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驷超 作品数:8 被引量:19 H指数:2 供职机构: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特发性膜性肾病分期辨证论治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2025年 本综述论述了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病因病机,肺脾肾功能失调为根本病机,并将IMN从中医角度分期为水肿期(初期)、尿浊期(大量蛋白尿期)及癃闭关格期(肾衰竭期),综述了水肿期应补气利水、活血利水,尿浊期应祛风除湿、补益脾脏、补益肾脏,癃闭关格期注重脾肾双补,兼以活血解毒除湿的中医治疗研究进展,为IMN中医分期治疗提供依据,为临床提供参考。 于海艳 张守琳 刘美茜 马驷超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 利水消肿 补益脾肾 中西医结合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失眠症20例 被引量:2 2013年 失眠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可以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失眠症,指睡眠的始发和睡眠维持发生障碍,致使睡眠质量不能满足个体生理需要而明显影响患者白天活动的一种睡眠障碍综合征[1]。笔者用自拟宁神方配合血液灌流,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失眠症取得一定疗效。报告如下。 马驷超 卢山关键词:失眠 血液透析并发症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温补脾肾 化瘀利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022年 目的探讨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治疗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的疗效和机制。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选择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和住院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降脂等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治疗,口服中药汤剂,以金匮肾气丸、大黄虫丸为基础方加减。结果数据经统计分析显示,治疗后治疗组24 h UTP、Cr、BUN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ALB、尿量均较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24 h UTP、Cr、BUN有所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LB、尿量均较前减少,组间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6.67%(29/30)高于对照组66.67%(2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补脾肾、化瘀利水法能减轻脾肾阳虚夹湿瘀型糖尿病肾病水肿,延缓进入血液透析的时间。 崔雅斌 邹迪 付艳艳 马驷超 崔成姬关键词:温补脾肾 化瘀利水法 糖尿病肾病水肿 不同剂量肝素预冲对透析器凝血的影响 随着对透析患者的出血风险评估日益精确,对于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纯无肝素透析,时间过短,达不到透析效果,单纯用低分子肝素或者肝素抗凝透析时间延长但易增加出血风险,故临床上常用肝素预冲管路配合生理盐水冲管以延长透析时间,减少出血... 马驷超关键词:透析器凝血 补肾培元汤治疗慢性肾脏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020年 目的探讨补肾培元汤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9年7月长春中医药大学门诊及住院部就诊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用基础治疗+补肾培元汤口服,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尿毒清颗粒口服,均给药2个月。治疗前后分别观察患者症状、体征,检测血肌酐、尿素氮、血尿酸、24 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血常规及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并统计分析。结果治疗2个月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尿量、体质量及水肿积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量化积分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下降明显(P<0.05);治疗组SCr、BUN、MMP-9下降明显(P<0.05)。结论补肾培元汤可以明显降低CKD患者血尿、蛋白尿,降低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明显降低CKD患者MMP-9,其治疗CKD的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有关。 邹迪 张守琳 王贤雅 马驷超关键词:慢性肾脏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9 中医药疗法 高血压患者的三种麻醉诱导方法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2012年 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是全身麻醉过程中重要步骤。由于诱导时患者的镇静及麻醉药物本身引起的交感神经抑制,心肌抑制导致的血管扩张,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及插管后的插管反应引起的血压骤升,心率加快,使得整个血流动力学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变化。这对高血压患者尤其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来说更具有危险性。如何能既达到麻醉深度又使血流动力学平稳一直是麻醉学的热点问题。丙泊酚和七氟醚是常用的麻醉诱导药物,各自有其优缺点。本文尝试比较两种药物分别及联合使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诱导。并使用麻醉深度指数(CSI)对三种诱导过程进行监测。1资料与方法1. 卢山 李龙云 马驷超关键词:高血压患者 麻醉诱导方法 麻醉深度指数 心脑血管疾病 麻醉诱导药物 气管插管 糖尿病肾病证候要素提取及预后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提取糖尿病肾病(DN)的证候要素,研究证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证候要素提取,并统计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提取80例符合DN诊断标准的病例证候要素,其分布频率分别为气虚证(25.6%)>阴虚证(14.7%)>阳虚证(22.1%)>湿浊证(22.4%)>血瘀证(15.2%),其证型中主证气阴两虚证17例,脾肾气虚证12例,脾肾阳虚证51例为主,兼证:湿浊证42例,血瘀证28例。结论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中医证候主证由气阴两虚证向脾肾气虚证再由脾肾阳虚证进行演变,同时兼证中水湿向湿浊再由浊毒进行演变,其与主证的变化相关。其中气阴两虚证好转率为82.3%,脾肾气虚证好转率为33.3%,脾肾阳虚证好转率为23.5%,提示:随着DN疾病的发展,中医病机由气阴两虚证、脾肾气虚证,阴损及阳至脾肾阳虚证的发展演变规律,其中脾肾阳虚证预后最差,29.2%的患者转入血液透析。 崔成姬 崔雅斌 王文海 王银萍 付艳艳 马驷超 张守琳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证候要素 预后 消渴 水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