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悦

作品数:13 被引量:95H指数:6
供职机构:西安市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陕西省社会发展科技攻关项目陕西省科学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瘢痕
  • 3篇愈合
  • 3篇烧伤
  • 3篇美容
  • 2篇愈合质量
  • 2篇肉毒
  • 2篇伤口
  • 2篇自体
  • 2篇细胞
  • 2篇封闭式负压
  • 2篇封闭式负压吸...
  • 2篇缝合伤口
  • 2篇负压
  • 2篇负压吸引
  • 2篇闭式
  • 2篇创面
  • 1篇动物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研究
  • 1篇胸三角皮瓣

机构

  • 13篇西安市中心医...
  • 1篇西北大学
  • 1篇西北工业大学
  • 1篇延安大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四川华美紫馨...

作者

  • 13篇韩悦
  • 5篇崔鑫
  • 5篇刘宾
  • 5篇伍锦华
  • 5篇任杰
  • 4篇陶谏
  • 3篇汪阳
  • 1篇杨清芳
  • 1篇易成刚
  • 1篇董兆麟
  • 1篇茹战锋
  • 1篇艾玉峰
  • 1篇李莎
  • 1篇仇利红
  • 1篇郑惠
  • 1篇杨文静

传媒

  • 5篇陕西医学杂志
  • 2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山西医药杂志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医学研究杂志
  • 1篇中国美容整形...
  • 1篇临床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1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联合磺胺嘧啶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8
2017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 EGF)联合磺胺嘧啶锌凝胶治疗深Ⅱ度烧伤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3月陕西省西安市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收治的深Ⅱ度烧伤创面患者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常规清创后应用磺胺嘧啶锌凝胶涂抹并包扎,观察组常规清创后应用rh EGF+磺胺嘧啶锌凝胶涂抹并包扎。比较两组治疗后创面愈合率(WHR)、创面干燥时间、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并采用改良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评价患者创面瘢痕增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干燥时间和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换药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5 d后,观察组WHR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8 d、6个月、12个月,观察组VS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疼痛及创面炎症加重,且均无过敏性皮疹及全身不适等不良反应。结论:局部应用rh EGF联合磺胺嘧啶锌凝胶能够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减少后期瘢痕形成,且安全性好。
韩悦任杰伍锦华汪阳
关键词: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磺胺嘧啶锌创面愈合
封闭式负压治疗对改善美容缝合伤口愈合质量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观察早期封闭式负压治疗对提高美容缝合伤口愈合质量及降低瘢痕增生程度的效果。方法:60例需要行躯干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在伤口行美容缝合后即刻使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对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质量进行评估,使用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手术切口瘢痕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并行评估打分。结果:在1年的随访中,56例患者被复查,4例患者失访,其中实验组1例,对照组3例。伤口总体愈合质量方面,对照组27例患者中,5例伤口术后出现轻度红肿及皮下少量血肿;治疗组未出现局部红肿及渗出等不良反应。在伤口愈合质量方面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SAS、VSS及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结果亦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由于可以降低伤口局部张力,减少局部渗出和感染概率。局部封闭式负压吸引治疗可以改善美容缝合伤口的愈合质量,从而起到降低术后伤口瘢痕增生的作用。
刘宾陶谏崔鑫韩悦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瘢痕视觉模拟量表
A型肉毒毒素对减轻额部术后瘢痕增生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4
2018年
目的:观察早期肉毒素A局部注射对降低额部瘢痕增生的效果。方法:40例需要行额部肿物切除手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术后72h内注射或不注射肉毒素A(BTXA)。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使用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温哥华瘢痕量表(VSS)以及视觉模拟量表(VAS)对术后切口瘢痕进行评估打分。结果:在1年的随访中,36例患者被复查,4例患者失访。两组之间在PSAS方面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肉毒素A治疗组的VSS及VA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结果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术后肉毒素A注射有降低瘢痕增生的作用。结论:由于可以抑制肌肉收缩而降低伤口局部张力,因此注射肉毒素A可以降低瘢痕增生的程度从而改善额部伤口缝合后的美容效果。
陶谏刘宾汪阳崔鑫韩悦
关键词:瘢痕
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颈部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研究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颈部烧伤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48例颈部烧伤瘢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抽签随机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邻近皮瓣修复术,观察组实施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皮瓣存活率、术后3、6、12个月修复组织挛缩率、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的TGF-β1、VEGF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30个皮瓣的成活率为100.00%,对照组31个皮瓣的成活率为93.55%,两组的皮瓣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12个月,两组的修复组织挛缩率均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P<0.05);术后12个月,两组的修复组织挛缩率显著高于术后6个月(P<0.05);术后3、6、12个月,观察组修复组织挛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两组的TGF-β1、VEGF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的TGF-β1、VEGF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且随着时间地推移呈逐渐增高的趋势(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为1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邻近皮瓣修复术相比,预扩张胸三角皮瓣修复术治疗颈部烧伤瘢痕患者的挛缩率更低,安全性较好。
韩悦李莎任杰
封闭式负压治疗对改善美容缝合伤口愈合质量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目的:观察封闭式负压治疗对改善动物美容缝合伤口愈合质量的效果。方法:构建5只小型猪美容缝合伤口模型,每只小型猪背部形成6个,共30个美容缝合手术切口。每只模型分为持续负压治疗组、间断负压治疗组、常规换药对照组,每组2个伤口(5只模型每组共10伤口)。观察三组切口愈合质量、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伤口组织学评价以及最终抗张强度(UTS)的测定,对手术切口愈合进行评估以及打分。结果:①伤口总体愈合质量方面,持续及间断负压治疗组共20个切口均愈合良好,常规换药对照组10个切口中3个出现局部红肿,1个出现皮下血肿。两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治疗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②组织学评级、VSS评分以及UTS评估方面,三组间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间断和持续负压吸引治疗均可以改善美容缝合伤口的愈合质量;伤口瘢痕增生、局部组织学评价以及生物力学方面比较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模型猪本身伤口愈合及瘢痕增生特点有关;小型猪背部切口美容缝合伤口模型作为线状瘢痕动物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刘宾崔鑫秦傲霜韩悦陶谏
关键词:封闭式负压吸引
一种整形美容手术器具用清洗器
本发明涉及清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整形美容手术器具用清洗器。一种整形美容手术器具用清洗器,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开设有料口,所述机体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座板,所述座板的底面固定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座板的内壁转动连接...
韩悦
聚羟基丁酸酯可吸收缝线灭菌方法的实验研究
2011年
目的:研究不同的灭菌方法对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聚羟基丁酸酯(PHB)可吸收缝线进行酒精浸泡、环氧乙烷、紫外线照射三种方法进行灭菌处理后,用细菌培养检测灭菌效果,用粘度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从而观察缝线的降解性,用拉伸试验测定缝线的力学特性。结果:①酒精浸泡灭菌组有10%检出细菌,环氧乙烷及紫外线灭菌组未检出细菌;②紫外线照射灭菌和酒精浸泡灭菌组可使缝线黏度下降并具有显著性差异,环氧乙烷对缝线黏度下降的影响没有显著性差异;③经酒精和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经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强度降低无显著性差异。经紫外线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经酒精和环氧乙烷灭菌后缝线的断裂伸长率无明显降低。结论:环氧乙烷灭菌对PHB可吸收缝线的降解性和力学特性影响较小,是PHB可吸收缝线较理想的灭菌方法。
伍锦华艾玉峰韩悦杨清芳董兆麟
关键词:可吸收缝线聚羟基丁酸酯灭菌降解力学特性
A型肉毒素局部注射对兔耳瘢痕增生影响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观察肉毒素A(BTXA)局部注射对于兔耳瘢痕形态以及瘢痕内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方法:将10只新西兰大耳白兔建立的120处兔耳瘢痕模型分为肉毒素A治疗组(T组)和对照瘢痕组(S组)各60个创面。术后28d时,收集两组瘢痕组织,分别进行HE染色、MTT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和电泳法测定TGF-β1表达。结果:组织学检查及瘢痕增生指数结果提示BTXA局部注射可抑制瘢痕内成纤维细胞的过度无序增殖;MTT法检测结果提示BTXA作用后的成纤维细胞活性明显较未治疗组降低(P<0.05);TGF-β1表达测定,治疗组(T组)TGF-β1条带明显小于对照组(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瘢痕中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的抑制,BTXA可以降低成纤维细胞对于胶原等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下调细胞因子TGF-β1表达,起到抑制瘢痕增生的效果。
陶谏刘宾汪阳崔鑫韩悦
关键词:增生
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血小板计数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被引量:8
2021年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计数(PLT)预测慢性难愈性创面术后感染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过手术治疗的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120例,根据国际伤口感染研究所(IWII)提出的局部伤口感染临床表现分为未感染组(65例)和感染组(55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和血液参数。慢性创面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和PLT对慢性创面术后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白细胞计数、PLT、中性粒细胞计数、NLR、PLR和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均P<0.05)。以慢性创面术后发生感染为因变量,以糖尿病(无=0,有=1)、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平均血小板体积,NLR、PLT、PLR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LT和NLR是慢性创面术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LR、PLT预测患者慢性创面术后感染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802,最佳诊断截点分别为2.34、248.5×10^(9)/L,敏感性分别为80.0%、74.5%,特异性分别为75.4%、81.5%。结论:NLR和PLT对慢性难愈性创面术后感染具有一定预测价值。
杨文静刘宾崔鑫马戈甲韩悦任杰
关键词:慢性难愈性创面术后感染血小板计数ROC曲线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联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促进自体脂肪移植成活的动物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bFGF)联合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大鼠自体脂肪移植血管新生及成活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自体脂肪移植模型,将腹股沟处脂肪组织与生长因子蛋白溶液或生理盐水混合移植于大鼠背部。大鼠背部随机注射脂肪组织与生理盐水或0.5μg bFGF、1.0μg bFGF、2.0μgbFGF、0.5μg bFGF+0.5μg VEGF、1.0μg bFGF+1.0μg VEGF。12周后,对移植物进行成活率分析、组织学观察以及CD3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向0.3 ml脂肪组织中添加2.0 Pg bFGF可显著提高移植物成活率及微血管密度。0.5μg bFGF组及1.0μg bFGF组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分别联合应用0.5μgVEGF和1.0μgVEGF以后,可显著升高移植物成活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g bFGF+1.0μg VEGF联合应用组的移植物成活率和血管密度亦高于2.0μg bFGF单添加组。结论相比单独应用bFGF,VEGF与bFGF联合应用可刺激更多的血管生成,从而提高移植脂肪的成活率。
仇利红韩悦郑惠易成刚伍锦华
关键词: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血管生成脂肪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