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斌 作品数:4 被引量:46 H指数:4 供职机构: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 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TPRV1、TPRV2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大鼠中的表达及其与内脏敏感性的关系 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 y n d r o m e,I B S)大鼠下丘脑-垂体-结肠TPRV1、TPRV2表达,探讨其与内脏敏感性的关系.方法:40只SPF级♂SD大鼠按体质量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番泻叶灌胃+束缚应激刺激4 wk法制备模型,第4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截取下丘脑、垂体、结肠.应用HE染色、甲苯胺蓝染色分别检测结肠组织病理学及肥大细胞表达;应用Realtime PCR、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下丘脑-垂体-结肠TPRV1、TPRV2表达;应用腹部回缩反射结合腹壁紧张度综合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结果:模型组大鼠存在内脏敏感性增高和肥大细胞大量活化的特点,其下丘脑-垂体-结肠TPRV1和TPRV2 mRNA及其蛋白呈高表达变化;与正常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RV1和TPRV2高表达与肠易激综合征大鼠内脏敏感性增高呈正相应关系. 黄适 张涛 陈远能 黄斌 王坚关键词:内脏敏感性 肠易激综合征 PAR2-PKC通路调控TRPV1介导内脏高敏感性参与肠易激综合征 被引量:6 2015年 内脏高敏感性是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特征性病理生理机制之一,其发生涉及多种肠神经分泌的递质、细胞因子和受体,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机制目前尚未明确,但是辣椒素受体(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vanilloid 1,TRPV1)上调及磷酸化介导痛觉敏化被认为是内脏高敏感性发生的关键性事件之一。PAR2-PKC通路过度活化,可介导TRPV1磷酸化,TRPV1开放阈值下降,内脏疼痛感知异常,最终导致内脏高敏感性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关于PAR2-PKC通路调控TRPV1磷酸化及上调介导IBS内脏高敏感性的相关研究作一概述。 黄斌 黄适 张涛 陈远能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 内脏高敏感性 辣椒素受体 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以及四君子汤干预研究 被引量:13 2014年 目的观察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端粒长度、端粒酶活性及claudin-1变化,探讨端粒缩短介导肠上皮细胞凋亡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四君子汤防治溃结的可能机制。方法 72只4周龄BALB/C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对照组、治疗组(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2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采用自由饮用3%DSS 6周法制备溃结模型,第7周起分组给药,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水溶液灌胃、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四君子汤灌胃,连续4周。第10周末处死全部小鼠。应用光镜及电镜检测结肠黏膜组织病理学变化;应用TUNEL染色检测结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变化;应用Real-time PCR技术检测TERT、claudin-1表达;应用Southern-blot技术检测端粒长度变化。结果模型组结肠黏膜明显缺损,溃疡形成,固有层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加速等病理变化;治疗组结肠黏膜修复,黏膜糜烂充血,未见明显溃疡,固有层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可见肠上皮细胞凋亡小体;其结肠黏膜损伤肉眼评分、光镜评分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端粒长度为(5.09±0.26)(kb);治疗组端粒长度(7.35±0.37)(kb),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下降趋势,治疗组TERT、claudin-1表达呈上升趋势(P<0.05)。结论四君子汤具有明确缓解溃疡性结肠炎慢性持续发作的效用,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端粒活性、肠上皮细胞凋亡恢复正常、修复肠黏膜屏障相关。 黄晓燕 张涛 王囡囡 黄斌关键词:肠上皮细胞凋亡 溃疡性结肠炎 四君子汤 健脾清热活血方介导β-catenin,TCF-4表达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研究 被引量:15 2013年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ulcerative colitis associated carcinogenesis,UCAC,简称溃结相关癌变)小鼠组织形态、超微结构以及结肠黏膜β-catenin、T细胞因子4(T cell factor-4,TCF-4)的表达变化,探讨健脾清热活血方药防治溃结相关癌变的可能机制。方法:120只清洁级BALB/c小鼠随机分6组,每组20只,设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0.4 g·kg-1阳性对照组、健脾清热活血方低、中、高剂量治疗组(4.29,8.58,17.16 g·kg-1);除外正常组,其余各组采用1,2-二甲肼(DMH)/葡聚糖硫酸钠(DSS)复合法制备溃结相关癌变模型,模型组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治疗组予不同剂量健脾清热活血方药水提液,连续干预16周。应用光镜、透射电镜观察溃结相关癌变小鼠结肠组织形态学以及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bolt及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结肠黏膜β-catenin、TCF-4蛋白及其mRNA表达变化。结果:模型组小鼠结肠光镜下可见黏膜上皮脱落,腺体萎缩、高级别上皮内瘤变,部分癌变,电镜下可见大、小不等、排列紊乱的上皮细胞,胞核不规则、核仁增大并上移;治疗组光镜下见黏膜充血肿胀,个别轻度不典型增生和淋巴滤泡出现,未见溃疡及癌变,电镜下可见上皮细胞体积明显变小,核染色质边集、核固缩或碎裂,核膜断裂,凋亡小体形成;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结肠黏膜损伤有不同程度改善(P<0.05)。模型组结肠β-catenin,TCF-4蛋白及其mRNA呈高表达特点;治疗组结肠β-catenin、TCF-4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呈下降趋势,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热活血方药可能通过调控β-catenin,TCF-4表达,促进炎症缓解,发挥防治溃疡性结肠炎相关癌变的效应。 张保静 陈远能 黄斌 张涛关键词:Β-连接蛋白 T细胞因子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