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琴
- 作品数:97 被引量:188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高山被孢霉中Δ6脱饱和酶关键位点及其对活性的影响
- 2016年
- 高山被孢霉中Δ6脱饱和酶(Ma FADS6)是决定ω3/ω6多不饱和脂肪酸代谢流的关键酶。利用定点突变技术研究Ma FADS6-Ι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为高山被孢霉多不饱和脂肪酸的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利用非链取代式质粒扩增技术对已构建质粒p YES2/NT C-Ma FADS6-Ι内的表达单元(即Ma FADS6-Ι)中细胞色素b5区(HPGG)下游的位点进行定点突变,将所有突变体分别转化酿酒酵母进行诱导表达,进一步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Δ6脱饱和酶的底物来考察重组菌对各底物的催化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所有突变体催化α-亚麻酸(ALA)的活性没有改变;K61和D68两个位点对催化亚油酸(LA)起关键作用,其对应的4个突变体对LA的转化率分别为(6.2±0.5)%(K61T)、(0.3±0.0)%(K61F)、(8.2±0.7)%(D68N)和(6.6±0.8)%(D68L),相比原始转化率各降低50%以上;G63和T69两个位点对LA的催化无直接影响,但G63T突变体由于突变位点极性改变,其对LA的转化率为(8.5±0.9)%,比原始转化率降低了49.9%;而V66位点的突变体对LA的转化率分别为(22.3±2.6)%(V66T)和(20.7±2.5)%(V66A),比原始转化率分别降低了36.1%和37.8%。确定了Ma FADS6-Ι氨基酸序列中K61和D68两个关键氨基酸位点经突变后均会使其酶活明显降低,这为研究Ma FADS6-Ι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
- 史海粟陈海琴顾震南张灏陈永泉陈卫
- 关键词:高山被孢霉定点突变
- 泡菜中生物转化共轭脂肪酸的植物乳杆菌被引量:2
- 2017年
- 共轭脂肪酸是指一类含共轭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总称,包括共轭亚油酸(conjugated linoleic acid,CLA),共轭亚麻酸(conjugated linolenic acid,CLNA)和共轭十八碳四烯酸(conjugated stearidonic acid,CSA)。CLA和CLNA分别是由亚油酸和亚麻酸衍生所得的多种位置与几何异构体的总称,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如抗癌、抗动脉粥样硬化、提高机体免疫力和减肥等,已成为功能性脂质的研究热点。采用GC-MS(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法分析了筛选自泡菜的22株植物乳杆菌转化共轭脂肪酸的能力。结果显示,CCFM47和CCFM232两株菌具有极高的共轭亚油酸和共轭亚麻酸转化能力,其中亚油酸的转化率均超过30%,发酵液中CLA总浓度分别达到0.166 4 mg/ L和0.151 4 mg/mL,而对α-亚麻酸的转化率高达60%,发酵液中CLNA总浓度分别达到0.196 4 mg/mL和0.172 1 mg/mL。
- 杨波王奥纪东张灏陈永泉陈海琴陈卫
- 关键词:共轭亚油酸植物乳杆菌转化率
- 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脂肪酸组分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进一步确定膳食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添加提供依据,本文选取与人类基因高度相似的模式生物斑马鱼为研究对象,采用气质联用法分析斑马鱼不同生长时间(四月龄,六月龄和七月龄)和不同生理部位(大脑、心脏、肾脏、尾鳍、鱼腹肉以及整鱼)中的脂肪酸的含量与组成。分析结果表明:在斑马鱼中共鉴定出25种脂肪酸;除斑马鱼整鱼外,鱼腹肉中的脂肪酸种类最多,为20种;其它器官中的脂肪酸皆为10余种。在所有的组织中,棕榈酸(C_(16:0)),硬脂酸(C_(18:0))和油酸(C_(18:1))都是主要的脂肪酸,约占各组织器官总脂肪酸的50%以上;在整鱼与鱼腹肉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于饱和脂肪酸,而在大脑、心脏、肾脏和尾鳍中,情况相反。对成熟斑马鱼大脑的不同部位(端脑、视顶盖和小脑)中的脂肪酸组成研究表明,各部分的脂肪酸的种类无显著性差异。
- 杨芹杨波陈海琴申延琴陈卫陈永泉
- 关键词:斑马鱼脂肪酸模式生物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 乳酸菌源共轭亚麻酸的分离制备被引量:2
- 2019年
- 乳酸菌发酵产生的共轭亚麻酸(CLNA)在慢性疾病中有重要的生理功能,CLNA由多种异构体组成,各种异构体的生理功能存在差异。建立了分离制备乳酸菌发酵液中游离态CLNA异构体的方法,成功获得了结构单一的CLNA异构体。结果表明:在现有条件下乳酸菌源CLNA单一异构体无法通过薄层色谱法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乳酸菌源CLNA单一异构体的分离,最优分离制备条件为高效液相色谱柱Ultimate(5XB-C30,4. 6 mm×250 mm)、流动相甲醇-水-甲酸(体积比70∶30∶0. 01)、流速1 m L/min、检测紫外波长205 nm和233 nm。在最优分离制备条件下,保留时间和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 05%~0. 38%、1. 88%~4. 65%,制备得到的CLNA1纯度为97. 48%,CLNA2的纯度为100%,CLNA3的纯度为65. 30%。该方法重复性好,分离度高,适合分离乳酸菌发酵液中游离形式CLNA。
- 朱光贞杨波杨芹唐鑫张灏陈永泉陈海琴陈卫
- 关键词:乳酸菌高效液相色谱
- 动物双歧杆菌肌球交叉反应抗原MCRA酶学功能的研究
- 2012年
- 目的:将肌球蛋白交叉反应抗原基因(Myosin cross reactive antigen,MCRA)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对其酶学功能进行研究。方法:利用动物双歧杆菌BB-12(Bifidobacterium animalissubsp.lactis BB-12)的肌球交叉反应抗原(MCRA)基因序列特征设计引物进行PCR扩增后克隆至毕赤酵母表达载体pPinkα-HC,电转化获得PichiaPinkTM重组菌。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检测重组蛋白的表达情况,GC-MS分析重组菌的脂质组成情况,最终确定重组蛋白的活性及其催化特性。结果:SDS-PAGE及Western blot结果表明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MCRA蛋白在重组毕赤酵母菌PichiaPinkTMpPinkα-HC-MCRA中成功表达且定位至细胞膜,大小为82 kDa。GC-MS结果显示,添加底物亚油酸培养基后,重组菌将亚油酸转变为羟基化衍生物,产物为10-羟基-顺-12-十八碳烯酸(10-HOE)。结论:这是首次对该类蛋白成功定位后对其酶学功能进行研究,动物双歧杆菌BB-12的MCRA基因首次在毕赤酵母中实现了活性表达,产物为10-羟基-顺-12-十八碳烯酸。
- 杨波陈海琴宋元达张灏陈卫
- 关键词:亚油酸毕赤酵母表达系统
- His-tag对亚油酸异构酶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12年
- 为了研究6×His-tag对来源于痤疮丙酸杆菌的亚油酸异构酶(PAI)可溶性重组表达的影响,我们构建了三种大肠杆菌重组菌株,表达了三种重组PAI:C端带有His-tag亲和标签、N端带有His-tag亲和标签和不加His-tag亲和标签。通过SDS-PAGE和Westernblot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并利用气相色谱检测酶活。实验结果表明:在相似的诱导表达条件及生长状态下,三种大肠杆菌重组菌株均成功表达了具有亚油酸异构酶活性的重组蛋白质,三种重组PAI的表达总量相当,6×His-tag的融合表达促进了PAI蛋白质包涵体的形成,而C端6×His-tag带来的影响最大。
- 张白曦许正凯汪昶沛陈海琴宋元达陈卫张灏
- 关键词:亚油酸异构酶大肠杆菌可溶性
- 不同培养基对耶氏解脂酵母合成共轭亚油酸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为了提高共轭亚油酸(CLA)在耶氏解脂酵母重组菌株中的产量,选择YEA、YPD、YP2D4、YNBDO2和YNBDL25种培养基,对其进行摇瓶发酵,分析其生长状态,并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菌体中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充足的碳源和氮源是提高菌体生物量及重组蛋白表达量的前提;在培养基中添加脂肪酸显著提高了菌体中的总脂含量和t10,c12-CLA产量;在5种培养基中,YNBDL2是最适合t10,c12-CLA合成的培养基,其培养基中t10,c12-CLA产量为185.8 mg/L,是YPD培养基中t10,c12-CLA产量的13倍。
- 张白曦李敏陈海琴宋元达陈卫张灏
- 关键词:T10培养基发酵
- 本科生微生物学(食品)创新教学模式摸索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总结了对本科生微生物学(食品)课程创新教学模式的摸索,主要包括双语教学实践、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技法研究、网络化、立体化、可编目和可检索的教学资源与素材体系的建设等,希望通过这些摸索,我们能形成一个新的微生物学(食品)课程教学模式,在现有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进行微生物学和食品微生物学学习的能力,能运用食品微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融会贯通地学习和解决相关的专业实际问题,使学生成为在国内和国际上都具有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 陈海琴田丰伟王刚张秋香陈卫张灏
- 关键词:微生物学教学模式双语教学网络化
- GH42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累积突变对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来源β-半乳糖苷酶BgaB催化活性的影响
- 2023年
- 【背景】β-半乳糖苷酶转糖苷活性弱,产物低聚半乳糖(galactooligosaccharides,GOS)易被水解,致其催化得率普遍较低。【目的】以GH42家族Geobacillus stearothermophilus来源β-半乳糖苷酶BgaB为对象,探讨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突变对β-半乳糖苷酶BgaB催化活性的影响。【方法】在单点突变体功能研究基础上,采用定点突变与化学修饰相结合的方法,对保守氨基酸位点E303与F341进行累积突变。【结果】与野生型酶相比,所构建双点突变体Ox-E303C/F341S水解活性降低为30%;GOS最大得率由0.75%提高到19.50%。【结论】家族保守氨基酸位点累积突变能够使单点突变体功能得到共同进化,降低β-半乳糖苷酶水解活性和底物抑制作用,能够提高其转糖苷催化活性。
- 董艺凝陈卫张灏顾海洋刘洋陈海琴
- 关键词:Β-半乳糖苷酶低聚半乳糖
- 高山被孢霉多不饱和脂肪酸合成调控规律的研究
-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在人体内有着多方面重要的生理功能,海洋环境污染导致传统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深海鱼类)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微生物油脂作为新兴的多不饱和脂肪酸来源正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高山被孢霉是目前产多不...
- 陈海琴郝光飞王鸿超张灏陈卫陈永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