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巍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羊水
  • 2篇孕中
  • 2篇孕中期
  • 2篇生化物质
  • 1篇早产
  • 1篇知晓
  • 1篇知晓率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乳腺癌筛查
  • 1篇自然临产
  • 1篇卫生机构
  • 1篇卫生需要
  • 1篇卫生资源
  • 1篇腺癌
  • 1篇临产
  • 1篇母血
  • 1篇基层妇幼保健
  • 1篇基层医疗卫生...
  • 1篇疾病预防

机构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魏巍
  • 2篇黄醒华
  • 2篇韩历丽
  • 1篇张月
  • 1篇张妍
  • 1篇沈洁

传媒

  • 2篇北京医学
  • 1篇中华医院管理...
  • 1篇中国妇幼健康...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TOPSIS法的北京市基层妇幼保健服务能力评价
2024年
目的综合评价北京市各区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状况,为促进北京市妇幼健康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北京市16个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中心卫生院作为调查对象,围绕基层妇幼保健服务需要、资源和利用3个维度(9项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数据调查时间范围为2021年1—6月;采用TOPSIS法和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综合评价各区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结果纳入北京市16个区303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TOPSIS法分析,基层妇幼保健服务需要量最低的为延庆区(C=1.000),资源最充足的是西城区(C=0.993),服务利用情况最好的为海淀区(C=0.750);经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分析,除了西城区(C型)、丰台区(D型)、顺义区(E型)和大兴区(B型)外,朝阳区、海淀区和通州区等12个区的基层妇幼保健服务需要量、卫生资源投入量和卫生服务利用量保持相对平衡(A型或H型)。结论北京市12个区的基层妇幼保健服务的供需相适应,但西城区、丰台区、顺义区和大兴区的基层妇幼保健服务需要、资源和利用之间尚未平衡,有待进一步完善。
鲍成臻魏巍韩历丽
关键词:妇幼保健卫生需要卫生资源TOPSIS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孕中期羊水中生化物质与妊娠结局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孕中期羊水中生化物质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133例孕16~24周的单胎孕妇,常规羊膜腔穿刺抽取羊水3ml,测定其葡萄糖、C-反应蛋白、瘦素、甲胎蛋白与α1-抗胰蛋白酶的含量,并观察妊娠结局。结果孕中期羊水中葡萄糖含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正相关(r=0.182,P=0.04),以羊水葡萄糖含量﹥2.7mmol/L为临界值,预测巨大儿发生的敏感性为53.8%,特异性为67.8%。早产组孕中期羊水α1-抗胰蛋白酶含量[(1901.36±914.87)μg/ml]明显高于足月分娩组[(1025.03±656.94)μg/ml](P=0.006)。ROC曲线分析表明以羊水α1-抗胰蛋白酶值﹥1245μg/ml为临界值,预测早产发生的敏感性为80%,特异性为72%,相关分析表明孕中期羊水α1-抗胰蛋白酶含量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线性负相关(r=-0.255,P=0.022)。结论孕中期羊水中葡萄糖、C-反应蛋白、瘦素和甲胎蛋白不能作为预测早产和胎膜早破的指标,孕中期羊水中葡萄糖、C-反应蛋白、瘦素不能作为预测糖代谢异常和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指标,孕中期羊水α1-抗胰蛋白酶可作为预测早产的特异性指标。
魏巍黄醒华
关键词:生化物质羊水孕中期
孕中期羊水及母血中的生化物质与早产的关系被引量:2
2008年
国内外早产的发生率基本稳定在5%~15%,此比例在过去20年中保持不变,并未因对早产的认识加深而下降。随着助孕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早产发生率甚至呈上升趋势。早产分为自然早产和干预性早产,前者是指自然临产和胎膜早破时发生的早产,后者是指产妇并发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及妊娠而致早产者,占早产总数的1%~3%。合并胎膜早破的早产与自然早产发生的机制不同,不应与自然临产的早产同样对待。
魏巍黄醒华
关键词:干预性早产生化物质孕中期母血羊水自然临产
2011至2020年北京市妇女乳腺癌筛查状况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分析北京市2011年至2020年适龄妇女免费乳腺癌筛查数据,了解北京市乳腺癌筛查效果及潜在意义。方法分析北京市两癌筛查信息系统中5个周期(2011年至2020年)内共16个区上报的免费乳腺癌筛查数据,比较各筛查周期的筛查覆盖率、乳腺癌筛查知识知晓情况和乳腺癌及癌前病变检出情况。结果北京市5个周期的乳腺癌筛查覆盖率由20.24%下降至13.06%(Z=-213.54,P<0.001);乳腺癌筛查知识的总知晓率水平保持在95%以上,但核心区及生态涵养区以部分知晓率提高为主,而全知晓率占比较低;乳腺癌检出率由第一周期的28.54/10万上升至第五周期的82.41/10万(Z=10.00,P<0.001),且该趋势在各板块间保持一致;而癌前病变检出率在前四个周期中逐步下降,但第五周期检出率显著提高至20.66/10万(χ^(2)=67.40,P<0.001)。根据TNM分期计算的早期乳腺癌占比为76.42%~82.62%。结论北京市2011至2020年五个周期的乳腺癌、癌前病变检出率显著提高,但仍存在筛查覆盖率和全知晓率不足、各区筛查知识普及疾病检出水平不均衡等问题。
魏巍张妍张月沈洁鲍成臻韩历丽
关键词:乳腺癌知晓率疾病预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