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魏健

作品数:8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医科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新生儿
  • 3篇胆汁
  • 3篇胆汁酸
  • 3篇血清
  • 3篇总胆汁酸
  • 2篇细胞
  • 2篇儿童
  • 2篇川崎
  • 2篇川崎病
  • 1篇胆汁酸测定
  • 1篇新生儿败血症
  • 1篇新生儿胃食管...
  • 1篇血清诊断
  • 1篇血清总胆汁酸
  • 1篇血细胞
  • 1篇血液
  • 1篇药动学
  • 1篇药动学研究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动力学

机构

  • 8篇浙江医科大学
  • 2篇嘉兴市第二医...

作者

  • 8篇魏健
  • 3篇沈健
  • 1篇俞锡林
  • 1篇宋华
  • 1篇宋宋
  • 1篇汤永民
  • 1篇厉矞华
  • 1篇林道隆
  • 1篇汤宏峰
  • 1篇任鼎泰
  • 1篇梁黎
  • 1篇汪天林
  • 1篇程永樟
  • 1篇滕懿群
  • 1篇石桂枝
  • 1篇郭淑芬
  • 1篇叶瑞云
  • 1篇徐淑芝
  • 1篇欧弼悠
  • 1篇梁文权

传媒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2篇1995
  • 1篇1990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被引量:3
1995年
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林道隆,魏健,汤宏峰家族性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FamilialHemophagocyticlymphohistiocytosis,FHL)是一种少见病。国内仅1982年报告3例 ̄[1].国外近4年已报告11...
林道隆魏健汤宏峰
关键词:淋巴疾病噬血细胞家系
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76例误诊分析
1997年
我院新生儿病房自1990~1995年共收治误诊又内科疾病的新生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76例,全部经手术确诊。为提高早期诊断正确率,现将其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总结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60例,女16例,男:女为3.75:1。胎龄37周以下14例,37~42周60例,42周以上2例。出生体重1500克及以下2例,1501~2500克16例,2501~4000克55例,4000克以上3例。发病日龄1天以内28例,1~5天8例,6~10天7例,11~15天14例,16~20天15例,10天以上4例。 2.临床表现:所有病例均有呕吐,其中非胆汁性呕吐41例,胆汁性呕吐35例。8例曾呕吐咖啡色样物。每日呕吐次数5次以下8例,5~10次26例,10次以上42例。腹胀39例,其中上腹局限性腹胀22例。
魏健欧弼悠
关键词:消化道畸形先天性畸形误诊新生儿
川崎病患儿胆汁酸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8年
目的:探讨川崎病血清总胆汁酸(TBA)变化及其与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方法:对58例确诊为川崎病患儿及3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检测。结果:急性期TBA明显升高(P<001),14例(2414%)患儿TBA>20μmol/L;恢复期TBA降至正常,与对照组比较P>005;5例TBA>80μmol/L的患儿中,有2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TBA与TB、ALT、CRP存在相关性。结论:TBA升高的原因不明,可能与细胞因子激活后促进胆固醇合成TBA增加及TBA排泌受阻有关。
滕懿群石桂枝魏健
关键词:总胆汁酸川崎病儿童血清诊断
24小时食管pH监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被引量:3
1996年
对 12例疑诊为胃食管反流(GER)的新生儿进行 24 h食管内pH监测,6例无症状新生儿作对照,结果提示7例为生理性反流,5例为病理性反流,与钡餐诊断极不一致。认为利用钡餐检查诊断新生儿GER应慎重,24h食管内pH监测是诊断新生儿GER的较理想检查方法,并阐述了建立我国新生儿食管内pH监测正常值范围的必要性。
江米足沈健汪天林梁黎魏健叶瑞云
关键词:胃食管返流PH监测新生儿
新生儿氨茶碱药动学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本文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测定12例新生儿血中茶碱浓度,氨茶碱剂量按5mg/kg恒速静脉滴注。经时采样,测得数据,经分析药时曲线拟合呈一室模型,平均清除速度常数0.037±0.008h ̄(-1),平均消除半衰期19±4h,平均表观分布容积0.82±0.14L/kg,平均清除率30±5ml/(h·kg)。消除半衰期最大相差2.1倍,显示明显个体差异。
王珏任鼎泰宋宋沈健魏健梁文权
关键词:氨茶碱药物动力学新生儿
新生儿败血症血清总胆汁酸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1997年
为探讨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总胆汁酸(TBA)的改变,以及与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的关系,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对77例确诊为新生儿败血症的患儿进行血清TBA、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γ-谷丙酰转肽酶(γ-GT)的测定,并对血清TBA增高的患儿作恢复期复查。结果:败血症非休克组和败血症休克组血清TBA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均<0.01);败血症休克组血清TBA明显高于非休克组(P<0.05);败血症经有效治疗后血清TBA显著下降(P<0.01)。但血清TBA与ALT、TB、γ-GT之间无相关性(P均>0.05)。提示:新生儿败血症血清TBA水平明显增高,恢复期迅速下降。血清TBA升高的程度与病情密切相关。
魏健沈健
关键词:败血症总胆汁酸血液新生儿
细胞表面标记分析对小儿白血病疑难病例的诊断意义
1990年
用单克隆抗体对83例初诊为急性白血病(急白)患儿的白血病细胞进行表面标记分析,发现9例形态学与免疫学分型诊断不一致,其中3例形态学诊断为ALL中,2例属于淋或T-髓系双表型急白,1例为极低分化型ANLL;形态学分类属于AUL的5例中,1例为AMKL,4例为AML,其中3例可能为定向于单核系的未分化型AML;形态学疑为肿瘤骨髓转移的1例,也证实是AML。作者认为细胞表面标记分析在小儿急白疑难病例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汤永民郭淑芬徐淑芝宋华魏健俞锡林程永樟厉矞华
关键词:白血病细胞表面标记儿童
川崎病血清总胆汁酸水平研究被引量:1
1998年
为探讨川崎病血清总胆汁酸(totolbileacids,TBA)变化以及与总胆红素(TB)、丙氨酸转氨酶(ALT)、C-反应蛋白(CRP)之间的关系,本文对58例确诊川崎病患儿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急性期TBA明显升高(P>0.01),24.14%的患儿TBA>20μmol/L,恢复期降至正常(P>0.05),5例TBA>80μmol/L的患者中,有2例合并冠状动脉扩张。TBA与TB、ALT、CRP存在相关性。
石桂枝滕懿群魏健
关键词:总胆汁酸川崎病血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