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懿梅

作品数:103 被引量:1,735H指数:26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8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5篇农业科学
  • 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生物学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39篇土壤
  • 23篇堆肥
  • 18篇微生物
  • 17篇氮素
  • 16篇植被
  • 16篇丘陵区
  • 15篇黄土丘陵
  • 15篇黄土丘陵区
  • 11篇高温堆肥
  • 10篇黄土高原
  • 9篇植被恢复
  • 9篇酶活性
  • 9篇好氧
  • 8篇植物
  • 8篇猪粪
  • 8篇好氧堆肥
  • 7篇土壤酶
  • 7篇群落
  • 7篇教学
  • 5篇氮素转化

机构

  • 98篇西北农林科技...
  • 13篇中国科学院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西北农业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生...
  • 2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农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工程大学

作者

  • 101篇黄懿梅
  • 36篇安韶山
  • 9篇闫浩
  • 9篇曲东
  • 8篇蒋跃利
  • 8篇赵彤
  • 7篇毛晖
  • 7篇李壁成
  • 6篇梁东丽
  • 6篇周莉娜
  • 5篇姜继韶
  • 5篇肖礼
  • 5篇刘学玲
  • 5篇刘婷
  • 4篇李国学
  • 4篇邢肖毅
  • 4篇黄华
  • 4篇屈广周
  • 4篇张宏
  • 4篇刘梦云

传媒

  • 8篇生态学报
  • 8篇环境科学
  • 8篇教育教学论坛
  • 7篇农业环境科学...
  • 6篇水土保持研究
  • 5篇应用生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中国生态农业...
  • 4篇干旱地区农业...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黑龙江教育(...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7篇2024
  • 6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7
  • 6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9篇2013
  • 11篇2012
  • 4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3篇2008
  • 3篇2007
  • 2篇2006
  • 8篇2005
  • 5篇2004
  • 1篇2003
10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e、W的掺杂对钛锰铁催化剂催化燃烧氯苯的研究
以钛酸丁酯、硝酸铁、硝酸锰、钨酸铵、硝酸铈为前躯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分别制备了钛锰铁,钛锰铁钨,钛锰铁铈催化剂。在常压微型反应器上对催化剂的氯苯催化燃烧反应活性进行测试,XRD、SEM、EDS等手段对催化剂结构和组成进行了...
马祥龙黄懿梅刘善堂
关键词:溶胶凝胶法催化剂氯苯催化燃烧
文献传递
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炭协同去除废水中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被引量:21
2014年
为了同时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以镉离子(Cd2+)和酸性橙7(AO7)为目标污染物,研究比较了活性炭(AC)、脉冲电晕放电等离子体(PCDP)以及PCDP结合AC(PCDP-AC)3种体系对废水中Cd2+和AO7的去除效果。考察了脉冲放电电压、载气种类、溶液初始pH值和电导率对Cd2+和AO7去除的影响。结果表明:PCDP-AC体系可以同时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Cd2+和AO7,且去除效果明显好于AC和PCDP单独处理;增加脉冲放电电压,可以提高Cd2+和AO7去除率;氧气作为载气的去除效果高于空气或氮气作为载气的去除效果;酸性条件下AO7的去除率好于碱性条件,而Cd2+的去除率在碱性条件下好于酸性条件;增加溶液初始电导率,会导致Cd2+和AO7去除率下降。
屈广周赵良琪梁东丽曲东黄懿梅吉普辉
关键词:脉冲放电等离子体活性炭重金属离子
不同堆肥材料及引入外源微生物对高温堆肥腐熟度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7
1999年
利用畜禽养殖场粪便( 鸡粪、鸡粪稻壳和猪粪) 和农业废弃物( 稻壳) 在自动化堆肥装置中进行堆肥试验,探讨不同碳氮比和引入外源微生物后对堆肥腐熟度及养分含量与形态的影响及寻找畜禽粪便快速、高效的高温堆肥方法和条件.结果表明:稻壳是一种硅含量较高难分解的高碳素含量原料,在堆肥前后碳素和 C/ N( m/m) 比变化较小,因而不能以 C/ N 比变化来确定堆肥是否腐熟;堆肥水浸提液 W S C/org - N( m/ m) 比和发芽率指数( I G) 指标可以确切反映堆肥的腐熟度.试验比较表明:采用猪粪:稻壳鸡粪:稻壳= 6 :3 .8(4) :5 的质量比,再添加w = 0 .5 % 的快速发酵菌剂,能加速稻壳堆肥腐熟,显著缩短发酵时间,一般堆制14 ~21 d
李国学黄懿梅姜华
关键词:秸秆畜禽粪便堆肥腐熟度
秦岭北麓小流域地面水质特征及农业面源污染负荷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研究农业面源污染对秦岭北麓河流水质的影响及其面源污染负荷,为更科学有效地治理水环境及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陕西周至余家河竹峪乡段流域为监测对象,从上游到下游共布设了8个水质监测点,分析2012-10-2013-10水质基本性质(流量、水温、pH、总悬浮物、溶解氧、电导率)和面源污染指标(总氮(TN)、总磷(TP)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变化,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排污系数法和等标污染负荷法计算各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从而确定出该区域主要农业面源污染来源。【结果】2012-10-2013-10,余家河流域水体TN质量浓度逐渐降低;TP质量浓度春季较高,其次是秋季和冬季;水体COD质量浓度呈波动性变化,在2013年由春季进入夏季后,总体呈下降趋势。各水质监测指标中,除TN质量浓度严重超标(最高超标9.6倍)外,其他指标均符合地表水Ⅲ~Ⅳ类水质标准。余家河流域农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到河流中的TN、TP及COD等标污染负荷总量分别为2.167 0×10-6,0.617 0×10-6,0.670 0×10-6 m3/年,污染物贡献率依次是TN>COD>TP,主要污染源贡献率依次为生活污水>种植业>畜禽养殖。【结论】陕西周至余家河流域的农业面源污染属于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复合污染。
王莉黄懿梅丁瑶肖礼杨帆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水质评价污染负荷
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下土壤细菌群落特征研究被引量:72
2016年
研究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细菌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对发挥土壤潜在肥力、了解土壤健康状况,实现植被的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黄土高原4种草原植被与4种乔木林植被的表层土壤(0-5 cm)为研究对象,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454 Hi Seq对其进行16S r DNA V1-V3可变区的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细菌的Alpha多样性、物种组成和丰度,并研究土壤性质对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测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的36个门,84个纲,187个目,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Chloroflexi)、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主要的优势菌纲为放线杆菌纲(Actinobacteria)、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β-变形菌纲(β-Proteobacteria)、浮霉菌纲(Planctomycetacia).草原植被土壤分布更多的是Actinobacteria,森林植被土壤分布更多的是Proteobacteria.Proteobacteria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呈显著的相关性,其相对丰富度主要受土壤碳氮磷含量的限制.Actinobacteria的生长主要受土壤pH、水分和土壤有机质的影响.通过RDA分析发现,影响黄土高原土壤细菌分布的主要土壤因子是土壤水分,这些结果丰富了黄土高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理论知识,而且可为黄土高原植被恢复模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刘洋黄懿梅曾全超
关键词:黄土高原不同植被类型土壤细菌环境因子
不同退耕还草方式下宁夏南部山区土壤氮素转化速率与微生物变化的耦合关系被引量:5
2015年
为了明确不同退耕还草方式下土壤养分转化的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以宁夏南部山区(下称宁南山区)天然草地、人工草地和撂荒地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PVC顶盖埋管法对3种类型草地土壤中氮素的净转化速率、微生物区系和氮素微生物生理群进行了研究,探讨土壤氮素净转化速率与微生物的关系.结果表明:1在培养过程中,3种草地类型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平均值分别为9.6×105、3.8×104和4.0×101CFU/g(以干土计),氮素微生物生理群数量表现为氨化细菌(4.5×104CFU/g)〉自生固氮菌(4.3×103CFU/g)〉硝化细菌(6.5×102CFU/g)〉反硝化细菌(3.9×102CFU/g)〉亚硝化细菌(1.7×102CFU/g),其中,人工草地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最高;2细菌、真菌、反硝化细菌与亚硝化细菌数量的峰值均出现在培养第120天,放线菌和自生固氮菌数量的峰值均出现在第240天,硝化细菌数量的峰值出现在第60天,而氨化细菌数量在各类型草地土壤中出现峰值的时间不统一;3各类型草地土壤氮素的净矿化速率、净氨化速率、净硝化速率均在61~120 d内最低,净矿化速率与净硝化速率在181~240 d内最高,净氨化速率在241~360 d内最高,微生物固氮速率的峰值出现在121~180 d,最低值出现在241~360 d.在该区土壤氮素转化速率与微生物数量紧密相关,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通过影响微生物数量而成为影响土壤氮素矿化的主要因素;土壤氮素的生物固持过程比有机氮矿化过程更为活跃;种植苜蓿的人工草地比天然草地和撂荒地更有利于微生物的繁殖与土壤氮素的矿化.
牛丹黄懿梅倪银霞赵彤蒋跃利闫浩
关键词:天然草地撂荒地微生物区系
温度和水分对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释放CO_2潜力的影响被引量:13
2011年
为探讨影响土壤释放CO2潜力的因素,本研究采集黄土丘陵区3种典型土地利用方式下(苹果园、退牧草地、辽东栎林地)的原状土壤样品,室内进行不同温度和水分梯度的培养试验,测定培养过程中土壤释放CO2的速率以及土壤的理化性质,并分析其对土壤释放CO2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土壤释放CO2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指数模型Ra=aebT可以很好地预测土壤呼吸速率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含水率对土壤呼吸速率影响不大,但含水率对Q10值的影响明显,较高或较低的水分情况下都会降低土壤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敏感程度。3种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释放CO2的速率表现为:林地土壤>草地土壤>果园土壤。土壤理化性质中,有机碳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最大,其次为有机氮;此外微生物量碳很可能是间接影响土壤CO2释放速率的一个因素。
张宏黄懿梅祁金花安韶山
关键词:土壤呼吸速率温度水分黄土丘陵区土地利用方式
黄土丘陵区子午岭不同植物群落下土壤氮素及相关酶活性的特征被引量:22
2012年
以黄土丘陵区子午岭林区裸露地为对照,选择撂荒地、白羊草草地、油松、山杨和辽东栎林地五种典型植被群落下0—10cm和10—20 cm土层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无机氮、有机氮、微生物量氮含量和脲酶、蛋白酶以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各种氮素基本表现为乔木林,尤其是辽东栎和油松下含量最高,而有机氮则在白羊草地富集明显。铵态氮为子午岭林区速效氮的主要形式。土壤铵态氮与微生物氮极显著正相关;有机氮和亚硝态氮、矿化氮、微生物氮均显著正相关。脲酶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在辽东栎群落下最高,蛋白酶在白羊草地下较高,且脲酶活性在土壤上层高于下层,而蛋白酶和硝酸还原酶并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脲酶活性和铵态氮、有机氮含量显著正相关,与微生物量氮极显著正相关;硝酸还原酶活性与铵态氮含量显著正相关;蛋白酶活性和土壤各种氮素含量无相关性。
邢肖毅黄懿梅黄海波安韶山刘栋
关键词:植物群落氮素形态酶活性
黄土丘陵区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酶活性的响应与演变被引量:43
2007年
对宁夏南部丘陵区不同植被自然恢复阶段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基本上随着植被封育年限的增加而增大,过氧化氢酶活性对于植被恢复年限的响应不明显。植被封育的前23年中,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和脱氢酶的活性增加明显,23年后基本趋于稳定,增加不明显。封育78年的大针茅群落下的土壤脲酶和蔗糖酶(转化酶)活性最强,其土壤中碳素和氮素营养循环强度最大。脲酶与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和脱氢酶的活性极显著相关,表明土壤酶在促进土壤有机物转化中存在共性关系。这几种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植被群落的演替和植被的恢复程度,自然封育对提高土壤生物学质量有重要的作用。
黄懿梅安韶山曲东赵伟峰
关键词:土壤酶活性植被恢复黄土丘陵区
黄土高原典型植物根际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基础呼吸的影响被引量:47
2010年
选择黄土高原7种典型植物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土壤的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和基础呼吸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7种不同植物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基础呼吸均存在显著差异;除冷蒿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以外,其他各种植物的根际土壤的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和基础呼吸均比非根际土壤的高;土壤有机碳、全氮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基础呼吸之间均具有极显著或显著相关关系,表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以作为判断土壤肥力状况的生物学指标,同时也可为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和土壤培肥效果提供依据。
李国辉陈庆芳黄懿梅安韶山郑粉莉陈利顶
关键词:典型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黄土高原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