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洪捷

作品数:138 被引量:1,572H指数:2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1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8篇文化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政治法律
  • 2篇经济管理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61篇教育
  • 32篇博士生
  • 28篇高等教育
  • 25篇学术
  • 19篇学位
  • 18篇毕业生
  • 16篇学科
  • 12篇硕士
  • 12篇高校
  • 12篇博士生教育
  • 11篇知识
  • 11篇博士生培养
  • 10篇学术型
  • 10篇学位论文
  • 10篇文化
  • 10篇博士毕业生
  • 9篇调查数据
  • 9篇就业
  • 8篇离校
  • 8篇教育学

机构

  • 134篇北京大学
  • 10篇天津大学
  • 6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苏州大学
  • 5篇北京外国语大...
  • 5篇南京大学
  • 5篇云南大学
  • 5篇厦门大学
  • 4篇北京师范大学
  • 4篇浙江大学
  • 3篇华东师范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南京师范大学
  • 3篇浙江科技学院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深圳技术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北京航空航天...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135篇陈洪捷
  • 33篇沈文钦
  • 7篇高耀
  • 4篇李敏
  • 4篇蒋林浩
  • 3篇龚放
  • 3篇卢晓中
  • 3篇王兆义
  • 2篇赵世奎
  • 2篇陈廷柱
  • 2篇刘璐
  • 2篇王维民
  • 2篇周川
  • 2篇黄俊平
  • 2篇魏丽娜
  • 2篇侯怀银
  • 2篇阎光才
  • 1篇李志峰
  • 1篇史静寰
  • 1篇姜大源

传媒

  • 18篇北京大学教育...
  • 16篇学位与研究生...
  • 14篇高等教育研究
  • 11篇研究生教育研...
  • 8篇中国高教研究
  • 5篇清华大学教育...
  • 5篇复旦教育论坛
  • 4篇比较教育研究
  • 4篇教育科学文摘
  • 3篇江苏高教
  • 3篇现代大学教育
  • 3篇重庆高教研究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2篇中国职业技术...
  • 2篇教育研究
  • 2篇高等工程教育...
  • 1篇人民论坛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教育发展研究
  • 1篇医学与社会

年份

  • 8篇2024
  • 16篇2023
  • 8篇2022
  • 14篇2021
  • 18篇2020
  • 15篇2019
  • 4篇2018
  • 8篇2017
  • 7篇2016
  • 3篇2015
  • 4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2篇2005
1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学术评价:实践与方法被引量:7
2012年
以行政管理为基础的量化学术评价制度虽然意在鼓励学术创新与学术质量的提高,但其精神与学术工作的逻辑有着内在的矛盾。本文对这一矛盾进行了分析,指出大学应当在以科层制为基础的行政秩序与学术自发秩序之间保持平衡,真正为学术创新提供空间。
陈洪捷
关键词:学术创新科层制
德国古典大学观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陈洪捷
关键词:比较高等教育大学观
中国博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博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被引量:26
2022年
博士毕业生的实际就读体验对于改进博士生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全国261所博士生培养单位、15512名博士毕业生的调查数据,分析了我国博士生的培养状况,结果表明:博士毕业生对于导师、课题研究过程、科研硬件条件的评价较高,但对课题申请环节、课程教学、生活条件、教学能力提升的评价相对较低。另外,约50%的博士生是延期毕业的,并且其归属感和整体满意度得分都明显不如未延期毕业的博士生。博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重视博士生的学术训练过程,重点在课题研究支持、课程教学、生活条件保障、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做出改进,并通过提升培养过程各环节的质量降低博士生的延期率。
许丹东沈文钦翟月陈洪捷
关键词:博士生教育博士生培养质量
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如何体现中国特色?——国际比较的视野被引量:3
2011年
本文对通行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体系的概念与内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人文社会科学学平面体系和立体体系的概念,认为立体体系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关键所在,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把中国特色与中国优势联系起来,指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体系的核心在于形成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优势,没有优势,则无特色可言。
陈洪捷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笔谈)被引量:25
2021年
德国的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也一直把德国作为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主要参照对象。但实践证明,在德国运行良好的制度,在国内却往往难以落地,这与我们对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理解不够深入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关于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研究,往往关注制度、政策,而缺少对其背后文化因素的分析,缺乏对制度的文化逻辑的认知。工业技术文化的视角,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德国职业教育和应用型高等教育的运行逻辑及其文化前提。本刊特约北京大学陈洪捷教授团队笔谈"德国工业技术文化与职业教育",透过教育的制度政策之中可视的层面,深入探索其工业技术文化的特征,解析其深层的机理,为我们借鉴德国经验提供更有力的理论支撑。
陈洪捷徐宏伟咸佩心王兆义任平贺阳
关键词:应用型高等教育德国职业教育运行逻辑笔谈
中德博士生培养制度比较研究
2004年
靳军陈洪捷
关键词:博士生比较教育免试入学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特色与优势被引量:1
2021年
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是德国具有代表性的一类新型高等学校,大部分是由原来的中等职业类学校升格而来,或扩建而成。德国应用科学大学以教学为主,科研工作重视应用研究,重视和企业联系;布局与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相契合。毕业生实践能力强,就业好,竞争力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强大的生命力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更在于学校和企业同属于产业系统,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形成了以满足企业需要为核心的工业技术文化。
陈洪捷
为学术还是为职业——德国大学学习传统及其变迁被引量:2
2005年
美国学者布鲁贝克(J.S.Bmbacher)指出,高等教育存在的合法基础有两种,一种是认识论的,一种是政治-社会论的.前者注重知识本身的价值,后者则注重知识的政治和社会功用.对于大学学习,同样也存在知识论和功用论,或知识取向和职业取向两种态度.不同的求学取向,就会对知识有不同的态度,对学业有不同的期待,从而会产生不同的学习行为.对待大学学习的两种态度历来并存,相互补充,但也常常相互排斥.如何处理这两者的关系,似乎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话题.
陈洪捷
关键词:学术研究办学目标
专业硕士就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6年全国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被引量:11
2017年
对2016年全国12个省份17所高校的专业硕士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近八成的毕业生落实了就业,七成左右的毕业生对就业结果表示满意;男性,读研目的性和导向性明确,商务类、工程类和公共服务类专业的毕业生,成功就业的概率更高;在高校或科研院所、政府机关、国有企业等单位工作,从事管理与服务岗,学用相关度和期望吻合度高的毕业生就业满意度较高;高校提供的就业指导服务质量、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践导师参与指导的程度等会对毕业生的就业满意度产生重要影响。
李敏陈洪捷沈文钦高耀
关键词:专业硕士就业满意度
中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现状与问题--基于2021年全国硕士毕业生离校反馈调查的分析被引量:9
2022年
学术型硕士生的就读体验是硕士生培养质量的直接体现。基于全国338所研究生培养单位的69387名学术型硕士生离校反馈调查数据,从“以学生为中心”的内部视角对我国学术型硕士生的培养状况和就读体验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学术型硕士毕业生对导师指导效果、培养条件与培养环节、收获进步与能力增值等方面的评价较高,而对课程结构与教学质量、资助渠道丰富性和充足性、职业定位清晰程度等方面的评价相对较低。硕士生培养单位需要进一步从重视调整优化课程结构、明晰课程层次和区分度、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丰富资助渠道和适度提升资助水平、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等方面不断加以改进。
高耀王洁许丹东沈文钦陈洪捷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