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术友
- 作品数:16 被引量:43H指数:3
- 供职机构:遵化市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甲下外生骨疣1例
- 2010年
- 马术友鲁锋
- 关键词:外生骨疣指(趾)甲
- 椎间孔镜与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 2020年
- 通过进行微创腰椎间孔镜手术与腰椎开窗外切口减压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临床疗效相关的比较;方法: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接受手术辅助治疗的临床病人对其划分为两组,每组临床病人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腰椎开窗减压内固定术治疗,实验组给予微创椎间孔镜微创外科治疗,对比两组病人手术情况及术后各指标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的手术情况及术后各项评分指标(ODI、JO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并且具有重要临床统计学事实意义(P<0.05);结论:通过微创椎间孔镜微创外科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在临床疗效上令人满意,值得研究推广应用。
- 李志国李大猛马术友魏宏坡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 锁骨钩钛板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2例
- 2011年
- 肩锁关节Ⅲ度脱位临床上常见,查体:锁骨外端隆起,往下推压出现反弹性琴键征(piano sign),琴键征阳性意味着肩锁关节完全脱位[1],笔者于2007年9月~2009年9月,使用锁骨钩钛板治疗TossyⅢ度肩锁关节脱位22例,治疗效果优良,报告如下.
- 马术友鲁锋王瑞久
- 关键词:肩锁关节脱位锁骨钩钛板手术内固定
- 不同固定方式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脊柱生物力学指标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用脊柱力学指标分析和比较前路内固定术和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疗效,以期得到更好的治疗急性脊柱创伤的方法。方法基于正常胸腰椎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创伤模型,在创伤模型中对比不同固定模式载荷下模型整体的变形和Von Mises应力。结果在中立位及前屈、左弯及右弯载荷下,前路内固定术的位移均小于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在后伸载荷下,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的位移均小于前路内固定术。在中立位及前屈、后伸、左弯及右弯载荷下,前路固定术的椎体应力均大于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术。结论前路内固定在增加椎体刚度方面有较好的效果,活动更加接近于正常;后路切开椎弓根内固定承受的应力较大,出现内固定断裂的概率也较大。
- 李大猛鲁锋田云李德广阎辉马术友
- 关键词:脊柱有限元模型生物力学应力
- 经皮前路螺钉内固定治疗新鲜齿状突骨折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经皮前路中空螺钉内固定治疗齿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9例成人新鲜型和浅型齿状突骨折患者经牵引骨折复位后在C型臂X线机监视前路经皮穿刺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9例患者内固定成功8例,失败1例改行外固定。未发生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与内固定有关的并发症2例均未影响骨折愈合。随访10个月~2年骨折均愈合,无术后并发症出现,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内固定失效。结论经皮前路齿状突螺钉内固定安全、有效、损伤小,较开放内固定更具优势。熟悉上颈椎解剖、严格掌握适应证、熟练的技术操作及良好的C型臂X线机监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 张海波张少华白新明孟亚强马术友
- 关键词:枢椎齿状突骨折螺钉
-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原因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漏诊原因及防范措施。方法回顾6例股骨干合并同侧隐匿性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结果和漏诊原因。结果 6例漏诊病例均与X线片未明确显示股骨颈骨折有关,但经早期正确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对传导暴力所致的股骨干中段骨折术前行薄层CT平扫及术前C型臂X线机透视、术中摄片可有效避免隐匿性股骨颈骨折漏诊。
- 张绍华马术友刘长宾张海波岳晓东
- 关键词: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隐匿性漏诊原因
- 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生物相容性被引量:2
- 2013年
- 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已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用于人体药物缓释材料。目的:研究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方法:采用熔融缩聚的方法制备聚癸二酸酐,将加替沙星与聚癸二酸酐充分混合,制成载药量20%的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药棒。切开6只新西兰大耳白兔背部皮肤,随机分组:实验组在脊柱两旁椎旁肌肌袋内植入聚癸二酸酐棒,对照组未植入任何材料。术后第5周取材,观察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变化,以及心、肝、肾及肺的变化。结果与结论:聚癸二酸酐生物相容性良好,植入期间兔未出现任何食欲和行为改变,植入部位未见明显红肿、出血及糜烂,植入材料表面呈多孔状,表明材料在皮下已发生降解吸收,但未发生脆裂和崩解,与周围组织形成轻微粘连;兔肝、肾、肺、心组织结构未发生改变。表明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无毒、无致畸作用,组织相容性好。
- 鲁锋张鸿图马术友
- 关键词:生物材料材料生物相容性聚酸酐生物相容性
- 经皮椎弓峡部椎间孔成形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治疗头侧超高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症被引量:26
- 2020年
- 目的报告经皮椎弓峡部成形、全内镜下腰椎间盘摘除术(percutaneous isthmus foraminoplasty and full-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IF-FELD)治疗头侧超高度移位型腰椎间盘突出(very highly up-migrated lumbar disc herniation,VHUM-LDH)的技术细节及临床疗效。方法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6例VHUM-LDH患者接受PIF-FELD手术治疗。术后2天及术后3个月复查腰椎MRI评估脱出物摘除及神经减压的彻底性。随访患者术后2天、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及2年时的腰痛及腿痛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2年随访时评估MacNab评分及神经根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术中更改手术方式发生。术中发现脱出物为一整块游离者5例,其余11例均为多块游离型。术中无硬膜撕裂、神经损伤并发症,术后无感染、脑脊液漏、神经根功能损伤加重、椎间盘突出复发等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术后复查腰椎MRI均显示脱出物摘除完全、神经减压充分。术后患者腰痛VAS、腿痛VAS及ODI评分较术前均明显改善(P<0.01);2年随访时,受累神经根支配区感觉及肌力较术前明显恢复(P<0.05);但腱反射功能无明显恢复(P>0.05)。术后2年随访时,MacNab评分包括优6例,良9例,可1例。结论PIF-FELD是治疗VHUM-LDH的安全、有效的微创脊柱外科手术技术。
- 马术友李振宙曹峥赵宏亮
- 关键词:腰椎椎间盘移位椎间盘切除术
- 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预防兔骨髓炎被引量:4
- 2014年
- 背景:聚酸酐材料具有表面溶蚀性、生物可降解性和释药速率可调性,为人体药物缓释材料,但关于聚癸二酸酐缓释系统的应用至今少有报道。目的:观察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对兔股骨骨髓炎感染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按Norden法将30只兔制作股骨金黄色葡萄球菌骨髓炎兔模型,分别用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和加替沙星进行干预,并与模型组作对照,共分3组,每组10只,观察建模后兔一般情况、解剖学观察、X射线片表现、骨培养及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结果与结论:建模后8周,模型组兔建模后,食欲差,皮毛不光滑,体质量减轻,3只兔于3周内死亡,其他7只X射线片上骨膜反应较重,可见小块死骨形成,解剖学检查均可见脓肿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均可见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组建模后体质量减轻,2只兔于建模后3周内死亡,解剖学检查可见有4只动物有脓肿形成,X射线片上可见8只动物骨膜反应较轻,未见死骨形成,骨培养及组织学检查6只兔有骨髓炎表现;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治疗组兔一般情况好,解剖学检查未见异常,X射线片检查、骨培养和细菌计数、组织学检查均未见骨髓炎表现。结果证实,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预防股骨骨髓炎感染效果较好。
- 鲁锋严雪征马术友张鸿图
- 关键词:生物材料骨髓炎加替沙星骨膜反应骨感染
- MRI在胸腰椎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MRI在胸腰椎骨折诊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8-12—2014-12对360例胸腰椎骨折行MRI检查,对X线、CT检查未发现后柱损伤的病例筛选出15例合并后柱损伤。结果对仅有X线及CT检查未发现后柱损伤经MRI检查发现,根据由美国脊柱创伤研究会提出的针对胸腰椎损伤的分型方法——胸腰椎损伤TLICS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明确手术指征并进行手术治疗。结论 MRI在胸腰椎骨折诊治中可以明确地判断有无后柱损伤,避免漏诊,有利于指导治疗。
- 马术友鲁锋李大猛白新明张海波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M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