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鲁清

作品数:8 被引量:41H指数:5
供职机构:池州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手术
  • 2篇异丙酚
  • 2篇全麻
  • 2篇丙酚
  • 1篇低血压
  • 1篇胸腔
  • 1篇胸腔镜
  • 1篇胸腔镜手术
  • 1篇胸椎
  • 1篇胸椎旁神经阻...
  • 1篇修补术
  • 1篇血气
  • 1篇血气指标
  • 1篇血压
  • 1篇血液
  • 1篇血液动力
  • 1篇血液动力学
  • 1篇血液回收
  • 1篇血液稀释
  • 1篇炎症

机构

  • 8篇池州市人民医...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中医药大...

作者

  • 8篇鲁清
  • 5篇周孟虎
  • 2篇刘林
  • 2篇陈娟
  • 1篇汪丽华
  • 1篇方才
  • 1篇张惠
  • 1篇胡容峰
  • 1篇张靖
  • 1篇曹红娟

传媒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学...
  • 1篇解放军预防医...
  • 1篇中华麻醉学杂...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安徽医药
  • 1篇医学信息(手...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3
  • 2篇2008
  • 1篇200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前锯肌平面阻滞和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被引量:12
2023年
目的研究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手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及对疼痛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1月—2021年9月安徽省池州市人民医院60例接受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术中均接受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前,A组选择前锯肌平面阻滞,B组选择胸椎旁神经阻滞。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阻滞操作时间、阻滞起效时间、阻滞持续时间、生命体征、术后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疼痛因子、术后疼痛评分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A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6.67%,B组的麻醉优良率为93.3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麻醉平面、阻滞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阻滞操作时间缩短,阻滞持续时间延长。两组患者切皮前后收缩压、舒张压、心率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术后48 h内镇痛泵按压次数、术后舒芬太尼使用量较B组减少(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PGE2、IL-6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间静息、咳嗽状态下VAS评分结果:(1)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2)A组与B组的VAS评分有差异(P<0.05);(3)A组与B组的VAS评分变化趋势有差异(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锯肌平面阻滞与胸椎旁神经阻滞在胸腔镜手术中均可发挥良好的麻醉阻滞作用,有效维持术中生命体征稳定,但相比于胸椎旁神经阻滞,前锯肌平面阻滞可缩短阻滞时间,延长阻滞持续时间,有利于减少术后疼痛因子释放,达到良好的术后镇痛效果,还可减少术后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少。
鲁清程元骏周孟虎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
比较异丙酚注药速率及伍用麻黄碱对其注射痛和血压的影响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评估快速或慢速注射异丙酚以及配伍麻黄碱对异丙酚注射痛和诱导期血压的影响。方法90例ASAI~Ⅱ级拟全麻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S、R和E组)。S组患者预注利多卡因20mg,然后以1ml/5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缓慢注射);R和E组未注利多卡因并以10ml/5s的速度静注异丙酚(快速注射),且E组患者在在静注异丙酚前预注10mg麻黄碱。评估三组患者的异丙酚注射痛并比较异丙酚注射前后的血压。结果三组患者麻醉诱导后均出现血压明显下降,但E组的血压下降明显少于S组和R组(P<0.05)。R组和E组的异丙酚静脉注射痛发生率明显低于S组(P<0.05),E组的注射痛发生率也明显低于R组(P<0.05)。结论缓慢注射异丙酚不能防止低血压;快速注射异丙酚可以减轻其注射痛;快速注射异丙酚并伍用麻黄碱既可减轻注射痛又能预防低血压。
鲁清包明胜周孟虎胡容峰
关键词:异丙酚低血压麻黄碱
柱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联合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的效应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评价脊柱手术患者急性高容量血液稀释(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白体血液回收的效应。方法择期行脊柱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n=15):控制性降压联合自体血液回收组(I组)和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组(Ⅱ组),Ⅱ组手术前输注6%羟乙基淀粉130/0.4(10ml/kg)和复方乳酸钠林格氏液10ml/kg,速率为30ml/min。2组均在手术开始后静脉输注尼卡地平行控制性降压,速率为1.0~6.0μg·kg^-1·min^-1,在10~15min使MAP降至65~70mmHg,直至脊柱内固定安器安装完毕。2组术中均行自体血液回收,于脊柱内固定器安装完毕后回输。术中持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参数.记录术中异体输血情况、尿量及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组术中HR和CVP均保持稳定。与l组比较,Ⅱ组术中异体输血免除率升高,异体输血量减少(P〈0.01),术中回收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量增多(P〈0.01),术后引流量、异体输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未见心、脑、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结论脊柱手术患者AHH联合控制性降压及自体血液回收可减免异体输血。
周孟虎包明胜刘林鲁清方才
关键词:血液稀释降压自体矫形外科学
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血液动力学变化比较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比较依托咪酯与异丙酚用于老年患者全麻诱导期间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方法选择年龄在60~75岁、ASAⅠ~Ⅱ级的择期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手术的老年病人40例,随机分为E、P两组(各20例)。E组: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6mg·kg^-1、芬太尼4μg·kg^-1、阿曲库铵0.6mg·kg^-1、依托咪酯0.3mg·kg^-1;P组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6mg·kg^-1、芬太尼4μg·kg^-1、阿曲库铵0.6mg·kg^-1、异丙酚0.5mg·kg^-1。结果E组诱导后2min血压及脉率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P组诱导后2min血压及脉率较麻醉前下降明显(P〈0.05)。插管后2min与诱导后2min相比,二组SBP上升明显(P〈0.01~0.05),E组DBP和HR明显上升(P〈0.05)。结论依托咪酯有益于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尤其利于老年患者,但在抑制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应方面明显弱于异丙酚。
包明胜鲁清
关键词:依托咪酯异丙酚老年患者血液动力学
七氟烷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的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 观察七氟烷用于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血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40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均分为丙泊酚组(P组)和七氟烷组(S组),P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复合丙泊酚4~6 mg·kg-1·min-1维持麻醉;S组持续泵注瑞芬太尼0.2 μg·kg-1·min-1,持续吸入七氟烷2% ~3%,两组术中均维持平均动脉压(MAP)为65~75 mm Hg.记录降压前(T1)、降压后5 min(T2)、降压后30 min(T3)、手术结束时(T4)及手术结束后5 min (T5)时的MAP、心率(HR),并记录术毕睁眼时间、苏醒拔除气管导管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观察有无呼吸抑制、嗜睡、躁动、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并根据Fromme术野质量评分组表进行术野评分.结果 与T1相比,两组组内MAP(F=73.68)、HR(F=24.60)在其它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各时点MAP(t=0.90)、HR(t=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除气管导管时间(t=0.44)、手术时间(t=1.23)、术野质量评分(t=0.43)、术中出血量(t=0.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鼻内镜全麻手术中应用七氟烷静吸复合瑞芬太尼控制性降压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张惠陈娟刘林鲁清
关键词:内窥镜检查七氟烷丙泊酚瑞芬太尼
右美托咪定经鼻腔黏膜给药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血气指标及拔管质量的影响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经鼻腔黏膜给药对小儿腹腔镜疝修补术围术期血气指标及拔管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4月我院拟行腹腔镜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Dex 1组(n=27)和Dex 2组(n=27)。比较三组患儿术前、气腹后5 min以及放气后30 min动脉血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和pH值;比较三组患儿使用Dex前(T0)、Dex用药30 min后(T1)、手术开始3 min(T2)和手术结束3 min(T3)时血氧饱和度(SpO_(2))、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比较三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拔管质量、躁动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气腹后5 min PaO_(2)、pH、PaCO_(2)分别为(73.16±7.45)mm Hg、7.21±0.06、(45.16±5.96)mm Hg;Dex 1组和Dex 2组气腹后5 min PaO_(2)分别为(78.46±6.64)mm Hg、(79.43±6.51)mm Hg,pH分别为7.38±0.10、7.49±0.08,均较对照组升高,PaCO_(2)分别为(40.14±4.19)mm Hg、(37.06±4.32)mm Hg,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Dex 2组气腹后5 min pH高于Dex 1组,PaCO_(2)低于Dex 1组(P<0.05)。Dex 1组和Dex 2组T1、T2、T3时HR、MAP降低(P<0.05);Dex 2组T1、T3时HR低于Dex 1组,T1时MAP低于Dex 1组(P<0.05);Dex 1组和Dex 2组T1、T2、T3时HR、MAP均较T0时降低(P<0.05)。对照组拔管评分和躁动评分分别为(4.51±0.95)分、(13.25±2.59)分,Dex 1组拔管评分和躁动评分分别为(2.93±1.03)分、(9.27±2.23)分,Dex 2组拔管评分和躁动评分分别为(2.15±1.14)分、(6.38±2.62)分,与对照组比较,Dex 1组和Dex 2组拔管评分和躁动评分降低,且Dex 2组低于Dex 1组(P<0.05)。三组患儿苏醒时间、拔管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腔黏膜给予Dex,可有效改善行腹腔镜疝修补术患儿围术期呼吸循环功能,减轻拔管应激反应和苏醒期躁动反应,且不延长拔管时间,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
鲁清陈娟汪丽华周孟虎
关键词:腹腔镜疝修补术血气指标小儿
100例全麻下喉罩置入方法
2008年
包明胜周孟虎鲁清曹红娟
关键词:全麻喉罩置入方法
结合复合炎症-免疫反应评分的人工智能模型评估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开发一种基于复合炎症-免疫反应评分的机器学习(machine learning,ML)模型,预测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POD)风险。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2年7月的293例脊柱手术患者,以3∶2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和测试组。收集术前8种全身炎症-免疫反应标志物及一般临床资料。使用最小绝对值收敛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value convergence and selection operators,LASSO)算法所得的回归系数构建复合炎症-免疫反应评分(complex inflammation-immune response score,CIIRS)。通过LASSO算法筛选出脊柱手术患者POD风险变量并基于此构建10种ML模型。SHAP(SHapley Additive exPlanations)用于模型可视化解释。结果293例患者中,59例出现POD(20.1%)。基于NLR水平×0.537+PLR水平×0.009+MLR水平×0.168-HRR水平×1.548+MHR水平×0.954+CAR水平×6.166的CIIRS具有较高诊断脊柱手术患者POD能力[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95%CI):0.936(0.904~0.962)]。LASSO算法确定年龄、吸烟、手术时间和CIIRS与脊柱手术患者POD风险相关(P<0.05)。10种ML算法中,训练组与测试组均证实XGBoost的精确-召回曲线(precision-recall curve,PRC)、精确-召回收益曲线(precision-recall gain curve,PRGC)和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ecipient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值处于最高,诊断性能最好。基于SHAP可视化XGBoost模型能降低脊柱手术患者POD假阳性率。结论基于年龄、吸烟、手术时间和CIIRS的XGBoost模型对预测脊柱手术患者POD具有极高诊断性能。模型的SHAP可视化能实现高准确率的POD风险分层,指导医护人员完善患者围术期诊疗策略。
汪瑜朱爱满鲁清张靖
关键词:脊柱疾病炎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