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腿负荷试验(passive leg raising,PLR)是一种易于操作、可靠的容量评估方法,是自主呼吸患者容量反应性评估的“金标准”,也是评估容量状态和重症心血管患者能否开始Ⅰ期主动康复治疗的有效评估手段。以高分辨率心阻抗图法为基础的无创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无创动态心排)具有实时、连续、精准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特点。结合无创动态心排的PLR在临床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和前景,鉴于此,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重症医学分会专家委员会邀请国内无创动态心排领域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在总结国内外既往相关研究和现有的经验基础上,制定中国首部《基于无创动态心输出量测量系统的被动抬腿负荷试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旨在规范化指导临床实践,为重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和心脏康复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目的通过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估脑卒中患者夜间血压的情况,并进一步分析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地分析自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共294例因脑卒中[包括缺血性脑卒中(n=167)和出血性脑卒中(n=127)]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并接受24 h动态血压监测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夜间高血压定义为夜间(睡眠)平均血压≥120/70 mm Hg(1 mm Hg=0.133 k Pa),或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表现为反杓型)。夜间低血压定义为平均动脉压(MAP)<70 mm Hg,或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表现为超杓型)。结果在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分别有138(82.6%)和100(78.7%)的患者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消失。两组夜间高血压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35例(80.8%)和97(76.4%),夜间低血压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0(6.0%)和5例(3.9%)。此外,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的收缩压,24 h舒张压以及晨峰收缩压是夜间高血压的相关因素。而夜间低血压的相关因素为24 h收缩压以及晨峰收缩压。结论超过80%的脑卒中患者存在血压昼夜模式的变化,夜间高血压尤为常见。因此,24 h动态血压监测是了解患者夜间血压波动情况的必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