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停停
- 作品数:8 被引量:39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基于双极膜电渗析的氨法碳捕集与解吸技术研究
- 由近年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所导致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全球性的热点问题,碳减排措施势在必行。目前的碳捕集技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初投资大、设备腐蚀和再利用困难等,因此研究低廉高效并且可循环再生利用的脱碳吸收与...
- 韩停停
- 关键词:气体污染二氧化碳双极膜电渗析
- 一种氨法烟气碳捕集及合成化工产品的方法
- 一种氨法烟气碳捕集及合成化工产品的方法,它在烟气吸收合成装置内运行,所述烟气吸收合成装置包括烟气管路、并联的吸收塔和碳化塔、除氨塔和固液分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吸收脱除CO<Sub>2</Sub>、碳化产出碳酸氢钠、烟气水...
- 马双忱郭蒙陈公达韩停停别璇何德瑞黄凯
- 文献传递
- 氨法碳捕集耦合化工品生产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针对再生氨法碳捕集面临高昂的运行成本的问题,提出一种氨法碳捕集耦合化工品生产的新思路,分析了该过程的化学热力学趋势,而后通过模拟氨法碳捕集吸收溶液,利用Na2SO4与模拟吸收溶液中的NH4HCO3反应,得到制备Na2CO3的中间产物Na HCO3。实验结果表明,NH4HCO3浓度为2 mol/L时,NH4HCO3的转化率在50%~60%;NH4HCO3/Na2SO4的质量比R=1/1.3~1/2.1,随着R值减小,NH4HCO3的转化率逐渐升高;p H=7.5时,NH4HCO3最高可达50%的转化率,最佳反应时间为40~60 min。
- 马双忱郭蒙陈公达朱思洁韩停停
- 关键词:化工品CO2NA
- SCR脱硝副产物硫酸氢铵与空预器中飞灰反应特性被引量:25
- 2016年
- 开展SCR脱硝副产物硫酸氢铵与飞灰反应特性研究,利用MS2000激光粒度仪对不同飞灰样品的粒度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ABS飞灰质量配比为1∶50时,1~10和10~100μm的粒度范围内飞灰所占体积比都有明显增大。利用SEM对不同飞灰样品的形貌进行了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掺杂ABS后飞灰形貌有明显改变。利用XRD鉴定掺杂ABS前后飞灰的物相,掺杂ABS后,除了原飞灰样中原有的矿物相外,还检测出了Fe2(SO4)3和Na2SO4,由此可见,ABS与飞灰发生了反应。由EDS元素分析结果可知,当掺杂ABS后,O、Al和Si元素仍然是主体元素且含量差别不大,相比原灰样唯一不同的是后两种样品中出现了S元素,且S元素的含量随着掺杂ABS的量的增加而增大。飞灰比电阻测试结果显示,掺杂一定量的ABS会降低飞灰的比电阻,增强了电除尘器捕捉飞灰的能力。XPS分析结果显示,掺杂ABS后,ABS会与飞灰中的Na_2O反应形成Na_2SO_4。
- 马双忱邓悦吴文龙张立男柴峰陈凡韩停停孙盼盼
- 关键词:硫酸氢铵飞灰空预器掺杂
- 氨法碳捕集过程中氨逃逸控制被引量:10
- 2014年
- 本研究致力于解决再生氨法碳捕集过程中氨的逃逸问题。根据实验室前期研究结果,分别选取抑制效果较好的丙三醇和Co(Ⅱ)进行实验研究。详细分析了其抑制氨逃逸机制,并通过IR、XRD等对物种进行分析。同时探究其对再生氨法碳捕集过程CO2脱除效率和解吸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丙三醇和Co(Ⅱ)对氨逃逸均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平均抑氨效率在40%以上。二者的引入对吸收过程均无显著影响,且Co(Ⅱ)能使CO2解吸比例提高。
- 马双忱陈公达马宵颖郭蒙韩停停宋卉卉
- 关键词:二氧化碳捕集氨法
- 氨法碳捕集过程中脱碳模拟吸收液解吸再生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对氨法碳捕集过程中脱碳吸收液解吸CO2开展实验研究,以了解吸收液生特性.简要介绍了脱碳解吸收液吸原理.常压、N2做气条件下,研究解吸温度、溶液浓度、pH和CO2担程度等因素对脱碳解吸收液解吸CO2的影响.果表明,实验条件下,溶液解吸比例随加热温度、溶液浓度和CO2担程度的增加而提高,但随pH的增加先提高后降低.
- 马双忱王梦璇韩停停陈伟忠逯东丽陈公达
- 关键词:氨法
- 液相共存成分对双极膜电解吸氨法脱碳富液的影响被引量:2
- 2015年
- 考察了烟气中SO2、NOx和CO2与NH3·H2O的反应机理以及双极膜电解吸的机理,对本文自制实验系统的操作工况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探究了氨法脱碳吸收富液双极膜电解吸的一般规律,研究了模拟解吸液解吸过程中主要液相共存成分,如(NH4)2SO3、(NH4)2SO4、NH4NO3、Na Cl和NH4Cl对CO2双极膜电解吸的影响。研究表明,液相共存成分种类、质量分数、pH、表面张力等对CO2的双极膜电解吸均能产生一定影响。少量Na Cl、NH4Cl和(NH4)2SO4成分的共存对吸收富液的电解吸是有利的,且对电解吸的影响程度为Na Cl>NH4Cl>(NH4)2SO4;吸收富液中应该极力避免(NH4)2SO3成分的存在;NH4NO3成分的共存对脱碳富液电解吸的影响不大。因此,在碳捕集前应对烟气中的杂质成分进行脱除,减少其对解吸液理化特性以及双极膜电解吸的影响。
- 马双忱韩停停马京香马岚陈公达杨静陈凡
- 关键词:氨法
- 一种氨法烟气碳捕集及合成化工产品的方法
- 一种氨法烟气碳捕集及合成化工产品的方法,它在烟气吸收合成装置内运行,所述烟气吸收合成装置包括烟气管路、并联的吸收塔和碳化塔、除氨塔和固液分离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吸收脱除CO<Sub>2</Sub>、碳化产出碳酸氢钠、烟气水...
- 马双忱郭蒙陈公达韩停停别璇何德瑞黄凯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