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鸣
- 作品数:7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重点学科“资源、环境及循环经济”交叉学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产业关联网络结构脆弱性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基于投入产出与复杂网络理论构建产业关联网络模型,利用2002~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构建四个时间节点的产业关联网络,发现产业关联网络的小世界特性,即多数产业部门之间通过一个产业即可发现投入产出关联。通过度、中间中心性以及关联度等指标对产业关联网络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多数产业的度数小于平均度数,度数较大的产业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交通运输业等基础产业,而且这些产业多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对其他产业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如果发生问题,危机更容易波及整个网络,但这些产业之间对于去掉一些链路不敏感,相互之间的关系比较稳健。
- 宗刚韩建飞陈鸣
- 关键词:脆弱性
-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研究被引量:6
- 2014年
- 本文基于投入产出理论和LMDI分解法,对1997—2010年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及其5个子行业能源消耗进行测算,并对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碳排放变动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建立起直接和间接碳排放因素分解模型,将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能耗效率、行业规模等3种效应,将间接碳排放变动分解为完全消耗系数、行业规模等4种效应。结论表明,行业规模是导致直接、间接碳排放增加的主要因素,完全消耗系数效应对碳排放的影响不能忽视,累积贡献率达到52.42%。而能源结构调整的抑制效应不明显,累积贡献率只达到间接碳排放的-26.61%,只依靠能耗效率提高不能抑制碳排放的快速增加。所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应建立新的节能机制,通过进口、产业升级等多个手段减少中间环节能耗,减少碳排放。
- 宗刚陈鸣韩建飞
- 关键词: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投入产出法
- 北京市废旧家电产生量预测及回收体系规范化研究被引量:2
- 2013年
- 随着技术水平提升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电产品的更新换代也越来越快,废旧家电的末端治理问题亟待优化。以北京市为例,运用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方法研究4类主要家电的销量,发现自2010年起,北京市的家电销售量迅猛增长,并在此基础上预测了2013—2016年废旧家电的产生量,并就规范当前回收体系提出可行性建议。
- 陈鸣宗刚高晓龙
- 关键词:废旧家电
- 山东省“三废”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及其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选取了山东省1981—2012年环境经济数据,比较3种计量模型的显著性,并拟合"三废"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此基础上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三废"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因子。通过分析比较得出,山东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必然呈现倒"U"型,还有直线、"U"、"N"、倒"N"型;山东省目前处于"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的境地,虽然空气质量有所改善,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工业固体废物的排放量仍在增长,有恶化的趋势;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镇化率不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惟一因素,产业结构、能源生产、交通运输以及环境效力都对其有影响,只是作用程度不同。
- 高晓龙戴铁军陈鸣
- 关键词:三废
- 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研究——以工业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文章应用投入产出理论与复杂网络理论,以2010年投入产出数据为基础构建了复杂产业网络模型,以工业产业为例,发现了复杂产业网络的小世界特性。针对工业网络的拓扑结构特征,利用概率风险评价方法建立了复杂产业网络脆弱性分析框架,对工业系统24个产业综合脆弱性进行分析发现,金属冶炼、化学工业等传统工业脆弱性较高,水的生产与制造、废品废料等产业综合脆弱性较低,产业结构调整势在必行。
- 韩建飞陈鸣宗刚
- 关键词:脆弱性
- 低碳约束下交通运输业对各行业经济影响分析
- 交通运输业作为连接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枢纽,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加快人、物、资金和技术流动方面起了重大作用。但由于其行业特征,交通运输业是化石能源的主要消耗行业,伴随着经济发展,碳排放量快速增加,...
- 陈鸣
- 关键词:交通运输业能源消耗碳排放
-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的中欧贸易隐含碳测算及分析被引量:39
- 2015年
- 国际贸易隐含碳测算是调整能源消费与贸易结构、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依据。本文基于WIOD数据库非竞争型投入产出表,采用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模型对中国与欧盟直接进出口以及中国从欧盟进口加工再出口商品的隐含碳总量进行了测算,并利用指数分解法(LMDI)对影响中国出口欧盟隐含碳总量的出口规模、出口结构、能源结构、能源消耗效率以及生产技术五类效应进行了分析。通过对1995—2011年的数据测算表明,中国对欧贸易的进出口隐含碳总量跨期增幅明显,且出口远高于进口。在效应方面,能源结构、出口规模要素与隐含碳排放呈稳定的正相关,生产技术要素与之呈稳定的负相关。大幅提高生产技术,优化贸易、能源消费结构是降低中国对欧贸易隐含碳的必要手段。
- 谭娟陈鸣
- 关键词:能源消费中欧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