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婧

作品数:96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福建省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农科院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9篇专利
  • 3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农业科学
  • 5篇生物学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厌氧
  • 14篇养殖
  • 12篇污水
  • 12篇降解
  • 10篇养殖污水
  • 10篇净水
  • 10篇活性炭
  • 9篇沼液
  • 9篇光催化
  • 9篇催化
  • 8篇氧化钛
  • 8篇生物净水剂
  • 8篇微生物
  • 8篇净水剂
  • 8篇氨氮
  • 7篇废水
  • 6篇畜禽
  • 6篇生物活性炭
  • 6篇可见光
  • 6篇可见光催化

机构

  • 79篇福建省农业科...
  • 19篇福建师范大学
  • 4篇福州大学
  • 4篇福建省农业科...
  • 3篇福建技术师范...
  • 2篇武夷学院
  • 1篇福建工程学院

作者

  • 96篇黄婧
  • 75篇陈彪
  • 62篇肖艳春
  • 32篇李洁
  • 28篇魏云华
  • 19篇张燕青
  • 18篇林香信
  • 7篇吴若菁
  • 6篇陈阳
  • 5篇冯亚南
  • 4篇杨民和
  • 4篇吴晓梅
  • 3篇贾晗
  • 3篇吴飞龙
  • 3篇叶美锋
  • 2篇王显
  • 2篇林代炎
  • 2篇陈烟兰
  • 2篇陈清松
  • 2篇陈文萍

传媒

  • 5篇福建农业学报
  • 5篇能源与环境
  • 2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福建农业科技
  • 2篇福建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沼气
  • 2篇中国科技成果
  • 2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台湾农业探索
  • 1篇福建畜牧兽医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膜科学与技术
  • 1篇环境科学研究
  • 1篇海峡科技与产...
  • 1篇微生物学杂志
  • 1篇福建茶叶

年份

  • 3篇2024
  • 5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9篇2020
  • 14篇2019
  • 3篇2018
  • 13篇2017
  • 8篇2016
  • 12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炭基养殖污水净化剂-K对养猪场污水的净化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自制的炭基污水净化剂-K净化养猪场污水,用泥鳅成活率、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衡量污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经净化处理后污水的COD、NH3-N指标显著下降,pH和DO值显著上升,在50%原浓度污水中添加6%净化剂-K处理5 h时净化效果最佳,净化剂的处理量和处理时间与污水的各项化学指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泥鳅成活率随着净化剂处理量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上升,当50%原浓度污水中添加8%净化剂-K处理4 h时,与未处理的污水相比,泥鳅成活率从0上升至100%,泥鳅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随着污水中净化剂处理量的增加而显著下降,与未净化的污水处理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水平。不同净化处理与成活率、微核率和核异常率间进行回归分析的结果均呈现出极显著的相关性。可见成活率、微核率和核异常率这三项指标均可以作为污水生物毒性的衡量指标。
吴若菁陈清松蔡燕燕陆榕黄婧
关键词:养猪场污水微核率核异常率
一种自成型块状碳载体固定微生物的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活性炭及生物净水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成型块状碳载体固定微生物的净水剂及其制备方法。将自成型块状多孔碳置于培养基中,同时将复合菌株接种至培养基,经振荡共培养、烘干后,制得微生物净水剂;由于是在碳载体的合...
陈彪李洁黄婧肖艳春张燕青陈阳
改性炭K对养猪场污水的净化作用
2010年
利用泥鳅作为指示生物,以曝气3 d的自来水为对照,研究泥鳅在11.1%浓度的原污水和改性炭K处理过的原污水中,分别染毒处理12、36、60、84 h后泥鳅肝脏SOD、GOT酶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浓度为11.1%的原污水对泥鳅染毒处理12~36 h后SOD和GOT酶活力呈现上升趋势,随着染毒处理时间的增加,泥鳅体内的SOD和GOT酶活力的逐渐降低;而改性炭K处理过的原污水和对照组对泥鳅处理的各个时段相比较,酶活力变化情况基本相同。11.1%浓度的原污水处理对泥鳅的SOD和GOT酶活性影响与对照相比,t检验结果为差异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研究表明养猪场污水对泥鳅具有毒性作用,因而影响到其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而改性炭K对污水则有较好的净化作用。
陈艳芳林斌斌王飞鹏黄婧吴若菁
关键词:污水泥鳅生理生化指标指示生物
1株氨态氮降解菌JN-2的分离、筛选和分子鉴定被引量:4
2012年
研究降解污水中氨氮污染物的微生物资源和分子系统特征。从大型养殖场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到1株能降解氨氮的菌株JN-2。利用筛选培养基分离得到氨氮降解菌,对菌株进行生理生化试验和16SrDNA基因测序,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JN-2菌株在28℃和pH 7条件下,24h内可以将初始质量浓度为200mg·L-1的NH4+-N降解75.6%。对构建的菌株系统发育树进行分析,发现菌株JN-2与苍白杆菌属的同源性达100%,因此推断JN-2菌属于苍白杆菌,菌株的16SrDNA序列在GenBank的登录号为JX535021。游离菌株对养殖污水的氨氮处理效率为30.1%,固定化小球对养殖污水的氨氮处理效率为62.8%。
黄婧陈彪林敬培孙琴
关键词:氨氮降解菌生物降解固定化
覆膜厌氧发酵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覆膜厌氧发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土壤表面挖设有半椭球形凹坑和铺设在半椭球形凹坑内的下覆膜,所述下覆膜上连接有上覆膜,所述下覆膜侧部插入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出料端连接有叉形管,所述下覆膜位于进料管的...
陈彪黄婧肖艳春李洁冯亚南魏云华
文献传递
以新鲜猪粪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以新鲜猪粪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质燃料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原理预处理;2)发酵:将新鲜猪粪、菌菇棒和或枝叶料混合后,接入除臭复合微生物进行第一次发酵;再接入固氮‑脱硫复合微生物进...
陈彪黄婧肖艳春李洁冯亚南魏云华
文献传递
分离富集水体中铅离子印迹膜的制备及优化被引量:2
2015年
简述制备分离富集水体中铅离子印迹膜,以铅离子印迹膜吸附水体中铅的吸附量为主要性能优化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制备条件为:模板离子、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的摩尔比为1∶4∶10∶0.02,显示铅离子印迹膜具有良好的抗水力冲击负荷,从而总体提高了离子印迹膜技术的应用水平,为利用铅离子印迹膜技术去除环境水体中重金属Pb(Ⅱ)提供技术借鉴。
肖艳春黄婧陈彪
关键词:重金属铅
马尾松幼苗对模拟酸雨与铝胁迫的响应及其抗性机制被引量:9
2009年
利用微核技术、核仁银染技术,TBA显色法、电导率仪法、NBT还原法和愈创木酚法,以及发射光谱仪测定等,对马尾松幼苗对酸雨、铝和酸雨-铝的不同胁迫条件的响应及其抗性机制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当pH值为5.6~3.5或铝浓度为100~3000mg·mL-1时,随着pH值的下降或铝浓度的上升,马尾松幼苗的微核率逐渐上升。不同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程度为酸雨-铝>铝>酸雨。2)在pH值为5.6~2.5或铝浓度为100~3000mg·mL-1时,随着pH值的下降或铝浓度的上升,马尾松核仁平均数逐渐下降。不同胁迫对马尾松微核率的影响程度为铝>酸雨-铝>酸雨。3)随着胁迫条件的加剧,马尾松幼苗体内的MDA含量和叶片质膜伤害度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也激发其体内抗氧化酶SOD活性和POD的含量逐渐上升,但是当胁迫状况超过马尾松的自身耐受程度时,SOD活性和POD含量反而开始下降。4)在酸雨-铝的交互胁迫下,马尾松在pH值5.6~3.5之间具有较强的铝蓄积能力和耐铝性。5)马尾松的抗铝机制:通过提高SOD和POD的合成,来降低铝的毒害与损伤;通过产生一些物质与铝相结合形成活性较低的难溶性化合铝,使其活性和移动性降低,蓄积在根茎部,以降低其毒害作用。
吴若菁庄捷黄婧陈文萍
关键词:马尾松模拟酸雨铝胁迫生理生化响应抗性机制
基于净化剂处理畜禽厌氧消化液达标排放的滞留期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应用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申请的一种畜禽厌氧污水净化剂(即净化剂),开展该净化剂处理畜禽沼液的去除效果实验研究,探索净化剂处理滞留时间对CODcr、BOD_5、NH_3-N、TP的降解效果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净化剂处理畜禽沼液的最佳滞留期为84h;CODcr、BOD_5、NH_3-N和TP的降解率分别为87.04%、84.62%,84.09%和77.33%;各项指标均可达到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二级标准。研究结果可为净化剂的实际工程应用及优化沼液处理工艺技术提供科学的基础参数。
陈彪黄婧肖艳春
关键词:CODCRBOD_5TP
金花菌发酵对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被引量:10
2015年
为探明金花菌发酵对铁观音茶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从湖南茯砖茶、广西六堡茶和云南普洱茶等茶叶样品中分离到10株不同形态的金花菌株,接种到铁观音茶汤中发酵培养,对发酵液中茶多酚、氨基酸的变化进行检测。在此基础上,将菌株接种到铁观音茶叶中进行固体发酵,通过UPLC检测分析茶水浸出物和发酵前后茶叶干重。结果表明,10个金花菌株发酵铁观音茶汤后,发酵液中茶多酚的含量均变化显著,氨基酸含量变化不显著,但是氨基酸的种类较为丰富,其中含有7种人体必须氨基酸;10个菌株在铁观音茶叶中发酵35 d后,茶叶干物质含量均下降,减少0.6~0.9 g,茶叶中主要成分茶多酚物质含量也均减少,UPLC分析表明菌株发酵茶中增加了多种新成分;10个金花菌菌株在铁观音茶叶和茶汤中均生长良好,说明金花菌并非黑茶的特有菌株。金花菌对茶多酚的转化利用能力高,菌株发酵茶叶后,茶叶中增加了多种新成分。
杨金梅黄婧杨民和
关键词:黑茶铁观音茶多酚氨基酸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