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丽琴
- 作品数:8 被引量:30H指数:4
- 供职机构:大理学院基础医学院病原与媒介生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科技创新强省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了解云南省横断山区柏氏禽刺螨的地域及生境分布、优势宿主及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等。方法选取云南省5个地理小区中的28个县(市)进行现场调查,每个小区按室内和室外两种生境诱捕小兽并采集体表革螨,70%乙醇固定,Hoyer液封片后于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种类。用负二项分布K值、聚块性指标m*/m、Taylor幂法则和Iwao模型法综合分析柏氏禽刺螨的空间格局。结果在捕获的11560只小兽(隶属于3目4科8属15种)体表共采集到柏氏禽刺螨3339只,28个县(市)中有21个县(市)采集到该螨,主要分布于西南区(占90%以上),室内(2914只,占87.27%)明显高于室外(425只,占12.73%)。在15种宿主中,90%的柏氏禽刺螨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体表,为该螨的优势宿主。经聚集强度指标测定和回归分析均判定该螨为聚集分布。结论柏氏禽刺螨是云南省境内的广布种,主要寄生于褐家鼠和黄胸鼠等家鼠体表,其在主要宿主动物之间的分布呈聚集分布格局。
- 黄丽琴郭宪国任天广王乔花吴滇闫毅
- 关键词:蜱螨亚纲种群生态学
- 中国云南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结构和空间分布(英文)被引量:4
- 2009年
- 寄生在小兽体表的革螨可能是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和立克次体痘等人兽共患病的媒介。本文报道了云南省28个县(市)小兽体表革螨的野外调查结果,运用物种数、平均丰富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对小兽寄生革螨的群落特征和沿环境梯度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并用系统聚类分析法(SPSS 16.0软件)对18种主要小兽的革螨群落相似性进行了比较。在云南省28个县(市)共捕获到小兽14 544头,隶属于5目(啮齿目、食虫目、攀鼩目、兔形目、食肉目)10科35属67种,在捕获的小兽体表采集到革螨80 791头,经鉴定属于10科33属112种。结果分析表明:主要的宿主动物为黄胸鼠Rattus tanezumi、齐氏姬鼠Apodemus chevrieri和大绒鼠Eothenomys miletus;纳氏厉螨Laelapsnuttalli、毒厉螨L. echidninus和贵州厉螨L. guizhouensis为革螨的优势种。齐氏姬鼠A.chevrieri、社鼠N.confucianus和黄胸鼠R. tanezumi体表寄生的革螨种类最多;臭鼩鼱Suncus murinus、齐氏姬鼠A. chevrieri和灰麝鼩Crociduraattenuata的革螨群落多样性最高。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革螨群落的相似程度与相应小兽的亲缘关系及所处生态环境的相似性是基本一致的,分类地位和生境选择相似的小兽,它们的革螨群落也被聚为一类。革螨物种数沿纬度梯度的水平分布呈现两个峰值,最大峰值出现在25°~26°N之间;沿海拔梯度的垂直分布呈单峰分布格局,峰值在海拔2 000 ~2 500 m之间。革螨和小兽的多样性沿纬度梯度和海拔梯度的空间分布趋势也均表现出随着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峰值分别出现在北纬25°~27°N和海拔2 000 ~2 500 m之间。结果提示云南革螨群落种类丰富,多样性高。云南革螨物种数和多样性的分布格局可能直接受到古北和东洋两区系边缘效应的影响。
- 黄丽琴郭宪国吴滇王乔花
- 关键词:革螨小兽群落结构聚类分析
- 寄生虫与宿主的协同进化关系被引量:7
- 2009年
- 寄生虫与宿主是一个特殊的协同进化系统,寄生虫与宿主之间的协同进化体现在寄生虫选择宿主的特异性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相互适应性和共物种形成。该文从协同进化的概念类型、研究方法以及遗传学、免疫学等方面就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探讨,并简要阐述了国内主要体表寄生性节肢动物及其宿主之间的协同进化关系。
- 黄丽琴郭宪国
- 关键词:协同进化寄生虫宿主
- 肾综合征出血热媒介革螨及其宿主动物研究进展被引量:10
- 2010年
- 关于螨媒传播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争论的焦点。我国学者在大量野外调查和实验研究的基础上,证明我国HFRS螨媒的存在及其可能作用。该文就媒介革螨传播姬鼠型和家鼠型HFRS从流行病学、实验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证据及其宿主动物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黄丽琴郭宪国
- 关键词:肾综合征出血热革螨宿主动物
-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98例菌痢患者被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给予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2.5g,静脉滴注,2次/d;对照组48例,给予氨苄青霉素治疗,疗程均为3~5d。观察两组治愈率、发热及大便检验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临床治愈率100%,而对照组治愈率为7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5.6,P<0.01);观察组发热及大便恢复正常的时间也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疗细菌性痢疾临床疗效优于氨苄青霉素,可作为治疗细菌性痢疾的一线用药。
- 周东辉张群智黄丽琴
- 关键词:氨苄青霉素细菌性痢疾
- 中国云南小兽体表革螨多样性与生态分布
- 2010年
- 寄生在小兽体表的革螨是具有重要医学意义的节肢动物。本文用物种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主成分分析对云南省28县市5个动物地理小区小兽体表革螨的生态分布和多样性进行了比较分析。捕获的14544头小兽隶属于10科35属67种,共采集到革螨80791只,经分类鉴定属于10科33属112种。结果表明横断山中部小区革螨和小兽的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均比其他动物地理小区的高。纳氏厉螨和毒厉螨是云南省的优势种和广布种,其生态分布和海拔没有明显的关系。与此相反,小兽宿主的分布因小区和海拔的不同而不同,黄胸鼠和褐家鼠主要分布于海拔1600m以下,而齐氏姬鼠、大绒鼠和中华姬鼠是海拔2600m以上的优势种。革螨和小兽的多样性表现出随海拔减少而降低的趋势。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宿主因素(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是影响革螨分布的主要因素,其次为降雨量和经度。云南省革螨的物种多样性与小兽的多样性密切相关。
- 黄丽琴郭宪国吴滇王乔花周东辉
- 关键词:蜱螨亚纲生态分布多样性革螨小兽
- 云南省医学革螨流行分布及群落特征研究
- 目的:系统研究小型哺乳动物(小兽)体表寄生的医学革螨在云南省不同地域的流行分布状况,并在此基础上进行革螨群落特征(革螨群落物种组成及物种多样性、群落基本结构、空间分布格局、小兽样本最小抽样量确定与群落内总物种数预测等)的...
- 黄丽琴
- 关键词:蜱螨亚纲小兽群落特征
- 我国医学革螨生态学研究概况被引量:8
- 2010年
- 医学革螨的生态学是医学蜱螨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指导螨媒疾病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医学意义。结合医学革螨的相关文献,从革螨生态学的个体、种群、群落3个不同组织层次探讨了我国医学革螨生态学的研究概况,以期对螨媒疾病的监测和控制提供指导。
- 黄丽琴郭宪国
- 关键词:蜱螨亚纲革螨生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