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番
- 作品数:7 被引量:43H指数:4
- 供职机构: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茼的茼群分布及药敏情况。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4年12月ICU患者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9株G杆菌中克雷伯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弗氏枸橼酸杆菌、大肠埃希氏茼为主,克雷伯菌属中以臭鼻克雷伯为主。18株G^-菌中以头部葡萄球菌为主。58株真菌中以近平滑念珠菌为主。G^-杆菌对美洛培南、哌拉西林/他巴坦、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磷霉索、头孢吡肟具有较高的敏感性;G+菌对万古霉素及利福平的敏感性较高;真菌对二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氟康唑的敏感性最低。结论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对有效控制ICU的下呼吸道感染非常重要。
- 龙瑞芬蔡业平张圣岸李云峰陈益番陈亮
- 关键词:下呼吸道感染细菌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重症监护病房
- ICU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和对策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了解ICU深部真菌感染的现状,探讨预防和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对策。方法:以医院感染诊断标准为依据诊断深部真菌感染,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2月送检的各类标本经真菌培养出的深部真菌,经TDR鉴定仪鉴定到种,运用Whonet 5.1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结果:分离出的真菌标本中,真菌感染阳性标本前4位分别是痰液、尿液、血液、大便。真菌阳性前5位的真菌菌种分别为白色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球念珠菌和克柔念珠菌。常见真菌对常见抗真菌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底依次为两性霉素B、制霉菌素、益康唑、克霉唑、酮康唑、咪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氟康唑、灰黄霉素。结论:深部真菌存在高感染率、低诊断率、低治疗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要重视预防并加强真菌感染的监测,早诊断,并根据深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大小进行预防性治疗、抢先治疗、经验性治疗及目标性治疗等,改善深部真菌感染患者的预后。
- 张圣岸王盛标黄强蔡业平陈益番
- 关键词:真菌感染
- 强化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0年
- 目的:探讨强化胰胰岛素治疗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5例随机分为强化胰岛素治疗组(IIT)目标组(n=32例)及常规胰岛素治疗组(CIT)常规组(n=33例),目标组将24h平均血糖控制在4.4—6.1mmol/L,常规组将24h平均血糖控制在8.3~10.1mmol/L,观察指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使用胰岛素天数28dGCS评分及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平均血糖水平、单位时间胰岛素用量、血糖波动情况、低血糖发生率、每人每天血糖检测次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强化胰岛素治疗不能降低病死率,增加了低血糖发生率,血糖控制在8.3—10.1mmol/L是适宜的。重型颅脑损伤及其他危得患者的强化胰岛素治疗需进一步研究。
- 胡青许小林陈益番秦衡毅
-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强化胰岛素治疗NICU血糖
- 重症监护病房人工气道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变化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了解及追踪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学及药敏变迁情况。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7年12月ICU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下呼吸道分泌物分离致病菌的菌群分布及药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培养出致病菌883株,585株革兰氏阴性(G-)菌中以鲍曼不动杆菌为主,184株革兰氏阳性(G-)菌中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为主,且以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120株真菌中以白色念珠菌为主。G-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复方新诺明。G(菌对万古霉素全部敏感。真菌对二性霉素B敏感性最高,氟康唑的敏感性相对较低。结论加强ICU细菌耐药性的监测,限制头孢菌素的滥用,合理使用亚胺培南等超广谱抗生素,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保持病房的通风等对控制ICU下呼吸道感染及减少耐药性的产生均很重要。根据临床用药效果选择与本院药物相匹配的药敏平板对临床抗生素的使用亦具有指导意义。
- 龙瑞芬陈益番许小林蔡业平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下呼吸道感染微生物敏感性试验
- 早期持续呼吸支持对重型脑干出血病人预后的影响被引量:6
- 2007年
- 目的提高重型脑干出血患者的救活成功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将入选范围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研究组除了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呼吸支持治疗外,其余与对照组治疗措施相同。比较两组呼吸指标变化与疗效。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入院后12h、24h、48h呼吸指标吸各指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死亡率为34.1%,明显低于对照组(7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期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行持续呼吸支持治疗能明显改善重型脑干出血病人的预后,降低其死亡率。
- 蔡业平付春来张圣岸李云峰陈益番陈亮
- 关键词:重型脑干出血气管插管气管切开预后
- 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被引量:10
- 2013年
- 目的探讨分析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该院神经科监护室收住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82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并辅以尼莫地平注射液注射,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法舒地尔注射液注射,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在治疗3d后、7d后、2周后的总有效率为70.7%、80.5%、92.7%,高于对照组的63.4%、70.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都存在血压降低的现象,然而对照组在头痛、面红、心悸等方面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4.4%(10/41)和7.3%(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联合尼莫地平的治疗方法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治疗中效果显著,不仅临床疗效显著,同时安全性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 胡青许小林陈益番许志杰秦恒毅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