克后肠屏障功能障碍的防治研究
- 张连阳丁俊涛谭浩徐琰张晔张宏光秦红军孙士锦黄显凯
- 该项目首次系统提出了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后肠功能障碍主要包括肠动力、肠屏障和营养吸收功能障碍,此3方面相互影响。并提出在补足有效循环血量后,早期应用促肠道动力、肠内营养及添加鱼油的肠外营养等,有助于改善在复苏后持续存在的...
- 关键词:
-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
- CRH对培养下丘脑神经元胞浆内cAMP和Ca^(2+)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03年
- 目的 研究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c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CRH)对下丘脑神经元胞浆内cAMP浓度和Ca2 + 的调节作用。方法 取孕 17d胎鼠下丘脑分散培养下丘脑神经元 ,采用PTI(Photontechnologyinternational,PTI)测量和分析外源性CRH对培养下丘脑神经元胞浆内游离钙浓度 ( [Ca2 + ]i)变化的影响 ,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神经元内cAMP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的下丘脑神经元 [Ca2 + ]i和cAMP含量较低 ,外源性CRH刺激后 ,[Ca2 + ]i立即升高 ,神经元胞浆内cAMP生成明显增加 ;CP 15 45 2 6可明显抑制CRH ( 10 - 6 mol L)刺激的下丘脑神经元 [Ca2 + ]i和cAMP的生成增加。结论 CRH可通过与其 1受体结合直接作用于下丘脑神经元 ,使神经元 [Ca2 + ]i和cAMP含量明显增加 ,在调节下丘脑神经元激活过程中下丘脑合成和分泌的CRH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 张云东朱佩芳王正国赵继宗周继红许民辉邹咏文黄显凯粟永萍
- 关键词:下丘脑神经元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AMP
- 急性胆管炎时肝组织ICAM-1和E-selectin mRNA的表达变化被引量:2
- 1999年
- 目的 观察胆道感染大鼠肝组织细胞粘附分子1(ICAM1) 和Eselectin 的表达变化,探讨这些粘附分子在胆道感染肝脏损害病生机理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原位分子杂交和斑点杂交技术观察大鼠胆道感染时ICAM1 和Eselectin mRNA在肝组织的定位及转录表达强度。结果 急性胆管炎3 小时后ICAM1 和Eselectin mRNA表达开始增强,ICAM1 12 小时表达最强,Eselectin 6 小时表达最强。ICAM1 的阳性反应细胞主要为肝窦内皮细胞、枯否细胞和肝小叶中央静脉,Eselectin 的阳性反应细胞主要为肝窦内皮细胞和肝小叶中央静脉。胆道感染后3 小时肝脏ICAM1 和Eselectin mRNA含量开始进行性增高,ICAM1 12 小时达高峰,Eselectin 6 小时达高峰。结论 胆道感染初期ICAM1和Eselectin 表达均明显增强,为PMN 与肝窦内皮细胞粘附和迁移提供了分子基础,可能在胆道感染肝脏损害的病生机理中具有重要意义。
- 黄显凯韩本立朱锡光
- 关键词:ICAM-1E-SELECTIN胆管炎肝脏损害
- 多发伤早期救治中64层螺旋CT的应用
-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在多发伤早期救治中的作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07年10月间救治的284例多发伤,男性232例,女性52例;平均年龄34.5岁;交通事故伤194例,刀刺伤50例,坠落伤...
- 张连阳王毅陈蓉姚元章王韬刘朝普李英才张宇黄显凯何奇元张伟国
- 关键词:多发伤64层螺旋CT早期救治凝固性血胸切口感染并发症
- 文献传递
- 舱内腹部闭合性爆炸伤大鼠血浆内毒素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观察舱内腹部爆炸伤大鼠血浆内毒素、TNF-α和IL-6水平的动态变化。方法10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舱内组和舱外组,每组50只,在模拟战斗舱室和舱外开阔地爆炸复制腹部爆炸伤模型,爆炸后3、8、24、48h和72h采集外周血检测内毒素、TNF-α和IL-6浓度,同时采集门静脉血检测内毒素水平。结果大鼠腹部爆炸伤后血浆内毒素水平在外周血和门静脉血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伤后3h开始升高(P<0.05);舱内组48h达高峰,舱外组24h达峰值;舱内组血浆内毒素水平较舱外组升高快,且持续时间长(P<0.05)。相同时间点门静脉血内毒素水平较外周血升高明显,但24h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血浆TNF-α和IL-6水平变化趋势与内毒素水平变化基本一致,但TNF-α水平较IL-6升高早、上升速度快,而且维持在较高水平。相关分析表明,门静脉血内毒素浓度与外周血内毒素(r=0.646)I、L-6(r=0.631)、TNF-α(r=0.724)水平呈正相关(P<0.01)。结论舱内爆炸致大鼠肠道内毒素移位较舱外早且发生率高,在早期救治战斗舱室内爆炸伤伤员时需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肠源性内毒素血症,检测外周血TNF-α和IL-6水平可间接判断肠道内毒素移位。
- 聂海赖西南黄显凯王丽丽
- 关键词: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
- 188例肺挫伤的救治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总结肺挫伤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01~2007-06收治的188例肺挫伤患者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结果治愈181例,死亡7例。死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2例,重型颅脑损伤2例,ARDS3例。结论严重创伤患者肺挫伤的诊断首选CT检查,治疗后复查宜选胸部X光片。严重的合并伤和肺部并发症是肺挫伤的主要死亡原因,积极治疗合并伤,预防和治疗肺炎、肺不张及ARDS等是治疗肺挫伤的关键。
- 刘朝普张连阳王如文黄显凯姚元章王韬
- 关键词:肺挫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