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韩乃仁

作品数:46 被引量:59H指数:6
供职机构:桂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地质工程中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广西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6篇天文地球
  • 39篇生物学

主题

  • 21篇三叶虫
  • 10篇蜕壳
  • 8篇寒武系
  • 6篇地层
  • 6篇寒武纪
  • 6篇笔石
  • 5篇奥陶纪
  • 5篇奥陶世
  • 4篇LU
  • 3篇石炭
  • 3篇泥盆纪
  • 3篇泥盆世
  • 3篇腕足
  • 3篇下奥陶统
  • 3篇化石
  • 3篇棘皮动物
  • 3篇寒武世
  • 3篇奥陶统
  • 2篇新属
  • 2篇新资料

机构

  • 21篇桂林工学院
  • 18篇桂林理工大学
  • 5篇中国地质大学
  • 5篇桂林冶金地质...
  • 4篇中国科学院南...
  • 3篇江汉石油学院
  • 3篇广西区域地质...
  • 2篇桂林电子科技...
  • 2篇东华理工大学
  • 1篇贵州大学
  • 1篇广西大学
  • 1篇广西科技师范...

作者

  • 46篇韩乃仁
  • 14篇陈贵英
  • 5篇唐兰
  • 2篇张家志
  • 2篇李容森
  • 2篇张轼
  • 2篇姜衍文
  • 2篇庞崇进
  • 1篇张元动
  • 1篇李罗照
  • 1篇陈旭
  • 1篇温淑女
  • 1篇韦仁山
  • 1篇潘罗忠
  • 1篇樊隽轩
  • 1篇罗瑞
  • 1篇王嘉玲
  • 1篇赵元龙
  • 1篇陈懋弘
  • 1篇王桂斌

传媒

  • 22篇古生物学报
  • 9篇桂林工学院学...
  • 3篇桂林理工大学...
  • 2篇桂林冶金地质...
  • 2篇南方国土资源
  • 1篇地质论评
  • 1篇地层学杂志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广西地质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 1篇中国古生物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1
  • 4篇2000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个巨大无窗贝的伤残畸形标本
2016年
标本产自广西南宁附近六景下泥盆统的郁江组,为腕足类Athyris grandis(Wang)。标本背腹瓣的右后侧有对称的弧形深沟,认为是壳体幼年期被咬造成的创口愈合后继续长大造成的伤残畸形,并怀疑此伤残可能是头足类所为。
韩乃仁陈贵英
关键词:腕足动物伤残畸形
晚奥陶世海星纲化石在我国的发现被引量:3
1991年
Pyotopalaeaster?sinensis sp.nov.属Hudsonasteridae,仅一块显示腔内水管系统痕的标本,标本小,五个腕,中央盘不明显,每一腕有下缘板11—12对。辐管明显,辐管两侧有侧管和成对的壶腹囊,显示了与现代海星交错排列的壶腹囊的区别。在每两个腕的掖部出现波里氏囊。未见中央环状水管。说明Hudsonasteridae科肯定有壶腹囊水管系统。标本采自浙江省江山县上奥陶统长坞组中部。共生化石有:Remopleurides,Ampyxinella和Climacograptus ap.大约相当于Dicellograptus szechuanensis带的层位。
张敬礼韩乃仁
关键词:化石海星纲晚奥陶世
广西靖西寒武系芙蓉统始海百合一新属被引量:1
2014年
描述了发现于广西靖西果乐寒武系芙蓉统果乐组的始海百合化石,确定其为始海百合纲Ridersiidae科一新属:Jingxieocrinus gen.nov.。新属特征如下:个体较小,锥形萼。萼板15块,排列规则,其中五边形底板5块,六边形侧板5块,五边形辐板5块,无萼孔及缝孔。茎长,始端粗,向末端迅速变尖。始端茎板矮,大小茎板交互重叠,向末端茎板变高,大小茎板趋于一致。腕羽5枝,细长不分叉,双列小板,生于口缘辐板相间处。偶见盖板,横椭圆形,上覆放射状纹饰。模式种Jingxieocrinus guoleensis gen.et.sp.nov.的茎细且长,末端变尖,没有固着器,可能以茎末端附着于其它物体上营假浮游或寄生漂游生活。
陈贵英韩乃仁
关键词:棘皮动物寒武系
Rastrites guizhouensis Mu et al.的胞管形态被引量:2
1998年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Rastritesguizhouensis的超微形态,胞管孤立部分直管状,中部稍膨胀,向末端收缩变小并向腹侧弯曲成小钩状,背部末端弯曲时形成膝弯,腹侧则形成加厚的下口唇和三角形的凹陷唇口窝。Rastritesguizhouensis胞管的形态与一些孤立的:Monograptusconvolutus,Monograptusdenticulatus.的胞管可以对比。
唐兰韩乃仁
关键词:下志留统
浙江江山老虎山灰岩时代的新认识被引量:2
2001年
在浙江江山老虎山石灰岩中发现Parafusulina ,Verbeekina和Neoschwagerina等中二叠世蜓类 ,证明不是原来认为的石炭系石灰岩 ,而是二叠系石灰岩。
李罗照韩乃仁
关键词:二叠纪蜓类地层灰岩
辽东寒武纪三叶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 Resser et Endo的蜕壳被引量:1
2017年
华北辽东本溪寒武纪三叶虫Redlichia(Pteroredlichia)murakamii蜕壳标本完好地保存了头盖向下翻转的蜕壳状态,为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此标本自由颊未保留,胸尾相连,头盖与胸部分离,头盖向下翻转,基本保持原位,为原地埋藏的蜕壳标本。蜕壳过程如下:面线裂开,头盖耸起卷曲并翻转,与胸部分离,胸部扭动,虫体摆脱老壳向前爬出。此蜕壳方式在McNamara(1986)报道的澳大利亚寒武纪Redlichia的蜕壳类型中并未出现。
庞崇进韩乃仁陈贵英温淑女
关键词:三叶虫蜕壳寒武纪
高罗王冠虫(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 Wu,1979)的再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标本采自湖南省永顺县万民乡志留系下部Llandovery统Telychian阶秀山组上部,几乎全部为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Wu,其中有20多块头、胸、尾相连的完整标本。研究发现,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 Wu具有十分特殊的头部构造,其面线前支横切头鞍前叶中前部,头鞍前叶前部由两个自由颊额叶和一个双头刺组成,头鞍前叶前侧角在自由颊上。双头刺即背-腹边缘板,位于头甲背面头鞍前部。背沟在头部前侧角与边缘沟弧形相连,无头鞍前沟。头鞍后部收缩、向前膨大并逐渐变平,3对头鞍沟位于头鞍后侧最窄处,其中后2对横越头鞍,前面1对不相连。头甲前部光滑,中后部有稀疏的小瘤,两侧有许多小陷坑,边缘分布有规则的三角形短刺。唇瓣五边形,中心体凸,鼻状凸起明显。胸甲长方形,宽大于长,胸节11节。第7胸肋为大肋节,外端膨大,向后伸出大肋刺。尾甲大,三角形,尾轴分节40节以上,尾肋由15—16个肋节组成。尾肋刺发育,尾腹边缘窄,位于尾肋刺之下,无尾边缘。Coronocephalus gaoluoensis的面线型式完全可以与Coronocephalus rex和"Senticucullus"对比,属于Encrinuridae科的特殊亚科。
陈贵英韩乃仁罗瑞
关键词:WU三叶虫志留纪
桂林兴安拓村下石炭统黄金组生物地层研究
2020年
以桂林兴安拓村剖面下石炭统为研究对象,通过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采集并鉴定了珊瑚和腕足类化石,提出此剖面地层为下石炭统大塘阶黄金组上部,其顶部与寺门组整合接触。此剖面地层以灰岩、泥质灰岩为主,向上渐变为泥灰岩、泥岩和页岩互层,富含珊瑚和腕足类化石,同时含有少量三叶虫、菊石、海百合茎等化石,反映了浅海沉积环境。珊瑚化石主要是Kueichouphyllum-Auloclisia组合带,腕足类以Pugilis和Vitiliporductus为主。此剖面地层在层位上完全可与贵州威宁鸭子塘组对比,但岩相和化石略有区别(无Thysanophyllum),可能与兴安地区早石炭世水体含泥量较高有关。
陈贵英韩乃仁韩乃仁郑昊庞崇进
关键词:下石炭统
关于三叶虫“间肋沟”的讨论
2013年
Harrington等(1959)指出:"间肋沟是尾肋部从轴沟切过的横沟,表示融合的肋节界线"。Whittington和Kelly(1997)在该书重编时重复使用了这句话。也就是说,间肋沟这个概念只出现在尾部。但在中国的教科书中,尤其是近年来使用的主要古生物学教程中,也把"间肋沟"标注在胸肋之间,意思是胸肋之间不是缝而是沟。但三叶虫肢解时每一胸节是单独分开的,胸节之间是不融合的,只有尾部是一块完整的甲壳,上面才有间肋沟。作者认为,用通用的定义来限定"间肋沟"才更合适。
韩乃仁
关键词:三叶虫
中国古生物文献中的三叶虫蜕壳标本被引量:6
2000年
统计了中国古生物文献中的 355块三叶虫蜕壳标本 ,其中 6 0 %是寒武纪的三叶虫。根据这些标本头部、自由颊、胸及尾部的保存状态将蜕壳状态划分为 8种 :状态A (缺失自由颊 ,大部分头盖与胸、尾相连 )约占 55 8% ;状态B其次约占 17 1% (缺失头部 ,但胸尾相连 ) ;状态C (自由颊脱开不远、头盖与胸、尾相连 )与状态D (胸尾相连、头脱开在前不远 )各占 9 2 % ;状态E -H仅占 8 7%。并根据标本的蜕壳状态划分了
韩乃仁王嘉玲
关键词:三叶虫蜕壳标本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