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钧强

作品数:79 被引量:242H指数:9
供职机构:浙江省医学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45篇期刊文章
  • 22篇会议论文
  • 5篇专利
  • 3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7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0篇尘肺
  • 16篇细胞
  • 13篇尘肺病
  • 9篇间皮
  • 9篇健康
  • 9篇恶性
  • 8篇蛋白
  • 8篇毒性
  • 8篇职业病
  • 8篇数字化X线摄...
  • 8篇粉尘
  • 7篇基因
  • 7篇肺功
  • 7篇肺功能
  • 7篇尘肺病诊断
  • 6篇间皮瘤
  • 6篇恶性间皮瘤
  • 5篇职业病防治
  • 4篇职业健康检查
  • 4篇石棉肺

机构

  • 75篇浙江省医学科...
  • 3篇安吉县疾病预...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杭州市职业病...
  • 2篇台州市中心医...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泰安市中心医...
  • 1篇余姚市人民医...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湖州市疾病预...
  • 1篇浙江省慈溪市...
  • 1篇余姚市疾病预...

作者

  • 76篇陈钧强
  • 59篇张幸
  • 40篇蒋兆强
  • 25篇朱丽瑾
  • 22篇余珉
  • 22篇张敏
  • 19篇肖芸
  • 18篇楼建林
  • 15篇冯玲芳
  • 13篇贾振宇
  • 12篇王晶
  • 11篇周华仕
  • 11篇鞠莉
  • 8篇武为
  • 7篇陈日萍
  • 6篇钟惠仙
  • 6篇洪长福
  • 6篇娄金萍
  • 5篇赵允武
  • 5篇王洁宏

传媒

  • 18篇中华劳动卫生...
  • 7篇中国职业医学
  • 6篇浙江预防医学
  • 4篇环境与职业医...
  • 4篇第十二次全国...
  • 4篇第十三届全国...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1篇卫生毒理学杂...
  • 1篇环境与健康杂...
  • 1篇中国行为医学...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华临床医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 1篇2007全国...
  • 1篇第八次全国劳...
  • 1篇中国毒理学会...

年份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6篇2015
  • 10篇2014
  • 7篇2013
  • 1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2
7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作场所纳米粉尘的职业接触评价及控制被引量:3
2013年
我国涉及纳米技术的企业已有700余家,形成了一定规模,社会投资近30亿元[1].纳米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促使纳米材料需求量的增长.纳米材料的规模化生产,尤其在自动化程度低、职业卫生安全防护意识薄弱的工作场所,对接触者有潜在的职业接触风险.在纳米材料的生产使用过程中,接触者可通过呼吸道和(或)皮肤途径接触纳米粉尘.纳米粉尘的职业接触可导致接触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与体征,如肺纤维化,胸膜病变、胸腔积液、心脏毒性、皮肤毒性、肝脏毒性等[2-3].由于纳米粉尘可造成工作场所的环境污染,对接触者带来潜在健康威胁,已成为潜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因此,工作场所纳米粉尘的职业接触评价与控制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当前,纳米粉尘职业接触评价及控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采样策略及采样技术、职业接触水平及其分布特征、职业接触限值及基准风险水平、纳米粉尘职业接触控制体系及其具体防护方法的应用研究.我们综述了近年来作业场所纳米粉尘调查检测评价技术及职业接触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开展工作场所纳米粉尘的职业接触评价及控制提供参考.
余珉蒋兆强陈钧强张幸
关键词:职业卫生安全粉尘职业接触限值纳米材料职业危害因素
日本石棉健康损害救济对策与诊断鉴定措施被引量:1
2019年
石棉是国际公认的人类致癌物质之一。我国是石棉制品生产大国,尽管相关部门已在限定石棉使用范围、提高石棉加工行业准入以及石棉健康危害防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石棉相关疾病尤其是石棉所致癌症的危害和潜在风险依然较高。日本作为较早工业化使用石棉材料和石棉受害国之一,在防控石棉相关疾病的对策措施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本文简述日本石棉健康损害救济对策,同时介绍日本在石棉相关疾病的诊断鉴定措施,以期对我国石棉相关疾病防治体系的完善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应士波张幸楼建林陈钧强陈艳霞沈蔚
关键词:石棉肺恶性间皮瘤
石棉肺患者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筛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分离和鉴定石棉肺患者、石棉接触正常人群及未接触石棉正常对照人群的血清差异表达蛋白质,以期进一步探索发病机制及筛选潜在生物标志物。方法以石棉肺患者37人作为石棉肺组,以曾进行石棉作业的健康工人254人作为阴性对照组,以该地区未接触石棉的439人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对3组人群血清蛋白进行分离和鉴定。结果获得各组人群血清蛋白质凝胶图谱,分析发现石棉肺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1.5倍有21个(上调12个、下调9个);石棉肺组同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点≥1.5倍有34个(上调18个、下调16个);阴性对照组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点≥1.5倍有32个(上调19个、下调13个)。经质谱鉴定和搜库,蛋白质为补体因子、α1-抗胰蛋白酶等,功能涉及机体免疫、抗肿瘤等。结论长期接触石棉对机体免疫功能造成较大影响,其中一些蛋白质可作为早期诊断及干预的候选生物标志物。
鞠莉陈钧强蒋兆强肖芸朱丽瑾贾振宇张幸
关键词:石棉肺血清蛋白质组学免疫
第6秒用力呼气容积在煤矿工人肺功能评价中应用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评价第6秒用力呼气容积(FEV6)和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6在煤矿工人肺功能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20例男性煤矿工人进行时间肺活量测定,分析FEV6与用力肺活量(FVC)、FEV1/FEV6与FEV1/FVC的相关性;以FEV1/FVC<70%和FVC<80%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诊断界值。结果 FEV6与FVC相关系数为0.997 0(P<0.000 1),FEV1/FEV6和FEV1/FVC Spearman相关系数为0.999 8(P<0.000 1)。FEV1/FEV6和FEV6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1.000和0.967,95%可信区间分别为(0.991,1.000)和(0.946,0.982),确定FEV1/FEV6和FEV6最佳分界点为69.92%和83.52%。结论 FEV6和FEV1/FEV6可替代FVC和FEV1/FVC用于煤工尘肺肺功能评价。
张敏朱丽瑾冯玲芳陈钧强蒋兆强余珉鞠莉王晶张幸
关键词:煤工尘肺肺功能
一种细胞吞噬纤维粉尘的检测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胞吞噬纤维粉尘粉尘的检测方法及应用。采用无毒的细胞膜脂溶性荧光探针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在荧光显微镜下进行观察获得进入细胞内部的纤维粉尘粉尘的显示结果,可采用DiD、DiO、DiI、DiR或者DiS,探针染...
张敏朱丽瑾武为陈钧强蒋兆强
文献传递
三氯乙醛的致突变性被引量:4
2004年
洪长福娄金萍陈钧强王洁宏周华仕吴南翔
关键词:三氯乙醛致突变性致癌性毒性
人造矿物纤维企业工人粉尘暴露及其健康状况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了解人造矿物纤维(MMMF)企业工人粉尘暴露及其健康状况,为制定MMMF粉尘危害的预防控制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浙江省3家MMMF生产企业(玻璃纤维、耐火材料A,B)进行粉尘浓度检测,对497名接尘工人拍摄胸片,调查工人皮肤症状;同时选择某塑料企业同期体检的89人作为对照组,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玻璃纤维企业原料投料岗位个体采样的粉尘浓度达标率为80%,耐火陶瓷纤维A企业粉尘浓度均达标,耐火陶瓷纤维B企业的铺棉和切割工种定点采样的粉尘浓度达标率为33.3%。MMMF 3家企业接尘工人的皮肤刺激、皮肤瘙痒、皮肤红斑的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接触性皮炎的检出率为3.7%-4.6%。未有工人被诊断为尘肺病,耐火陶瓷纤维B企业有1人被诊断为尘肺病观察对象。[结论]耐火陶瓷纤维企业原料投料工种的粉尘浓度达标率较低,MMMF接触工人皮肤刺激、瘙痒、红斑、接触性皮炎检出率较高。
李益琪李巧余珉陈钧强蒋兆强徐承敏
关键词:耐火陶瓷纤维玻璃纤维职业健康检查
不同肺功能预计值方程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肺功能检查是职业健康监护的重要内容,是对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的主要依据。我国各肺功能室在预计值方程的受检对象、检测方法上各有不同,对统计方法的选用不—致,导致肺功能预计值的估计存在较大偏差。因此探讨恰当的肺功能预...
蒋兆强张敏朱丽瑾冯玲芳王晶余珉陈钧强鞠莉张幸
关键词:职业性疾病健康监测肺功能检查
某地区不同石棉生产方法作业环境中石棉水平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 分析浙江省恶性间皮瘤聚集性发病地区1984至2010年作业环境的石棉水平,提高当地对恶性间皮瘤的认识和早期诊断率,保护工人健康.方法 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集1984至2010年浙江省某石棉加工地区的石棉纺织企业、家庭手纺、刹车片生产、石棉板生产作业场所空气中石棉的总粉尘浓度监测资料,共收集到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数据766份,MAC数据1 233份.对其中29个家庭手纺作业点在同一时间同一采样点平行测定石棉质量浓度及纤维计数浓度.在该地石棉企业采集石棉原料及积尘,对粉尘成分进行X线衍射检测分析.结果 该石棉加工地区1984至2010年使用的石棉原料为四川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俄罗斯、津巴布韦的温石棉,可混有SiO2、CaCO3等杂质.石棉板生产曾使用蓝石棉作为原料.石棉纺织企业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粉尘浓度远超过国家标准,此后粉尘浓度明显下降,但高于国家标准.石棉纺织企业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超标率为95.2%,原料、梳棉、机纺、编织、劳保工作场所中粉尘浓度的超标率均在90%以上,其中梳棉显著较高.家庭手纺质量浓度的超标率为37.9%,纺机旁粉尘浓度和超标率较高.石棉板生产打浆和刹车片生产磨片的作业环境粉尘浓度较高.结论 石棉加工各种生产方法的粉尘浓度均有超标的情况,使作业工人处于恶性间皮瘤等石棉相关疾病的风险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蒋兆强陈钧强楼建林苗超邵迪初张幸
关键词:环境监测
尘肺病远程影像诊断现状及展望被引量:2
2018年
尘肺病是我国主要的职业病,早期筛查和早期正确诊断对控制尘肺病的发病率和保护劳动者健康有重要意义。由于尘肺病诊断结果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工伤认定和赔偿,因此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和职业病诊断机构对待尘肺病诊断工作要认真仔细。然而,像大多数的临床疾病一样,尘肺病诊断与医生的工作经验、技术专业有很大关系口。基层单位与省级单位在尘肺病诊断水平上还有存在较大的差距,经常出现基层单位诊断的结果与省级鉴定结果不一致,存在误诊的情况。
张敏陈钧强
关键词:影像诊断尘肺病劳动者健康职业健康检查早期筛查工伤认定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