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陶新胜

作品数:54 被引量:55H指数:3
供职机构:江苏省无锡监狱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7篇政治法律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1篇监狱
  • 9篇罪犯
  • 6篇现代监狱
  • 5篇行刑
  • 5篇监狱行刑
  • 4篇文化
  • 3篇刑罚
  • 3篇社会
  • 2篇医院建设
  • 2篇罪犯改造
  • 2篇罪犯劳动
  • 2篇文化建设
  • 2篇价值论
  • 2篇监狱建筑
  • 2篇减刑
  • 2篇建筑
  • 2篇法治
  • 2篇方略
  • 1篇调适
  • 1篇心理

机构

  • 26篇江苏省无锡监...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江苏警官学院
  • 1篇江苏省溧阳监...

作者

  • 28篇陶新胜
  • 1篇束妮娜
  • 1篇缪杰
  • 1篇陶然
  • 1篇施懿
  • 1篇陈维光
  • 1篇杨飞明
  • 1篇吴建军

传媒

  • 12篇安徽警官职业...
  • 8篇中国监狱学刊
  • 4篇河南司法警官...
  • 3篇吉林公安高等...

年份

  • 2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4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监狱民警文化建设探析
2010年
监狱民警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包含一个个子系统的建设。其中,监狱民警理念系统是核心。其内容包括:第一,树立民警本位观念,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第二,树立民警主体意识,实现民警个人价值观和民警队伍价值观的统一;第三,树立民警创新观念,实现继承传统、立足当前与着眼未来的统一;第四,树立民警品牌意识,实现民警个人形象与民警队伍形象的统一;第五,树立民警廉政观念,实现监狱廉政文化与监狱民警文化的统一。
陶新胜
关键词:技术力管理力文化力
妥协执法的危害及防范对策
2016年
妥协执法是现代法治建设的一大恶瘤,它以"和谐执法"等名义和形式顽固地存在于各类执法活动中。它是当下传统文化、社会人际关系、法制缺陷、法治方式、执法者素养等交互作用的综合产物,不仅损害了国家法制的实施,而且严重损害社会公众对于国家法治的信服度。着力解决妥协执法是现代社会法治的重要任务。
陶新胜陶然
关键词:法治
现代监狱教育矫正方略选择——以传统规训教化现代性转向为视角的矫正效能反思被引量:2
2017年
传统罪犯教育改造以规训作为基本特征,而现代行刑则要求从规训到引导,这是传统规训教化的现代性转向。反思规训在罪犯教育改造现代性历程中的此消彼长,强调现代监狱行刑及教育改造的核心是罪犯个体的理性自觉,必须超越传统规训理路的教化路径。把罪犯个体人性发展作为现代监狱教育改造的基础,在引导与激励的教育矫正过程中培养罪犯“自尊自重之精神、判断是非之智识、担当责任之观念、独立自营之能力”四种基本品质,改造罪犯内心,使之具备“社会人”的基本人格,升华现代监狱社会化改造的价值。
陶新胜
关键词:罪犯规训教育矫正
论监狱文化建设的社会正义价值--以监狱建设外观为视角研究中国监狱表层文化被引量:1
2015年
监狱的价值与存在离不开社会认同。社会认同的前提是监狱社会职能的有效实现。在表层物质文化、中层精神文化和深层哲学文化的三个领域,监狱给予社会公众最直观的是以监狱建筑等物质形态景观为代表的表层文化。它以威严、恐惧、不可靠近的特有的社会正义文化信息向社会公众传达社会治理秩序的规则、标准和执行的强制性。监狱建设必须充分考量社会公众的一般认知,以鲜明的监狱物质表层文化发挥监狱的社会职能作用。当下监狱建设应当以现代监狱文化建设的价值内涵为基础,以现代法治要求为根本,认真分析监狱表层文化对于社会治理秩序的影响作用,准确定位现阶段监狱建设的阶段性指导标准,准确表达监狱文化的内涵,更好地实现现代中国监狱建设的社会职能作用。
陶新胜
关键词:监狱建设社会职能
狱内行凶伤害案件的特点及防范
2010年
狱内行凶伤害案件是监管安全的重大隐患。故此,必须建立信息化的狱情监测平台,掌控狱情变化;加大对罪犯特别是暴力型罪犯的监控力度,实施超前防范;主动进攻,强化对重点罪犯的监管与改造,减少行凶伤害危机;开展心理测试,强化不良心理矫治,修正罪犯认知偏差;提高监狱警察危机管理水平,建立长效预防机制,以消除事故隐患,确保监狱秩序的稳定。
陶新胜
关键词:监狱
情报主导侦查:在博弈中实现侦查目的--从立法与制度视角论监狱狱内侦查策略(六)
2012年
建立现代警务制度和机制是当代监狱管理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实施以问题导向侦查为基础,以情报主导侦查为基本途径,以“博弈——合作”为策略的狱内侦查模式是现代警务制度在狱内侦查领域的具体实现。为此,必须加快监狱刑事立法和行政制度建设,保障狱内侦查由经验模式向情报主导模式转变,使狱内侦查更加快捷有效。
陶新胜
关键词:情报狱内侦查
面向社会塑造罪犯社会适格人格——兼谈罪犯改造观念的矛盾与调适
2009年
改造罪犯并之能为现代社会秩序所接纳,是现代监狱的根本职能。遵循社会发展轨迹,必须牢固确立改造在监狱所有职责中的核心地位,处理好安全与改造、经济发展与改造、改造方向与科学化手段等基本概念间的矛盾协调,从人性本质与社会秩序容忍度等视角,树立改造为罪犯顺利回归社会服务的思想,建立面向社会发展要求、塑造罪犯社会适格人格的罪犯改造目标体系,提高罪犯改造质量,履行监狱的社会基本职能。
陶新胜
关键词:社会人格社会生存
浅谈刑罚执行信息化的实现
2009年
刑罚执行信息化是监狱信息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是监狱刑罚执行的各种事实、技术、方法,以及流程的数字化处理过程,是监狱警察对反映监狱刑罚执行内容和规律的数据、文字、图像等信息资料进行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提高刑罚执行的准确性和效率,推动监狱刑罚执行工作的现代化。
陶新胜
关键词:刑罚执行信息化
论我国监狱行刑中的罪犯权益保障
我国在抻罪犯(以下简称罪犯)权益保障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实践中,对罪犯权益保障内容和程度在近二十年有了大幅度扩张和提升,但总体上发展不平衡。本文从监狱行刑的司法实践角度,对罪犯权益保障的现状进行客观剖析,查找问题,分...
陶新胜
关键词:罪犯权益
文献传递
限制减刑罪犯管理与改造策略研究被引量:4
2014年
限制减刑罪犯情绪自我控制力差,犯罪手段残忍,做事不计后果;服刑时间长,劳动改造消极,大多对生活信心不足,破坏监管秩序的危险性极大。强化对限制减刑罪犯的情报收集和定期安全评估,在限制减刑罪犯服刑的不同阶段,选择不同的关押模式,遏制其狱内违法和重新犯罪的动机;落实循证矫正的差异化矫治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和资源参与监狱监管与改造,共同促进限制减刑罪犯树立改造信心,增强改造欲望,提高矫治效果,从而降低他们对监狱和社会的安全风险,完成刑罚任务,实现社会法治与社会和谐建设目标。
陶新胜
关键词:罪犯心理行为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