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辉 作品数:20 被引量:82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东莞东华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一期清创负压引流二期复位固定治疗开放性跟骨骨折 2015年 目的评价开放性跟骨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6月~2012年6月对15例开放性跟骨骨折行一期清创负压封闭引流(VSD),二期创面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并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疗效评价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6个月,平均12.8个月,3例患者手术切口表皮部分坏死,1例部分钢板外露,经换药和VSD处理后愈合。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4个月。AOFAS踝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64~90分,平均79.3分,其中优3例,良8例,一般4例,优良率:73.3%。结论开放性跟骨骨折采用分期手术治疗策略,可降低手术并发症,初期效果良好。 陈广辉 王洪伟 阮美树 吴琼关键词:跟骨 开放性骨折 负压封闭引流 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跟腱断裂30例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探讨应用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跟腱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同种异体肌腱修复30例不同类型跟腱断裂患者,术后长腿管形石膏固定。疗效按Arner-Lindholm标准评定。结果切口长8~13 cm,手术时间35~80 min,出血量20~70 ml。术后切口获甲级愈合27例,乙级愈合3例。住院时间5~21 d。30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无再断裂。2例出现异体排异,经对症治疗痊愈。疗效评定:优22例,良6例,差2例,优良率为93%。结论同种异体肌腱修复跟腱断裂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陈广辉 王洪伟 阮美树关键词:跟腱断裂 异体肌腱 后路可扩张管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研究 王洪伟 孙连星 于海燕 王尚忠 陈广辉 段洪凯 赵湘军 阮美树 顾芸 该项目通过60例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表明:后路可扩张通道管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是可行和有效的;该技术具有组织损伤小、切口小、出血少、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满意、住院时间短及医疗费用低...关键词: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椎弓根螺钉固定 改良手术切口修复与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比较改良手术切口修复与关节镜下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自2014-01—2017-01诊治的42例巨大肩袖撕裂,23例采用改良手术切口切开修复(切开组),19例在关节镜下修复(关节镜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42例均获得至少6个月随访。与关节镜组比较,切开组手术时间更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术后6个月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出血量、术后6个月疼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关节镜手术,采用改良手术切口修复巨大肩袖撕裂能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能更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陈广辉 邓思敏 杨海宝 吴琼 高锋 李铭章 王洪伟关键词:关节镜 带线锚钉 微创经多裂肌间隙单侧椎弓根钉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评价微创肌间隙人路单侧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9年4月~2012年4月对32例单节段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行肌间隙人路单侧TLIF术治疗。对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效果、并发症及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结果切口长度平均3.3cm,手术时间平均85.5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20ml。平均随访25.3个月,临床优良率90.06%。末次随访融合率为94.3%,手术前后腰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微创肌间隙人路单侧椎弓根钉固定TLIF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疗效确切,是椎间盘源性腰痛手术治疗的一种选择。 王洪伟 孙连星 王尚忠 段洪凯 陈广辉 赵湘军关键词:椎弓根固定 椎间融合 微创 椎间盘源性腰痛 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 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评价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均行髌韧带旁小切口空心钉内固定。结果30例均获随访2~7年,平均3.8年。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35mill;术中出血30~80rnl。平均50ml;术后HSS膝关节评分:优22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3.3%。结论髌韧带旁小切13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髁间前棘骨折创伤小、显露满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陈广辉 王洪伟 王尚忠关键词:胫骨髁间前棘骨折 髌韧带 空心钉 小切口 内固定 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初步疗效分析 2017年 目的评价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行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患者10例的病例资料,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47~65岁,平均56.6岁;肩袖撕裂左7例,右3例。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ysis scale,VAS)、Constant评分、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Los Angeles,UCLA)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价早期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6.5个月。无切口感染、神经损伤。1例肩袖再撕裂,因患者疼痛轻、耐受好,未行翻修手术。VAS、UCLA、Constant评分均有改善,UCLA评分优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Constant评分优3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为80%。结论采用改良切开修复巨大肩袖撕裂损伤较小,术后康复快,早期效果良好。 陈广辉 王洪伟 高锋 吴琼 杨海宝 李铭章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联合跟腱止点清理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 被引量:4 2023年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联合跟腱止点清理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东莞东华医院骨科中心收治23例顽固性跟痛症患者,其中采用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联合跟腱止点清理术治疗的15例患者为实验组,男6例,女9例;年龄32~55岁,平均(42.8±10.7)岁。采用单纯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术治疗的8例患者为对照组,男4例,女4例;年龄34~52岁,平均(43.3±8.4)岁。比较两组患者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及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MRI影像学评价。结果2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时间为8~15个月,平均(10.5±3.3)个月。末次随访时,实验组VAS由术前(4.2±1.0)分下降至(1.0±0.4)分,AOFAS评分由术前(77.8±5.4)分改善至(96.2±3.6)分,Kofoed评分由术前(77.6±5.7)分提高至(97.8±3.0)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AS由术前(4.1±0.8)分下降至(2.2±0.8)分,AOFAS评分由术前(79.4±7.6)分改善至(91.3±4.1)分,Kofoed评分由术前(78.4±5.1)分提高至((94.4±3.2)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功能评分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术后踝关节影像学炎性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均未发生神经血管损伤、手术部位感染等并发症。结论关节镜下跖腱膜松解联合跟腱止点清理术治疗顽固性跟痛症能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其创伤小、早期疗效满意,较单纯跖腱膜松解效果更明显,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式。 高锋 殷浩荣 陈广辉 杨海宝 钟天伟 汤奇关键词:关节镜 顽固性跟痛症 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联合C型臂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研究微创经皮钢板骨桥接技术(MIPPO技术)、C型臂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对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东莞东华医院收治的46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3例。研究组行MIPPO技术联合C型臂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行开放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中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至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前Baird-Jackson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aird-Jackson评分较术前提高幅度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应用MIPPO技术联合C型臂锁定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效果显著,有利于保障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 杨海宝 汤奇 邓美娟 陈广辉 高峰 殷浩荣关键词:胫骨平台骨折 闭合性 踝关节功能 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制备胫骨隧道的影响 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评估胫骨近端解剖形态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中制备胫骨隧道的影响。方法纳入自2018-01—2019-08完成的60例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术前在膝关节MRI图像上测量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胫骨近端内侧角,根据三分位数将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分为3组,A组18例(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5°),B组30例(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5°~8°),C组12例(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8°);根据胫骨近端内侧角分为2组,a组36例(胫骨近端内侧角≤85°),b组24例(胫骨近端内侧角>85°)。结果术后3个月A组胫骨隧道矢状面倾斜角小于B组和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胫骨隧道前方骨质厚度>B组,且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B组、C组胫骨隧道冠状面倾斜角、胫骨隧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胫骨隧道冠状面倾斜角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组与b组胫骨隧道矢状面倾斜角、胫骨隧道前方骨质厚度、胫骨隧道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胫骨近端内侧角与胫骨隧道冠状面倾斜角呈负相关,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与胫骨隧道矢状面倾斜角呈正相关,而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与胫骨骨隧道前方骨质厚度呈负相关,因此前交叉韧带解剖重建术前需仔细评估胫骨近端解剖学形态,术中钻取胫骨隧道时需进行适当的调整。 殷浩荣 钟天伟 高锋 杨海宝 陈广辉关键词:前交叉韧带重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