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忠
- 作品数:6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凝血指标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不同类型脑卒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10
- 2018年
- 目的分析凝血指标联合D-二聚体检测在不同类型脑卒中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00例(CI组)和脑出血患者100例(CH组),另选择健康者100例(CO组),检测3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和D-二聚体,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和支持向量机(SVM)分析其对不同类型脑卒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CI组APTT低于CO组,D-二聚体高于CO组;CH组APTT和D-二聚体均高于CO组;且CI组APTT、TT均低于CH组,D-二聚体高于CH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可知,APTT、TT和D-二聚体对于区分CI和CH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4、0.64、0.70,敏感性分别为0.78、0.65、0.69,特异性分别为0.67、0.80、0.60,截断值分别为32.44、14.58、2.80。SVM分析可知,APTT、TT和D-二聚体联合检测对于区分CI和CH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0.82和0.73。结论凝血指标联合D-二聚体检测可用于CI和CH的辅助鉴别诊断。
- 曾义王曦黄忠赵戈马中锐
-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凝血功能D-二聚体
-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AL3、CXCL1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4
- 2019年
-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血清半乳糖凝集素3(GAL3)、血清趋化因子12(CXCL1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于2016年2月~2018年9月期间接收的AIS患者138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该院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60例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中风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症组(n=42,<4分),中症组(n=61,4~15分),重症组(n=35,>15分),根据改良RABKIN量表(m 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82)和预后不良组(n=56)。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的血清GAL3、CXCL12水平,分析不同NIHSS得分、不同预后的血清GAL3、CXCL12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GAL3、CXCL12水平与NIHSS评分、m 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GAL3、CXCL12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中症组AIS患者血清GAL3、CXCL12水平高于轻症组,且重症组高于中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的AIS患者血清GAL3、CXCL12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血清GAL3、CXCL12水平与NIHSS评分、m RS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IS患者的血清GAL3、CXCL12水平均异常升高,且其升高程度与AI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息息相关。
- 曾义喻良王曦赵戈黄忠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XCL12病情预后
-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24例观察
- 2003年
- 目的 :观察颅内血肿微创射流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 ,并与内科保守治疗相比较。方法 :应用前后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 ,观察组为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8月的高血压性脑出血 ,采用颅内血肿微创射流清除术治疗 ,对照组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即降颅压、降血压、止血、预防感染、治疗各种并发症和其他对症治疗。结果 :观察组成活率为 97 5 % ,总有效率 91 6 6 % ;对照组的成活率为 6 4 3% ,总有效率 6 1 90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两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 (P >0 0 5 )。治疗组从d 1开始评分明显减少 ,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射流清除术安全有效、简便 ,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率。
- 刁其峰黄忠朱勇
- 关键词: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高血压性脑出血
- 老年痴呆患者脂糖代谢指标及血清CRP、IL-6和TNF-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5
- 2020年
- 目的:检测老年痴呆患者体内的脂糖代谢指标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4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61例老年痴呆患者,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32例(AD组)、血管性痴呆(VD)患者29例(VD组),另选取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受试者的脂糖代谢指标胰岛素降解酶(IDE)、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炎症因子CRP、IL-6、TNF-α的水平,统计并比较各组基础疾病情况。结果:AD组及VD组的FPG、TC、TG及LDL-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而IDE、HDL-C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D组及VD组患者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VD组高于A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VD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发病率明显高于AD组和对照组(P<0.05),AD组和VD组高血脂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P<0.05)。结论:糖脂代谢异常及CRP、IL-6、TNF-α均参与AD与VD的发生发展过程,调节血糖、血脂及进行抗炎治疗有助于对老年痴呆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
- 黄忠高国勋曾义王曦赵戈赵莎
- 关键词:老年阿尔茨海默氏病血管性痴呆
- 延髓梗死23例临床分析
- 2005年
- 目的 :了解延髓梗死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改变的特点。方法 :对 2 3例延髓梗死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改变的分析。结果 :表现为典型Wallenberg综合征者 16例 ,不典型者 7例 ,后者临床表现复杂、多变 ,12例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延髓部位均未见异常 ,全部病例行头部MRI检查均见延髓部位有长T1、长T2 斑片状均匀信号。结论 :本组延髓梗死多数 (2 /3以上 )表现为典型的Wallen berg综合征 ,但不典型病例不少 ,引起后者的原因可能与小脑后下动脉变异较多、侧支循环的建立、梗死灶向周围延伸、腔隙性梗死等多种因素有关 ,影像学检查应首选MRI。
- 黄忠刘鸣
- 关键词:延髓梗死WALLENBERG综合征影像学改变
- 卒中后抑郁的脑磁共振低频振幅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卒中后抑郁(PSD)的脑磁共振低频振幅(ALFF)变化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纳入32例PSD患者及35例年龄、性别、卒中病程相匹配的无PSD脑卒中患者,采用3.0T核磁进行脑部扫描,采用ALFF方法分析两组患者大脑区域活性的变化,并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差异脑区与蒙哥马利抑郁量表(MADR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相比对照组,PSD患者存在右侧中央前回(Z=-2.737,P<0.01)、左侧额下回(Z=-2.775,P<0.01)和左侧缘上回(Z=-2.338,P<0.01)的ALFF值降低,且右侧中央前回的ALFF值与MADRS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428,P=0.015)。结论 PSD患者大脑存在多个脑区的活性降低,且与临床症状相关,对临床PSD的客观性评估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 曾义王曦黄忠赵戈马中锐
- 关键词:低频振幅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