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宝石能谱CT对左心房憩室的成像研究
- 目的:随着CT心脏三维成像及电生理标测技术的进步,导管消融已成为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的重要治疗手段.宝石能谱CT以图像分辨率高为特点,能够清晰显示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形态及其变异,尤其是...
- 韩威胡刚李金
- 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联合冠状动脉CTA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 探讨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与计算机断层摄影(CTA)联合检查对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于北京军区总医院心内科以心绞痛就诊,同时接受冠状动脉CTA及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检查,并于1个月内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237例,其中男性159例,女性78例,年龄38~69(52.4±11.3)岁。以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作为CSF诊断“金标准”,与冠状动脉CTA和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联合检查比较,评价联合检查对CSF的诊断价值。结果 联合检查诊断CSF,其灵敏度为65.6%,特异度为97.1%,漏诊率为34.4%,误诊率为2.9%,总符合率为92.8%。其阳性似然比为22.62,阴性似然比为0.35;阳性预测值为77.8%,阴性预测值为94.8%。采用Kappa检验对两种诊断方法一致性进行检验,Kappa值为0.67,P〈0.001,一致性较好。结论对于CSF患者,负荷心肌核素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CTA联合检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为临床诊断CSF提供了较为可靠的无创检查手段。
- 石宇杰牛丽丽李俊峡张健陆向东韩威
-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冠状动脉慢血流心肌灌注显像体层摄影术
- 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对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质量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2
- 2016年
-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napshot freeze,SSF)对冠状动脉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图像质量的优化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军区总医院2013年3月~5月期间85例未服用控制心率药物的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影像学资料,应用SSF技术前后CT图像质量差异情况比较。患者按心率是否大于65次/min分为AB两组,其中A组26例,心率≤65 次/min; B组59例,心率>65 次/min。应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对冠状动脉图像进行处理,测量应用SSF技术前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的血管轴截面、运动伪影及邻近脂肪的SD值,计算运动伪影指数(MAI)数值;并采用盲法由两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对图像质量进行五分制评分,对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及量化分析。结果 A组患者平均心率(58.5±5.69)次/min;MAI:使用SSF技术为(12.65±5.96),低于未使用SSF技术(None-SSF)(24.10±8.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观图像评分:使用SSF技术为SSF(4.15±0.45),高于None-SSF(3.00±1.04),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平均心率(77.73±9.67)次/min;MAI:使用SSF技术为(18.09±9.00),低于None-SSF(66.99±17.4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主观图像评分使用SSF技术为(3.82±0.78),高于None-SSF(1.96±0.67),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A组患者应用SSF处理后MAI平均下降48%,B组患者应用SSF处理后MAI平均下降73%,下降幅度明显大于A组。结论 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可以提高冠状动脉CTA的图像质量,作用在患者心率超过65次/min时更为明显。
- 韩威胡刚路军良郭宁陈华刘更槐周燕冯萌王莉李红敏吴新淮
- 关键词:冠状动脉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 胰腺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
- 2008年
- 杨建立赵倩胡刚韩威孙曦
- 关键词:组织细胞瘤纤维胰腺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冠状动脉CTA双低技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6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双低技术——低千伏(100 kV)技术联合低对比剂浓度在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CTA检查患者80例患者(体重指数≤26.0 kg/m2),随机分为A、B两组,A组(n=40)采用100kV,270 mg/ml威视派克对比剂及自适应迭代算法重建(ASiR),B组(n=40)采用120 kV,350 mg/ml欧乃派克对比剂及滤波反投影算法重建(FBP)。测量主动脉、皮下脂肪和竖脊肌的CT值和SD值,平均SD值计算为图像噪声。测量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的CT值和SD值,并计算对比噪声比(CNR)。采用5分法对所有图像进行主观质量评分。记录CT剂量指数,并进行有效辐射剂量计算。结果A组患者平均碘用量比B组患者下降22.8%。两组患者LAD、LCX和RCA血管CT值、CNR值、图像噪声及图像质量主观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A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明显低于B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体重指数≤26的患者,低对比剂浓度和低千伏(100 kV)相对于常规扫面能够提供相似的图像质量,并减少对比剂的碘用量及有效辐射剂量。
- 胡刚韩威路军良陈华刘更槐张志刚周燕冯萌王丽李红敏王丽伟吴新淮
- 关键词:冠状动脉对比剂
- MSCT诊断主动脉弓离断1例被引量:1
- 2011年
- 患者男,11天。主因"呼吸急促4天"入院,无发热抽搐,足月顺产,出生体质量3.65kg。MSCT容积再现成像:主动脉弓细小,于动脉导管开口前方明显狭窄呈细线状与降主动脉相连接,主动脉弓远端延续为左侧锁骨下动脉;肺动脉明显增宽,可见对比剂经动脉导管与降主动脉相交通(图1)。诊断:主动脉弓离断(导管前型)。
- 韩威
- 关键词:主动脉弓离断
- MSCT诊断腹膜假性黏液瘤一例
- 2011年
- 病例资料患者,男,53岁,因体检发现腹部肿块一年入院。查体:腹部膨隆,腹腔可触及巨大肿块至耻骨联合,两侧至腋中线,无压痛,活动差,表面欠光滑,腹部扣诊呈浊音,肠鸣音正常。CT检查:腹腔内大量液体密度影,包绕肝脾,肝脏边缘呈扇贝形压迹(图1),肝、脾和胰腺密度尚均匀,小肠受压向后下积聚,结肠游离于腹腔内,
- 韩威路军良
- 关键词:腹膜假性黏液瘤MSCT诊断腹部肿块腹部膨隆耻骨联合液体密度
- SSF技术在冠状动脉前门控扫描中的应用价值
-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追踪冻结技术(SSF)在CT冠状动脉成像前瞻性心电门控扫描模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连续搜集21例行CT冠状动脉成像前门控扫描的患者,CT冠状动脉成像图像均使用标准算法及SSF 2种方法进行重建.由2名...
- 周艳胡刚韩威
- 巨大阑尾黏液囊肿一例
- 2008年
- 韩威李京雨刘志钦
- 关键词:巨大阑尾黏液囊肿移动性浊音右下腹下腹部活动度肠鸣音
- 冠状动脉心肌桥CTA影像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CTA)在检测和评价心肌桥影像特征中的价值。方法纳入2012年~2013年疑诊或确诊有冠状动脉病变、接受冠状动脉CTA检查后确诊存在心肌桥的患者169例,对心肌桥的病变情况、长度、位置和心肌厚度进行评估。结果冠状动脉心肌桥位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的比例分别为86.4%、10.6%、3%。浅表型和纵深型心肌桥比例分别为73.4%和26.6%,隧道动脉长度平均为(20.1±7.4)mm。心肌组织厚度(0.5~3.0)mm,平均(2.1±0.8)mm。心肌桥的长度与厚度呈显著正相关(r=0.70,P<0.05)。结论冠状动脉CTA检查可用于评价心肌桥的结构及特征,是检测该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无创的方法。
- 胡刚韩威王子真
- 关键词:冠状动脉CTA心肌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