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骨折
  • 3篇血流
  • 3篇血流量
  • 3篇肢体
  • 3篇胫骨
  • 3篇局部血流
  • 3篇局部血流量
  • 2篇愈合
  • 2篇肢体延长
  • 2篇手术
  • 2篇跟骨
  • 2篇骨延长
  • 2篇骨延长区
  • 2篇骨愈合
  • 1篇选择性手术
  • 1篇治疗儿童
  • 1篇手法
  • 1篇手术禁忌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北京丰台右安...

作者

  • 9篇高质钢
  • 3篇李起鸿
  • 1篇刘凤歧
  • 1篇谢洪峰
  • 1篇薛静
  • 1篇汪伟
  • 1篇刘强
  • 1篇颜昌义
  • 1篇张小东
  • 1篇雍宜民
  • 1篇徐学军
  • 1篇李潺
  • 1篇张浩
  • 1篇李海
  • 1篇李向飞

传媒

  • 2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解剖与临床
  • 1篇中国骨与关节...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 1篇1999
  • 1篇1997
  • 3篇199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被引量:23
2004年
目的介绍'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的方法.方法1997年2月~2002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31例34足跟骨骨折患者,均为男性,年龄7~50岁,平均32岁;左足12例,右足16例,双足3例;均为坠落伤.按Essex-Lopresti分型:距下关节外骨折10足,其中结节型3足,跟骨体粉碎型7足;距下关节内骨折24足,其中外侧关节面塌陷型19足,粉碎型5足.术前Bohler角为0°~15°,平均5°.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1足跟骨骨折得到复位,足弓及跟骨高度恢复正常,跟骨横径得到矫正,Bohler角为15°~40°,平均25°.患者住院时间5~10d,平均7d.骨外固定架使用时间4~12周,平均8周.2~4.5个月后恢复行走.骨折愈合时间1~3个月,平均2.5个月.无一例发生跟骨高度丢失、骨感染、骨坏死及骨不连.按Fernandez标准评定:优15足,良16足,差3足;优良率为91%.结论'U'形外固定架结合闭合手法复位治疗跟骨骨折,以超踝关节牵伸和固定克服了跟腱挛缩导致的骨折移位,保持了跟骨高度及足部正常的解剖关系,避免了切开复位内固定易产生的伤口并发症.
高质钢张浩薛静李海颜昌义汪伟张小东刘凤歧
关键词:闭合手法复位跟骨骨折
不同延长速度对延长肢局部血流量及骨愈合的影响被引量:34
1997年
延长速度是肢体延长术的基本问题之一,其对延长肢局部血流量及延长区骨愈合质量有很大的影响。50只兔行左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术,通过对延长肢局部血流量的测定、延长区X线、组织学检查及力学扭转测试,观察1mm/d、2mm/d和3mm/d(A、B、C三组)三种不同延长速度对延长肢局部血流量及骨再生修复过程的影响。结果提示,延长后A组血流量平均减少约5%,2小时后恢复正常;B组减少30%,恢复正常时间超过12小时;C组减少50%,延后24小时仍不能完全恢复正常水平。延长过程中,A组骨膜基本完整,新骨生成早、成熟快,膜内成骨与软骨成骨两种成骨方式同时存在;B组成骨方式类似A组,但新骨生成晚、成熟慢;C组骨膜断裂,X线片始终未见骨膜成骨影,组织学检查发现其成骨方式仅为软骨内成骨。B组与C组牵伸过程中,延长区内均见大片出血灶。作者认为,延长速度是决定延长肢局部血流量和骨愈合质量的关键因素。血管、骨膜及新生修复组织对1mm/d缓慢逐渐延长有很强的生物学适应能力,其低牵张力有利于各组织随骨延长同步增殖生长。
高质钢高质钢
关键词:肢体延长血流量骨愈合
外固定架治疗血友病股骨干骨折的围手术期护理
2005年
李向飞李潺高质钢徐学军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围手术期护理外固定架治疗选择性手术手术禁忌凝血机制
肢体不同延长速度对局部血流量的影响被引量:3
1992年
本文报告20只兔胫骨以不同速度延长时用末梢微循环测定系统动态连续监测局部血流量变化的结果,发现一次延长>1 mm时,局部肌肉血流量开始急骤下降,恢复延长前血流量所需的时间>8 h。作者认为肢体的血管、肌肉等组织对1 mm/次/d延长速度有相当大的生物适应性。延长速度>1 mm/次/d易造成局部血流量大幅度减少。延长肢肌肉萎缩、肌力减弱可能与血流量减少有关。
高质钢李起鸿丁珍明杨恒文
关键词:骨病手术胫骨
U形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跟骨粉碎性骨折被引量:1
2004年
刘体康高质钢
关键词:儿童跟骨粉碎性骨折骨骺
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膝关节侧后方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髁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侧后方入路治疗12例胫骨平台后髁骨折。后内侧入路经由半腱肌、半膜肌和腓肠肌内侧头间隙显露后内侧髁,后外侧入路自腘肌和比目鱼肌间隙分别显露后外侧髁。采用3.5mmT形钢板或有限接触加压钢板于胫骨后内或后外侧固定骨块。结果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6个月。依据Hohl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优11例,良1例。结论采用侧后方入路可充分暴露胫骨后平台,直视下方便复位和固定,有利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良好。
刘强谢洪峰高质钢雍宜民
关键词:胫骨平台后髁骨折钢板固定
延长速度对骨延长区修复组织的影响被引量:4
1999年
延长速度是肢体延长术基本问题之一,它对骨延长区修复组织有很大的影响。36只兔行左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通过组织学检查,观察1mm/d、2mm/d和3mm/d(A、B、C3组)3种不同延长速度对延长区骨修复组织的影响。结果发现,A组延长区修复组织细胞生长活跃,骨细胞演化过程未受明显阻碍。B、C2组延长区修复组织内创伤反应大,牵伸过程中延长区内出现大片出血灶,同期骨修复组织成熟度不如A组。作者认为,延长速度是影响延长区修复组织骨演化过程关键因素之一,延长速度以每日1mm为宜,其低牵张力有利于骨细胞的演化及成熟。
高质钢李起鸿
关键词:肢体延长
不同速度延长对延长肢局部血流量及骨愈合的影响
高质钢
延长速度对兔胫骨延长区骨膜及成骨方式的影响被引量:1
1992年
本文报告30只兔胫骨上干骺端截骨延长的实验结果。作者通过X线和组织学检查方法观察了1mm/d、2mm/d及3mm/d 3种延长速度对延长区骨膜及成骨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以1mm/d速度延长时延长区骨膜不仅完整存在而且成骨活跃,且以膜内和软骨内成骨二种方式同时进行。提示缓慢牵伸时的低牵张力可以刺激骨膜迅速增殖而不致于在延长过程中被撕裂。
高质钢李起鸿毛小云
关键词:骨膜胫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