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俊永

作品数:164 被引量:786H指数:15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69篇专利
  • 7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96篇农业科学
  • 5篇经济管理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65篇小麦
  • 42篇灌溉
  • 38篇土壤
  • 36篇冬小麦
  • 35篇玉米
  • 26篇施肥
  • 19篇夏玉米
  • 18篇咸水
  • 17篇水分
  • 16篇节水
  • 15篇咸水灌溉
  • 12篇棉花
  • 8篇盐分
  • 8篇土壤相对含水...
  • 8篇土壤盐
  • 8篇相对含水量
  • 8篇灌水
  • 8篇播种
  • 7篇容重
  • 7篇土壤容重

机构

  • 164篇河北省农林科...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6篇河北农业大学
  • 6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河北科技师范...
  • 4篇中国农业大学
  • 3篇衡水学院
  • 2篇全国农业技术...
  • 2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河南省农业科...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山西省农业科...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天津市农业资...
  • 1篇潍坊科技学院

作者

  • 164篇马俊永
  • 133篇郑春莲
  • 132篇李科江
  • 130篇曹彩云
  • 100篇党红凯
  • 38篇李伟
  • 26篇李晓爽
  • 19篇李佳
  • 15篇李海山
  • 13篇郭丽
  • 9篇马洪彬
  • 9篇徐俊杰
  • 9篇李梦
  • 7篇王亚楠
  • 6篇郭安强
  • 6篇冯棣
  • 6篇孙景生
  • 5篇张俊鹏
  • 5篇王广才
  • 5篇郝德有

传媒

  • 25篇河北农业科学
  • 7篇中国生态农业...
  • 6篇华北农学报
  • 4篇灌溉排水学报
  • 3篇植物营养与肥...
  • 3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中国农村水利...
  • 2篇水土保持学报
  • 2篇玉米科学
  • 2篇麦类作物学报
  • 2篇节水灌溉
  • 2篇张家口农专学...
  • 2篇中国土壤与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河北农业科技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作物杂志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6篇2022
  • 13篇2021
  • 16篇2020
  • 14篇2019
  • 8篇2018
  • 8篇2017
  • 13篇2016
  • 4篇2015
  • 8篇2014
  • 5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1篇2010
  • 6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4篇2006
  • 5篇2005
16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夏玉米测墒灌溉追肥的节水种植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夏玉米测墒灌溉追肥的节水种植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种植方法通过微喷带的喷灌来实现需要灌溉时的灌水量,既可以避免短期干旱造成玉米减产,又可避免常规大水量灌溉造成水资源浪费,本发明还通过测墒的方法进行土...
曹彩云党红凯马俊永李科江郑春莲马筱建李佳李晓爽
文献传递
小麦隔畦灌溉种植的节水效应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研究了壤质潮土条件下隔畦灌溉种植小麦的节水效应。结果表明:0-60 cm土层含水量20%情况下,60mm灌水量的明显侧渗距离可达50-70 cm;相邻旱畦的土壤水分含量随与灌溉畦距离的增加而降低;侧渗畦的小麦产量也随与灌溉畦距离的加大而降低;生产上较适宜的侧渗畦宽为100-140 cm。140 cm畦宽隔畦灌溉的水分生产效率,比不灌水高 18.1%、比灌1水高22%、比灌2水高21.3%。
马俊永李科江曹彩云郑春莲刘淑双
关键词:小麦节水
一种冬小麦水肥药三节绿色高效生产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冬小麦水肥药三节绿色高效生产方法,该方法通过测墒补灌量化灌溉水,通过底墒储水量决定底施氮肥量,拔节期测基部茎秆NO3‑N含量和墒情监测来确定拔节期水肥管理,并且量化中后期追氮肥量,在病虫草害管理上实施杀菌剂...
党红凯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李晓爽李海山李梦王笑非
文献传递
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2021年
为探究潮土区长期秸秆还田土壤水稳性团聚体的分布及稳定性,以河北省低平原潮土区小麦-玉米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38年化肥与秸秆配施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不施肥(CK)和等量氮、磷肥用量为0 kg/hm^(2)(S0)、2250 kg/hm^(2)(S1)、4500 kg/hm^(2)(S2)和9000 kg/hm^(2)(S3)下的秸秆还田量、土壤团聚体分布特征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与CK相比,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可以降低耕层土壤容重与pH值,而对土壤颗粒组成没有显著影响。试验区土壤水稳性团聚体主要集中在>0.250 mm粒径中,在0~10 cm土层,S1、S2、S3秸秆还田处理土壤>0.250 mm团聚体含量均显著高于S0无秸秆处理,微团聚体(0.053~0.250 mm粒径)含量显著小于S0处理,<0.053 mm团聚体含量无显著差异,秸秆还田使表层土壤微团聚体向大团聚体团聚,增加了大团聚体含量。长期施肥与秸秆还田可以增加0~10 cm土层的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提高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多元回归方程表明,0~1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与MWD值极显著相关。秸秆还田可以增强表层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改善土壤结构。
刘学彤郑春莲曹彩云党红凯党红凯马俊永
关键词:秸秆还田潮土水稳性团聚体MWD
乳熟后灌溉对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及干物质转运的影响被引量:26
2014年
于2011—2012年玉米生长季节,采用3个高产玉米品种,在乳熟后期分期(设9月20日、9月25日、9月30日3水平,不灌水为对照,分别用I920、I925、I930和CK表示)进行灌溉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各灌水处理与CK相比,成熟期1m土体土壤含水率提高2.92%-14.14%。不同灌水处理农田蒸散量变幅为380.67-434.91mm,处理间由小到大为I925、I920、I930、CK。不同处理影响干物质积累转移,CK和I930处理提高了吐丝前营养器官同化物向籽粒的转化效率, I920与I925处理则提高了吐丝后营养器官同化物的转化效率,而最终产量以I920与I925处理较高。不同处理籽粒水分生产率为21.94-26.53kg/m^3,以CK最高或较高。这表明,乳熟后适期灌溉,虽然降低了水分利用率,但提高了籽粒产量。结合本研究地区小麦-玉米一体化生产,乳熟后灌水建议在9月20-25日期间进行。
党红凯李伟曹彩云郑春莲马俊永李科江
关键词:夏玉米灌溉水分利用效率
长期定位施肥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5
2009年
在长期定位试验基础上,采用以化肥为主处理、玉米秸秆为副处理的二因素裂区设计,通过对夏玉米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功能叶叶绿素含量等光合特性及产量构成等的研究,探讨了秸秆与氮磷化肥配施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期施用秸秆对夏玉米增产有积极作用,但产量的增加主要靠化肥的投入,秸秆和化肥配施能更大幅度地增加夏玉米产量。从植株光合特性看,随氮磷化肥用量的增加,夏玉米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增大,到灌浆后期叶面积指数维持在3.5左右。长期不施肥和仅施秸秆处理玉米功能叶叶绿素含量低。长期施用秸秆促进了玉米叶面积的增加,其增产作用表现在穗粒数的增加上。化肥和秸秆配施在促进玉米生长的同时还能延缓叶片衰老,更大程度地增加穗粒数,提高千粒重,进而增加夏玉米产量。秸秆还田和氮磷化肥配施是该区较好的施肥模式。
曹彩云郑春莲李科江马俊永崔彦宏
关键词:长期定位试验夏玉米氮磷化肥光合特性玉米产量
一种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度中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冬小麦夏玉米两熟制度中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方法,属于农业种植技术领域,该方法首先在夏玉米收获前10‑15天进行0‑60cm深度土壤中相对含水量的检测,当检测相对含水量低于75%、未来5‑10天降水量低于15...
党红凯曹彩云李科江马俊永郑春莲
文献传递
不同矿化度咸水灌溉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研究(英文)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咸水灌溉条件下小麦的耐盐性鉴定指标.[方法]于2009~2010年度和2010~2011年度主要分别采用1(对照)、2、4、6、8 g/L 5个矿化度咸水灌溉,对测定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对冬小麦生长指标和籽粒产量之间的响应关系进行灌溉研究.[结果]不同矿化度灌溉条件下,拔节期后的相对株高、相对叶面积指数、相对干物质质量、相对单位面积穗数各个处理的差异性显著,与产量的相关性显著,所以都可以作为小麦的耐盐性鉴定指标.[结论]拔节期后的相对株高的数据易于调查测量,盐害指示效果好,建议优先使用其作为冬小麦耐盐性鉴定指标.
曹彩云党红凯李科江马俊永郑春莲王广才李伟
关键词:冬小麦咸水灌溉
旱稻(Oryza sativa)/稗草(Echinochloa caudata)//高梁(Sorghum bicolor)三属杂种表现及分析被引量:9
2004年
以旱稻基因型远F2 1 [旱 65 (Oryzasativa) 长芒稗 (Echinochloacaudata) ]为母本 ,高粱(Sorghumbicolor)基因型沈农 1 33为父本 ,进行属间远缘杂交 ,获得三属间杂交实粒种子。对杂交种F0 、F1、F2 代连续观察结果表明 :( 1 )杂交F0 代高度不孕 ,并伴有杂交种发育夭折现象发生 ,结实率仅为 2 63‰ ;( 2 )F1杂种优势明显 ,株高、穗长、1级枝梗数、小花数、结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诸性状超母本优势为 0 61 %~ 2 0 5 6% ;主茎叶片数多于母本 1片 ,总叶面积超亲优势为 1 1 95 % ;F1出现母本没有的红芒、红护颖和紫柱头 3个可遗传性状 ;( 3)F2 除在生育期、株高及穗长等性状发生分离外 ,其典型特征是穗型、芒性、芒色、柱头颜色。
赵凤梧李慧敏马俊永赵明张桂芳王美云
关键词:旱稻穗长杂种表现
低平原区微咸水灌溉抗旱植棉技术要点
2008年
河北低平原是河北省重要的粮棉产区,但同时该区气候干旱,水资源严重匮乏,尤其冬春降水少使得该区旱地棉花不能及时种植而造成减产,有深井灌溉条件的则灌溉成本高。根据该区浅层微咸水资源丰富的特点,简要介绍一下低平原区利用浅层微咸水灌溉抗旱植棉技术要点。
马俊永李科江
关键词:微咸水灌溉植棉技术平原区气候干旱旱地棉花
共1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