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仲英
- 作品数:69 被引量:265H指数:9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卫生厅科研基金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IGF-I和IGF-I受体在早孕期大鼠子宫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7
- 2002年
- 目的 :探讨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I(IGF- 1 )和 IGF- I受体 (IGF- IR)在围着床期大鼠子宫内膜和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意义及其与孕激素 (P)的关系。方法 :收集自然交配的孕 3~ 1 0 d大鼠的血清及子宫组织 ,以动情期雌鼠为对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 P水平 ;免疫组化Ls AB法检测 IGF- I、IGF- IR及孕激素受体 (PR)在孕早期大鼠子宫内膜及胚胎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 ,计算机图像分析法进行定量。结果 :IGF- I及其受体在大鼠内膜腺、腔上皮 ,蜕膜细胞及滋养层细胞中均有表达。IGF- I在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逐渐升高 ,孕 5~ 7d达到最强 ,此后降到动情期水平 ,与 P及 PR无显著性相关。IGF- IR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降低 ,孕 5~ 6 d达到最小值 ,孕 8~ 1 0 d又上升到动情期水平 ,与 P及 PR均呈显著性负相关 (P<0 .0 5 )。IGF- I和 IGF-IR在孕 8~ 1 0 d大鼠滋养层细胞中的表达强度随孕天逐渐升高 ,与血 P及 PR均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IGF- I与 IGF- IR在围着床期大鼠子宫内膜中的表达出现分离 ,既抑制了 IGF- I对子宫内膜过强的促生长作用 ,使之蜕膜化 ;同时又满足了孕早期胚胎生长发育所需的较高 IGF- I水平 ,此效应主要受 P调节。 P和 IGF- I对胚胎滋养层细胞功能的调节可能是独立进行的。
- 李尚为谭宗建黄仲英马黔红韩字研杨开选姚先莹
- 关键词:IGF-IIGF-IR孕激素着床
-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与卵巢癌的关系被引量:6
- 2003年
- 目的 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 FGF)对卵巢癌细胞增殖、浸润和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 ,及 b FGF单克隆抗体 (b FGF monoclonal antibody,b FGF- MAb)的治疗作用。 方法 将人卵巢癌细胞株 SKOV3接种于 2 4孔板 ,加入不同浓度的 b FGF,每日行结晶紫染色后测定光密度 (D4 90 )值 ,绘制细胞生长曲线 ;将 SKOV3细胞团接种于铺设有细胞外基质凝胶的 4孔板 ,每日测定癌细胞在凝胶中的浸润距离 ;建立 SKOV3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每周两次分别将 b FGF、b FGF-MAb和生理盐水注射于移植瘤周围 ,8周后测量肿瘤体积 ;对移植瘤组织切片行 因子的免疫组化染色、测定肿瘤内微血管密度 (microvessel density,MVD)。 结果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增殖并呈浓度依赖 ,实验第 5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 D4 90 值是对照组的 1.0 9倍和 1.2 1倍 ;b FGF能促进 SKOV3细胞浸润并呈浓度依赖 (P<0 .0 5 ) ,第 7天 ,5 ng/ml、10 ng/ml组细胞浸润距离分别是对照组的 1.5 3倍和2 .4 5倍 ;b FGF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1.80倍和 1.4 6倍 (P<0 .0 5 ) ,b FGF- MAb组移植瘤体积和 MVD分别是对照组的 6 3.7%和 6 2 .8% (P<0 .0 5 )。 结论 b FGF能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的增殖、?
- 林卫彭芝兰郑艾毕建虹黄仲英
-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卵巢癌肿瘤细胞增殖肿瘤浸润肿瘤血管生成
- 激光透明带切割技术提高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激光透明带切割技术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的影响。方法因输卵管因素不孕行常规IVF—ET患者共145个冻融周期胚胎纳入研究,实验组76个冻融周期的胚胎复苏后采用激光透明带切割技术进行辅助孵化;对照组69个冻融周期的胚胎复苏后未进行辅助孵化,均培养0.5~3h后移植。比较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植入率。结果对照组妊娠率14.49%.植入率5.85%;实验组妊娠率30.26%,植入率11.57%,均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应用激光透明带切割技术可以提高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
- 李蕾李尚为秦朗靳松黄仲英马黔红
- 关键词:冷冻辅助孵化
- 超排卵对小鼠胚胎着床潜能的影响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比较超排卵对小鼠胚胎着床潜能的影响。方法:建立超排卵周期胚胎和自然周期胚胎受体妊娠小鼠模型,比较妊娠率和胚胎着床率的差异。结果:超排卵周期受体组的妊娠率(20.00%)和胚胎着床率(8.33%)显著低于自然周期组的妊娠率(55.00%)和胚胎着床率(35.00%)。结论:超排卵可能降低胚胎的着床潜能。
- 李培旭李尚为彭芝兰黄仲英马黔红李蕾靳松
- 关键词:超排卵妊娠率
- 经阴道补充雌激素的现状被引量:8
- 2001年
- 黄仲英李尚为
- 关键词:泌尿生殖道萎缩激素治疗萎缩性阴道炎
- 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提高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的临床研究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对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的影响。方法140个冻融周期共完成122例移植。实验组70个冻融周期共374个胚胎冷冻前采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培养,对照组70个冻融周期共392个胚胎冷冻前颗粒细胞完全剥除后培养。复苏后胚胎经激光辅助孵化,培养0.5~3h后移植。比较两组冻融胚胎移植后的妊娠率和植入率。结果对照组完成60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20.00%。植入率7.87%;实验组完成62个移植周期,临床妊娠率37.10%,植入率14.77%,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颗粒细胞部分剥除法可以提高IVF-ET冻融胚胎移植后妊娠率和植入率。
- 李蕾李尚为靳松黄仲英秦朗马黔红李培旭
- 关键词:颗粒细胞共培养
- 当归芍药散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GATA-3和T-bet mRNA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中药当归芍药散对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录因子GATA-3和T-bet mRNA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其用于治疗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的可能性。方法:体外分离提取11例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在含有或不含当归芍药散的培养液中培养24h,用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GATA-3和T-bet mRNA的表达。结果:用10μg/mL浓度当归芍药散处理后,单核细胞中GATA-3 mRNA的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增高(P<0.05)。当归芍药散处理细胞后,T-bet mRNA的表达水平呈降低趋势,当浓度为100μg/mL时,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当归芍药散可上调转录因子GATA-3mRNA的表达或下调T-bet mRNA的表达,从而可能通过调节Th2/Th1平衡向Th2偏移、对于Th1反应异常增强的不明原因反复自然流产有一定的治疗潜能。
- 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
- 关键词:当归芍药散GATA-3T-BET流产
- 微刺激联合GnRH拮抗剂方案IVF-ET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保守治疗后活产1例被引量:3
- 2017年
- 1病例报告患者,29岁,因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1年,未避孕未孕1年,于2014年2月12日至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要求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助孕。患者于2013年1月本院常规彩超检查提示“子宫内膜回声不均”,遂进行宫腔镜检查,
- 黄仲英郑莹马黔红李尚为
- 关键词:子宫内膜癌保守治疗GNRH拮抗剂癌患者微刺激活产
- 移植胚胎数目对高龄不孕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探讨移植胚胎数目对高龄不孕患者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移植胚胎个数将年龄超过35岁的不孕患者338个周期分为单胚胎移植组(Ⅰ组),2个胚胎移植组(Ⅱ组),3个胚胎移植组(Ⅲ组)。分析患者IVF治疗情况并按年龄分层比较三组患者的IVF-ET结局。结果:高龄不孕患者行IVF,随年龄增加,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和临床妊娠率降低,流产率呈增高趋势。Ⅰ组的妊娠率9.43%,显著低于Ⅱ组(24.24%)和Ⅲ组(31.37%)(P<0.05)。对于40岁以下的患者,移植3个胚胎的妊娠率与移植2个胚胎差无异,但显著高于移植1个胚胎(P<0.05)。增加40岁以上患者移植胚胎的数目,妊娠率未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升高。三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9.43%,12.12%和12.2%,无统计学差异。Ⅲ组中多胎率12.5%(6/48),其中35~36岁年龄段多胎率16.67%(5/30)。结论:高龄不孕患者可移植的胚胎数目随年龄增加和获卵数目降低而降低。其中较年轻者(35~36岁年龄段),移植3个胚胎,对妊娠率提高无明显效果,但多胎发生显著增加。
- 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耿丽红胡寒李小红李蕾靳松
-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高龄妊娠多胎妊娠
- 显微穿刺时机对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结局的影响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寻找实施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最佳显微穿刺时机。方法:单纯因男方因素不孕接受ICSI治疗的146例患者的167个周期,在注射hCG后36~38h取卵。在注射hCG后37~40h行ICSI为A组,共576个卵,在注射hCG后41~48h行ICSI为B组,共449个卵。观察和比较受精率、卵裂率、优质胚胎形成率及胚胎种植率。结果:A组ICSI卵的受精率和卵裂率分别为79.51%和97.38%,与B组的受精率(80.85%)和卵裂率(97.5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优质胚胎率在A组达76.91%,高于B组(70.06%),差异有显著性(P<0.05)。A组和B组的胚胎种植率分别为18.91%和19.11%,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注射hCG后37~48h期间行ICSI,穿刺时间不影响受精率和卵裂率。在注射hCG后37~40h行ICSI可提高优质胚胎率,但对胚胎种植率无明显影响。
- 黄仲英李尚为马黔红樊伟李蕾
- 关键词:体外授精胚胎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