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云

作品数:14 被引量:134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 4篇哲学宗教
  • 3篇社会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医药卫生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篇德性
  • 3篇信仰
  • 3篇社会
  • 3篇社会冲突
  • 3篇社会转型
  • 3篇教师
  • 2篇道德
  • 2篇信仰基础
  • 2篇政治
  • 2篇中国社会
  • 2篇社会矛盾
  • 2篇社会转型期
  • 2篇思想政治
  • 2篇思政
  • 2篇思政课
  • 2篇思政课教师
  • 2篇矛盾学说
  • 2篇教育
  • 2篇教师发展
  • 2篇高校

机构

  • 1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武汉科技学院
  • 2篇武汉纺织大学
  • 1篇武汉生物工程...

作者

  • 14篇陈晓云
  • 5篇朱新卓
  • 2篇吴宁

传媒

  • 2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长白学刊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汕头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黑龙江高教研...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现代大学教育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6
  • 2篇2004
  • 3篇200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德性的信仰基础与现代性困境被引量:15
2006年
通过对德性内涵的解析可以得出结论:德性是道德的本位。通过对德性的认识前提和情感前提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信仰是德性形成的内部基础。在现代性中,规范伦理遮蔽了德性伦理,科学理性瓦解了信仰,工具理性侵蚀了意义关切。所以,作为德性形成之内部基础的信仰在现代性中难以生成,这也就造成了德性的现代性困境。
朱新卓陈晓云
关键词:道德德性信仰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三种角色以及角色冲突——制约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的根源被引量:16
2017年
高校思政课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发展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有:教学任务繁重使其缺乏时间从事教学发展;科研时间缺乏和整体科研能力偏弱制约其学术发展;职称晋升难、绩效获得难、收入低等制约其个人发展。其原因在于高校思政课教师兼具学术人、政治人、绩效人三种角色,存在着角色错位与冲突。为此需要将思政课教师定位为专业型政工师,在管理与考核上应实行差异化政策。
陈晓云朱新卓
关键词:教师发展角色冲突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
师生关系:从主客体之争到以学生为中心被引量:36
2015年
关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曾经出现过主客体关系、主导主体关系等观点,这些观点虽被"自我建构"说超越,但仍然未能彻底地阐明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在中国语境中的"教学"指的是双边活动,这是复合性的活动组合而非单纯性活动,而主客体唯有对单纯性活动进行言说时才是正当的。正确的做法是,将教学分为教师的指导与学生的学习两个相对独立的单纯性活动并在两个活动内部分别界说主体,指导活动的主体是教师,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学生。而在教师指导与学生学习这两个活动之间,应当是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指导为学生学习服务。其依据在于,人在精神方面的发展提升都是其自我建构的结果,该活动的唯一主体只能是其自身;教育者施加的教育影响对于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来说都只能是间接影响而不是直接影响,学生自我建构的意愿、方式和水平才是直接影响。学生的上述学习与发展的机制意味着,教师的指导要以学生学习与发展为中心,要围绕着学生自我建构的主动性和方式来指导;要根据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特点、方式和规律来调整自己的指导方式;意味着教育观念和教育实践需要做出与之相适应的变革。
陈晓云朱新卓
关键词:师生关系自我建构以学生为中心
意识形态与个体意义体验脱节:道德困境的根源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采取两类措施解决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一类是伦理制度化,另一类是政府推动的各种精神文明建设,两种措施均没有取得明显效果。第一类措施低效的原因在于没有抓住道德的根本:引导人在超越和意义体验的基础上追求向善,不能取得实效。第二类措施以总体化、自上而下的方式进行精神引导,失去了个体意义体验的支撑,因而处于悬空状态。当前道德建设的根本在于建构基于个体意义体验的人生信仰,这种建构需要解决三对矛盾:实用理性与意义关切、社会分化与整体性认同、意识形态与信仰之间的矛盾。
陈晓云
关键词:道德德性信仰意识形态
中国社会矛盾学说与西方社会冲突理论之比较被引量:9
2004年
中国的社会矛盾学说和西方的社会冲突理论在概念内涵、根源和解决方式上,既有相通之处,又有相异之处,对二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给我国转型期社会现实提供一些启示。
陈晓云吴宁
关键词:社会矛盾社会冲突社会转型期
TRPC3/6/7通道在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脑卒中是一类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方法主要有降脂、降压、溶栓、抗凝、介入、手术微创治疗等,这些方法改善了患者的预后,但仍有75%的患者因病情反复而导致...
陈晓云
关键词:脑卒中星形胶质细胞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与专业性被引量:33
2012年
教师专业化运动的深化需要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进行深入研究。专业成立的根据在于职业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内涵的深奥复杂性、工作方式的科学有效性、权力的自主性、伦理的服务性。教师职业的专业性体现为:功能上是学校教育的有效性;内涵上是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神圣性;工作方式上是教育思想的深刻性以及教育实践的本真性;权力上是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和教师职业的自主性;道德上则是爱心与德性的流溢。教师专业化的过程就是建构、积累教师职业专业性的过程。
朱新卓陈晓云
关键词:教师教师专业化
时代呼唤着“对教育的价值”——“主体间性”视野下的教育价值审视
2003年
传统的'教育价值',事实上成了'教育的价值'的同义语,只体现了教育对个人、社会的价值.相应地,'教育评价'也就成了'教育的价值评价'的同义语,评价的是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人的价值.本文认为,教育价值包括:教育的价值和对教育的价值,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生成和转化的.本文分析了造成'对教育的价值'缺失的原因和后果,并指出了当前建构'对教育的价值'及其评价的必要性.
陈晓云朱新卓
关键词:教育价值教育评价教育功能
场域理论视域下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研究
高校思政课教师发展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的重要问题,也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基础性问题。本论文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揭示了思政课教师教学发展、学术发展和个人发展的现状,并运用场域理论对教学场...
陈晓云
关键词:思政课教师场域理论
文献传递
德性的信仰基础及其现代境遇
中国当前道德建设的措施之一是伦理制度化,但是制度对人的约束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监管到所有人的所有活动范围,并且伦理制度对人的约束也与人对自由的追求相矛盾.这种措施并没有解决道德滑坡问题.本文第一章指出制度化的伦理不足以体...
陈晓云
关键词:德性信仰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