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航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首都特色临床医学应用发展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点眼
  • 1篇电脑验光
  • 1篇多焦
  • 1篇多焦点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眼科
  • 1篇眼科临床
  • 1篇眼科临床应用
  • 1篇验光
  • 1篇验光仪
  • 1篇少年
  • 1篇生物信息
  • 1篇生物信息学
  • 1篇生物信息学分...
  • 1篇视网膜
  • 1篇视网膜病
  • 1篇视网膜病变
  • 1篇通路
  • 1篇投药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

作者

  • 4篇魏航
  • 3篇李岩
  • 2篇赵明威
  • 2篇曲进锋
  • 1篇徐秀兰
  • 1篇刘国栋
  • 1篇李宏彦
  • 1篇潘中婷

传媒

  • 2篇中国眼镜科技...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眼科医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在眼科临床应用的差异比较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研究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三者在成人近视验光中所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的差异。方法:连续收集眼科门诊排除眼部疾病的128例成年患者(256眼)进行电脑验光、检影验光以及综合验光仪主觉验光。将3种验光方法测得的球镜屈光度、柱镜屈光度和散光轴位等数据采用SSPS13.0统计软件进行最小显著差数法(LSD)分析。结果:在球镜屈光度检测方面,电脑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5.3531±0.2343)与检影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3721±0.4882)、主觉验光测得的球镜屈光度(3.4989±0.2879)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但是检影验光与主觉验光所测球镜屈光度无显著差异;柱镜屈光度及散光轴位三者所测值之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成人近视验光中,电脑验光提供的屈光度与检影验光、主觉验光提供的屈光度存在显著差异,在临床应用中不能够取代传统的检影验光。
李岩魏航
关键词:电脑验光检影验光综合验光仪
基于文本挖掘数据库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免疫反应核心基因与关键通路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022年
目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筛选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免疫反应过程中的核心基因与关键通路。方法通过文本挖掘数据库pubmed2ensembl检索dry AMD和immune reaction的基因数据集。利用GeneCodis工具依次进行基因本体数据库(GO)功能富集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应用基于互联网的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关系,并应用Cytoscape软件的CytoHubba及分子复合物检测插件(MCODE)功能分别筛选PPI网络中的枢纽基因及显著基因模块,再通过DAVID数据库平台筛选出相关枢纽基因及基因模块,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结果通过文本挖掘,获得了与干性AMD相关的47个基因,与免疫反应相关的2410个基因,其中与两个关键词均相关的基因31个。经GO功能富集及KEGG信号通路富集,得到66个显著富集的信号通路,共包含22个基因。经Cytohubba筛选,分数值排名前10的枢纽基因依次为白细胞介素(IL)10、趋化因子8(CXCL8)、肿瘤坏死因子(TNF)、IL18、IL6、肿瘤蛋白P53(TP53)、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抑制剂1A(CDKN1A)及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从PPI网络MCODE功能筛选出1个显著基因模块,包含IL10、CXCL8、TNF、IL18及IL6等5个与枢纽基因相重合的基因。GO分析显示显著基因模块的生物过程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细胞对脂多糖反应及2型免疫反应等;KEGG通路分析显示主要涉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信号通路、炎症性肠病、哮喘、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同种异体移植物排斥反应等信号通路。结论文本挖掘结合生物信息分析筛选出与干性AMD免疫反应过程相关的1个核心基因模块和5个关键信号通路,可为其治疗提供潜在靶点。
魏航赵明威曲进锋
关键词:免疫反应核心基因信号通路生物信息学
低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回顾性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对比观察30%、50%剂量维替泊芬光动力疗法(PDT)治疗急性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SC)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队列病例研究.2007年3月至2013年8月行30%、50%剂量维替泊芬治疗的急性CSC患者88例92只眼纳入研究.患眼均行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统计时转换为最小分辨角对数(LogMAR)视力;间接检眼镜、彩色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吲哚青绿血管造影、频域光相干断层扫描(SD-OCT)检查.92只眼中,50%剂量49只眼(50%剂量组);30%剂量43只眼(30%剂量组).两组患者平均年龄(t=-1.45)、性别(x2=0.011)、眼别(x2=2.140)、平均logMAR BCVA(t=-0.40)、平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平均浆液脱离最高处视网膜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斑大小(t=-2.8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随访6~6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7.16±11.30)个月.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BCVA变化;根据SD-OCT检查结果,评定治愈率、复发率、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和浆液脱离最高处视网膜厚度变化.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治疗光斑与治疗结局的关系.结果 30%剂量组43只眼中,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31只眼,治愈率72.09%;50%剂量组49只眼中,视网膜下液完全吸收47只眼,治愈率95.92%.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077,P=0.02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分组和光斑大小对患者治愈结局的影响呈显著负相关(比值比>1,P=0.040).随访时间12个月以上者,50%剂量组logMAR BCVA优于30%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治疗后3、6、12个月及以上,50%剂量组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30%剂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0.060、0.082、0.067).两组浆液脱离最高处视网膜厚度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剂量组治�
潘中婷赵明威董冲亚曲进锋李宏彦魏航李岩刘国栋徐秀兰
关键词: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光敏感药光化学疗法
渐进多焦点眼镜防治青少年近视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研究渐进多焦点眼镜对防治青少年近视的疗效。方法:将8~12周岁无角膜接触镜、双光眼镜或渐进多焦眼镜配戴史,无斜视的近视患者112例随机分成两组。进行规范验光后对照组配戴普通近视眼镜、研究组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以12个月复查结果为标准进行统计。结果:对照组共有95只眼(91.3%)近视屈光度增加,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67±0.36D;研究组共有84只眼(77.8%)近视屈光度增加,近视度数平均上升0.34±0.28D。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对控制青少年患者近视度数的加深发展有一定作用。
李岩魏航
关键词:渐进多焦点眼镜青少年近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