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辉
- 作品数:36 被引量:93H指数:6
- 供职机构:郑州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ail growth factor-C,VEGF-C)在皮肤恶性黑素瘤(cutaneous malignant melanoma,CMM)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在交界痣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30例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皮肤恶性黑素瘤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痣和正常对照组(P<0.05),交界痣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作为临床治疗黑素瘤的突破点。
- 陈燕辉于建斌张江安
-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素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
- 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对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 2006年
- 目的观察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增殖及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以空白组和无关序列(N-ODN)组为对照,设计、合成4条ASODN链(ASODN-t1,t2,t3和t4),脂质体包埋后分别以10μmol/L、20μmol/L、30μmol/LN-ODN和ASODN转染A375细胞,台盼蓝排斥试验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转染72h后,各ASODN组A375细胞计数较对照组、N-ODN组均减少(P均=0.000);每条链的10μmol/L、20μmol/L、30μmol/L3个浓度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30μmol/LASODN-t2组与其他各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转染48h后,30μmol/LASODN-t2组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较对照组、N-ODN组下调(P均=0.000)。结论乙酰肝素酶ASODN可抑制A375细胞增殖,下调乙酰肝素酶蛋白的表达。
- 于建斌张岚李琳陈燕辉张江安陈奎生张云汉
- 关键词:恶性黑素瘤乙酰肝素酶寡核苷酸反义A375细胞
- 迟发性皮肤卟啉病1例
- 2007年
- 李琳于建斌陈燕辉张江安
- 关键词:皮肤卟啉病红细胞系皮肤发红皮肤糜烂
- 乙酰肝素酶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探讨乙酰肝素酶蛋白在皮肤恶性黑素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streptavidin-peroxidase,S-P)法检测乙酰肝素酶蛋白在30例皮肤恶性黑素瘤、30例交界痣及15例正常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皮肤恶性黑素瘤中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交界痣患者和正常皮肤(P均<0.05),交界痣患者与正常皮肤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蛋白的高表达可能与皮肤恶性黑素瘤的发生发展有关,有望作为治疗黑素瘤的靶点。
- 陈燕辉于建斌张江安李琳陈建立
- 关键词:皮肤恶性黑素瘤乙酰肝素酶免疫组织化学
- 穴位注射配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非急性期肛周湿疹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配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非急性期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的方法将86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予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地塞米松注射液以1∶2∶2∶2的比例共3ml混合注射于长强穴,同时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对照组41例,单纯外用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疗程均为14d,治疗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在7d和14d的有效率分别为84.44%和95.56%,高于对照组(56.10%和70.7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穴位注射配合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治疗非急性期肛周湿疹安全、有效,值得临床选用。
- 李天举黄玉成丁治云陈燕辉
- 关键词:湿疹穴位注射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
- 反义寡核苷酸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
- 目的研究乙酰肝素酶反义寡核苷酸(ASODN)对人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乙酰肝素酶mRNA及其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空白组、无关序列(N-ODN)组和反义(ASODN)组,以脂质体包埋后分别转染人恶性黑素瘤细胞株A375,...
- 于建斌张岚高冬玲李琳陈燕辉陈奎生张云汉
- 文献传递
-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 探究依巴斯汀联合西咪替丁对过敏性皮肤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将160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80例。对照组口服依巴斯汀片10 mg治疗,1次/d;研究组在口服依巴斯汀片的基础上口服200 mg西咪替丁,1次/d;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持续随访1个月,观察两组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38,P=0.001)。两组疗效等级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97,P=0.017),且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440,P=0.035);两组不良反应率(χ2=0.360,P=0.548)及治疗完成后1个月内症状复发率(χ2=0.250,P=0.61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咪替丁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过敏性皮肤病,疗效优于单一依巴斯汀治疗方案。
- 王维史天威陈燕辉
- 关键词:依巴斯汀西咪替丁过敏性皮肤病
- 他克莫司软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观察外用0.1%他克莫司软膏和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白癜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白癜风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0.1%他克莫司软膏外涂患处,每日2次;试验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结果两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7.5%和81.6%。两组间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提示窄谱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0.1%他克莫司软膏外用治疗白癜风安全、有效,但其治疗的疗程均需进一步研究。
- 陈燕辉刘德颖王晓芳李雪莉
- 关键词:白癜风窄谱中波紫外线他克莫司
- 以瘙痒及丘疹样发疹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艾滋病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报告1例以瘙痒及丘疹样发疹、腹痛为主要表现的儿童艾滋病。患儿男,10岁,学生。全身泛发皮疹伴顽固性瘙痒2年,右上腹痛1个月。其母妊娠中有输血史。体检:消瘦,腹股沟淋巴结、肝脾触及肿大。皮肤科情况:全身皮肤干燥,可见片状脱屑,散在灰褐色斑丘疹,部分干裂、脱屑,伴有米粒大小水疱,部分水疱破溃,有少量淡黄色液体渗出。面部皮肤干燥,眼、鼻、口周可见皮屑及裂纹。口腔黏膜及外生殖器未见损害。H IV抗体检测初筛及确证试验(+)。诊断:儿童艾滋病。建议患者到当地疾控中心进行治疗。
- 李琳张江安陈燕辉于建斌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儿童
- 巨大鲍温病1例被引量:1
- 2006年
- 报告1例巨大鲍温病。患者女,70岁。右上臂暗红色斑12年余,加重3年。皮肤科情况:右上臂屈侧见一17 cm×15 cm大小椭圆形红褐色略隆起斑片,境界清楚,边缘呈轻微线状隆起,皮损周边上覆银白色不易剥离鳞屑,中央结污黄色厚痂或血痂。组织病理符合鲍温病。确诊后手术切除、植皮。
- 张江安于建斌陈燕辉李琳谭升顺
- 关键词:鲍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