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红梅

作品数:73 被引量:305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6篇糖尿病
  • 45篇糖尿
  • 22篇2型糖尿
  • 22篇2型糖尿病
  • 22篇病患
  • 21篇糖尿病患者
  • 17篇胰岛
  • 17篇胰岛素
  • 14篇血糖
  • 12篇2型糖尿病患...
  • 11篇病变
  • 10篇细胞
  • 9篇心肌
  • 8篇血清
  • 8篇住院
  • 7篇代谢
  • 7篇心肌细胞
  • 7篇胰岛素样
  • 7篇胰岛素样生长...
  • 7篇肌细胞

机构

  • 67篇广东省人民医...
  • 6篇广东省人民医...
  • 3篇广东省医学科...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广东医学院第...

作者

  • 72篇陈红梅
  • 38篇杨华章
  • 35篇邝建
  • 26篇裴剑浩
  • 18篇陈重
  • 16篇陈亮
  • 13篇李忠文
  • 13篇余细勇
  • 12篇崔炎棠
  • 10篇傅晓莹
  • 10篇林秋雄
  • 8篇张舒婷
  • 7篇文玉琼
  • 7篇赖水青
  • 7篇王龙
  • 6篇廖晓征
  • 5篇单志新
  • 5篇韩锋
  • 5篇余桂芳
  • 5篇杨敏

传媒

  • 10篇广东医学
  • 4篇中国糖尿病杂...
  • 4篇实用医学杂志
  • 3篇中国实用内科...
  • 3篇循证医学
  • 3篇南方医科大学...
  • 3篇国际内分泌代...
  • 3篇2006年中...
  • 2篇岭南心血管病...
  • 2篇中华核医学杂...
  • 2篇中国临床药理...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中国动脉硬化...
  • 1篇中国临床心理...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四川精神卫生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医学文选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4篇2016
  • 5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5篇2007
  • 10篇2006
  • 4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2篇2002
  • 5篇2001
  • 1篇2000
7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28例合并DR、68例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56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清IGF-Ⅰ,Ⅱ,IGFBP-1,3水平。结果①与正常对照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否DR,血清IGF-Ⅰ(ng/ml)降低[256.1±163.99(对照组),184.73±110.97(DR组),163.12±111.97(NDR组),P<0.05],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DR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与正常对照相比,糖尿病患者不伴DR者IGF-Ⅱ(ng/ml)水平较低(863.82±268.27vs703.31±295.12,P<0.05),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合并DR组之间,糖尿病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糖尿病无论是否合并DR血IGFBP-1水平(ng/ml)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54.06±30.85,75.81±58.91,68.17±36.54);④IGFBP-3水平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浆IGF-Ⅰ,Ⅱ,IGFBP-1,3水平与DR的关系不明确,尚需进一步研究。
邹菱裴剑浩邝建杨华章陈重陈亮陈红梅李忠文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2型糖尿病
糖脉康对2型糖尿病患者肠促胰岛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15年
目的研究糖脉康颗粒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肠促胰岛素(GLP-1)与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患者31例,均进行饮食、运动治疗,并给予糖脉康颗粒(口服,每次5 g,每日3次),每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混合餐耐量试验(MMTT)情况,对各类症状进行分析评分;收集患者MMTT中0,15,30,60,90,120 min血标本,检验并记录血糖、GLP-1、胰岛素和C-肽变化情况;记录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降低(P<0.05或P<0.01);GLP-1在60 min时增加(P<0.05),其他时间段则无差异(P>0.05),胰岛素、C-肽无明显变化(P>0.05);血糖在30,60,90,120 min明显降低(P<0.05),且未出现低血糖,无其他不良反应。结论糖脉康颗粒可有效改善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胰岛素抵抗,提高胰岛素效率,对GLP-1无明显促进作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李忠文陈重裴剑浩李泽陈红梅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脉康颗粒胰岛素肠促胰岛素
格列美脲对代谢综合征的治疗作用被引量:5
2003年
目的 观察格列美脲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作用。方法 对 43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的血糖、血脂、血压、体重、血C肽等代谢相关指标在格列美脲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 在 12周的疗程中 ,格列美脲有效降低了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P <0 0 1) ,C肽及体质指数均有下降 ,血压、甘油三酯也得到改善。结论 作为新一代的磺脲类降糖药 ,通过独特的作用机制 。
陈亮杨华章邝建陈红梅陈重崔炎棠
关键词:格列美脲代谢综合征血糖血脂
床边血糖监测系统监测睡前血糖预测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情况的观察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利用床边血糖监测系统回顾性分析住院T2DM患者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的主要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接受稳步医院用(SureStep Flexx)床边血糖管理系统连续监测睡前及夜间血糖的2505例T2DM患者共14827次血糖数据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睡前血糖与夜间低血糖的关系。结果 (1)夜间低血糖发生率10.8%(271/2505),总夜间低血糖事件393次,其中严重低血糖发生率15.3%(60/393),轻度低血糖84.7%(333/393)。(2)睡前血糖<9.0mmol/L时,预测夜间低血糖敏感性57.7%,特异性62.3%。(3)男性、≥60岁、胰岛素治疗且睡前血糖<9.0mmol/L的住院T2DM患者,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升高(P<0.05)。结论住院T2DM患者睡前血糖<9.0mmol/L时,夜间低血糖发生风险升高,应重视睡前血糖监测,预防夜间低血糖发生。
张舒婷陈红梅文玉琼王龙李泽邝建裴剑浩
关键词:糖尿病低血糖
GLP-1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小鼠心肌纤维化与凋亡的影响极其作用机制
目的: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远端回肠、直肠、结肠的L细胞合成与分泌的肽类激素,其受体广泛分布于心、脑、肾等全身组织中。本研究拟观察GLP-1受体激动剂干预后db/db小鼠心脏室壁厚度及收缩功能、心肌纤维化/凋...
陈红梅
关键词:GLP-1受体激动剂糖尿病心肌病变
文献传递
高龄妊娠糖尿病患者母儿结局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目的:探讨高龄与适龄妊娠糖尿病(GDM)孕妇之间母儿结局的差异。方法:收集我院诊断和分娩的351例GDM孕妇资料,其中妊娠年龄≥35岁的高龄GDM孕妇57例,以妊娠年龄<35岁的适龄妊娠糖尿病孕妇294例为对照,比较两组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高龄GDM组的不良生育史、妊高征、母体贫血和低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适龄GDM组(P<0.05)。高龄GDM病组早产与低体重儿的发生率存在明显相关性(r=0.809,P<0.001),而适龄GDM组早产和低体重儿发生率分别为10.54/、0.34/,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r=-0.02,P>0.05)。结论:与适龄GDM孕妇比较,高龄GDM孕妇的母儿结局存在明显差异,应对其特点加强围产期监护和治疗。
陈红梅裴剑浩韩锋杨华章
关键词:高龄
Ⅱ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1996年
本文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随机抽样70例(门诊及住院各3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用Zung自评抑郁量表,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量表进行抑郁症状及抑郁症状与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关系的调查。结果发现:抑郁症状发生率为61.0%。抑郁症状与住院组生活事件有关。门诊组多采用自责应付方式、住院组多采用自责、幻想的应付方式。
宁布康苏全东明崔炎棠陈红梅兰丽娟陈玉莲
关键词:糖尿病抑郁症状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ELISA方法的建立和应用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建立检测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含量的ELISA检测法。方法采用方阵滴定法,比较4种封闭液、不同稀释度的捕获抗体、检测抗体和辣根过氧化酶标记链菌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确定ELISA法的最佳实验条件。结果包被用捕获抗体的最适浓度为4mg/L,检测抗体的最适浓度为200mg/L,Streptavidin-HRP的最适稀释度为1∶5000。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为0.156μg/L,变异系数为7.3%~9.6%,回收率为91.2%~113.6%,与VEGF、TNF-α、IL-6、ICAM-1、胆红素、血红蛋白及甘油三酯均无交叉反应。结论建立的ELISA检测法简便、特异且灵敏,适用于检测血清中的MIF水平。
林秋雄单志新黄小穗余细勇杨敏周志凌刘晓颖陈红梅林曙光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测定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和微血管病变关系及相关因素的研究
韩锋陈红梅邝建杨华章
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联合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探讨α糖苷酶抑制剂与二肽基肽酶-4(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T2DM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α糖苷酶抑制剂与DPP-4抑制剂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独应用DPP-4抑制剂治疗,随访1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糖及生化指标,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对C-RP的影响。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PG[(9.02±1.11)vs(7.14±1.41)mmol/L]、2hPG[(15.28±1.08)vs(9.85±1.59)mmol/L]、HbA_1c[(8.24±1.92)%vs(6.68±1.24)%]及C-RP[(8.82±1.71)vs(5.14±1.21)mg/L]水平降低;观察组HbA_1c的达标率高于对照组[76.67%(46/60)vs 63.33%(38/60)](P<0.05)。两组血糖指标和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值(Δ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α糖苷酶抑制剂与DPP-4抑制剂联合应用与单独应用DPP-4抑制剂相比,治疗T2DM效果更好,且降低血清C-RP效果更佳。
李忠文陈红梅陈重傅晓莹裴剑浩
关键词:DPP-4抑制剂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