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兆耀

作品数:22 被引量:104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苏省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血管
  • 5篇动脉
  • 5篇梗死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3篇血管性认知障...
  • 3篇血性
  • 3篇炎症
  • 3篇造影
  • 3篇缺血
  • 3篇中药
  • 3篇颅内
  • 3篇颅内外
  • 3篇脑血
  • 3篇后循环
  • 2篇道炎症
  • 2篇血管病
  • 2篇药组
  • 2篇益智
  • 2篇益智仁

机构

  • 14篇江苏省中医院
  • 8篇南京军区南京...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1篇陈兆耀
  • 8篇徐格林
  • 7篇刘新峰
  • 7篇常诚
  • 5篇骆守真
  • 4篇朱武生
  • 4篇陈茂刚
  • 3篇倪冠中
  • 3篇刘德志
  • 3篇孙文
  • 3篇李辉
  • 3篇黄显军
  • 3篇刘文华
  • 3篇郑艳
  • 2篇蔡乾昆
  • 2篇周露露
  • 2篇符为民
  • 2篇卢婷婷
  • 2篇吴明华
  • 2篇熊云云

传媒

  • 2篇国际脑血管病...
  • 1篇中国中医药信...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病理生理...
  • 1篇四川中医
  • 1篇中国中医急症
  • 1篇医学研究生学...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西医结合心...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 1篇中国临床研究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对比研究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以及单纯天麻素治疗后循环缺血导致的中枢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治疗的由于后循环缺血导致眩晕的患者95例,随机分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组(治疗组)及天麻素治疗组(对照组),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2组对眩晕的治疗都有明显疗效,但治疗组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缩短(P<0.05),2组治疗前后椎动脉(VA)和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度(Vm)变化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流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能明显改善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并能改善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值得临床推广。
李辉陈兆耀吴明华
关键词:后循环缺血天麻素前列地尔眩晕
不同部位后循环梗死患者的椎-基底动脉系统CT血管造影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后循环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由椎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血管构成,主要供应脑干、小脑、丘脑、枕叶、部分颞叶及上段颈髓;本文对经头颅MRI确定的后循环梗死患者进行头颈部CT血管造影(CTA)检查,并对CTA结果进行分析,探讨不同部位后循环梗死的椎-基底动脉系统血管病变特点。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住院的后循环梗死患者46例,符合2006年中国后循环缺血专家共识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MRI证实为后循环梗死,排除颅内出血、脱髓鞘性、炎性、肿瘤性以及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男25例,女21例,年龄43~82岁,平均(63.5±10.2)岁;
陈兆耀曹理璞李辉常诚
关键词: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梗死CT血管造影同部位造影分析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溶栓后24 h内使用通脑饮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病人阿替普酶溶栓后24 h内使用通脑饮治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阿替普酶溶栓治疗的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2例。观察两组14 d内出血事件、各种原因导致的死亡以及早期神经功能恶化、14 d的神经功能恢复状态。结果2周的观察期内,对照组2例(9.1%)发生出血事件,治疗组未发生出血事件,两组出血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69)。2周内对照组死亡2例(9.1%),治疗组死亡1例(4.5%),两组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溶栓治疗1周内,治疗组3例(13.6%)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对照组6例(27.3%)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治疗组有减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趋势,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55)。溶栓治疗2周后,治疗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29±5.69)分,对照组NIHSS评分为(4.33±4.23)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7)。溶栓2周后,治疗组良好预后(mRS<2分)10例(45.5%),对照组良好预后6例(27.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0);进一步使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两组mRS评分仍无统计学意义(P=0.387)。结论阿替普酶溶栓后24 h内使用中药通脑饮治疗的安全性较好,且有减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趋势。
陈兆耀夏鑫姚蓓蓓吴明华
关键词:静脉溶栓阿替普酶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安全性
皮质下分水岭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究皮质下分水岭梗死(SWI)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方法提取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2009年1月—2010年4月,经MRI弥散加权像证实为SWI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这些患者均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根据梗死灶的形态,将SWI分为融合型和部分型,分析两种类型梗死与颅内外血管狭窄的关系。结果①25例中,单发SWI有17例(68%);合并同侧皮质型分水岭梗死有8例(32%)。病灶同侧颈内动脉狭窄(狭窄率≥50%)者14例(56%)。其中闭塞性病变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率≥50%者12例(48%)。12例中,闭塞性病变4例。大脑后动脉狭窄率≥50%者3例(12%)。②25例中,融合型16例(64%),部分型9例(36%),两组患者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狭窄(狭窄率≥50%)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狭窄率≥50%)在部分型SWI中,发生比例(3/9)高于融合型SWI(0/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结论 SWI与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狭窄密切相关,颈内动脉和(或)大脑中动脉狭窄合并同侧大脑后动脉狭窄,可能与部分型SWI关系更为密切。
倪冠中刘文华黄显军陈兆耀范进岳炫烨陈茂刚刘新峰徐格林
关键词:脑梗死脑血管障碍分水岭梗死
通脑益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脑益智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中药组合物围绕痴呆“毒损脑络”的病理机制,以大黄、水蛭共为君药,黄芪、郁金、川芎共为臣药,枸杞子、益智仁、仙鹤草、石菖蒲共为佐使药。全方以补肾益精、活血通瘀、化痰...
常诚符为民刘金凤颜习武郝纪婷骆守真陈兆耀郑艳
成人MMD确诊时间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分析成人烟雾病(MMD)确诊时间的影响因素,为MMD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内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2月首次确诊的65例成人MMD患者的临床资料,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确诊时间的相关因素.结果 65例患者中早期确诊患者41例(63.1%),晚期确诊24例(36.9%).早期确诊组患者首诊于三级医院、文化程度和经济水平较高、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患者比例均高于晚期确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的确诊时间与首发症状、首诊医院等级有关,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首诊医院级别为三级的患者其确诊时间较短.结论 MMD患者首发症状为出血性卒中、首诊医院级别为三级的患者其确诊时间较短.
黄显军刘文华朱武生倪冠中孙文陈兆耀田利丽陈茂刚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烟雾病
谷氨酸致原代培养皮层神经元损伤中自噬的激活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体外观察谷氨酸介导的神经元氧化性损伤中自噬的激活,以及抑制自噬对谷氨酸致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皮层神经元,给予谷氨酸以及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干预,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透射电镜观察自噬泡的产生,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自噬特异性蛋白LC3的表达。结果:给予谷氨酸干预后皮层神经元细胞存活率下降,自噬体数目明显增加,自噬标志性蛋白LC3表达增加。给予3-甲基腺嘌呤后,神经元细胞存活率增加,细胞自噬水平下降。结论:谷氨酸诱导的神经元毒性损伤中存在自噬相关性细胞死亡,抑制自噬可能对谷氨酸毒性损伤有抑制作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具有一定的神经保护作用。
陈兆耀陈茂刚卢婷婷倪冠中刘新峰徐格林
关键词:自吞噬作用神经元谷氨酸
RNA甲基化修饰与中医肾精学说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析RNA N6-甲基腺苷(N6-methyladenosine,m6A)修饰与中医肾精之间的关系,总结二者的相似性,为探索肾精本质拓展思路。[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最新文献和古代医籍,对RNA m6A修饰和肾精从来源、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总结二者之间的联系。[结果]肾精在中医基础理论中处于核心地位,肾中精气的盛衰,关系到人体的生长发育、功能代谢以及衰老和疾病。RNA m6A修饰属于表观遗传学范畴,能够影响RNA的选择性剪切、稳定性、输出、降解和翻译,参与了人体各种生命活动,其在来源、生理功能、病理机制等方面均和中医学肾精相类似。[结论]RNA m6A修饰是中医肾精的微观化体现,补肾中药或可通过调控机体m6A修饰发挥其治疗作用,为中医药现代化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骆守真常诚陈兆耀
关键词:肾精甲基化酶表观遗传学补肾中药
GCS和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临床转归的预测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及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对基底动脉尖综合征(top of the basilar syndrome,TOBS)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从南京卒中注册系统中筛选出符合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诊断的64例患者,根据卒中后30d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分为好转组(0-3分)和不良转归组(4-6分),对两组入院时GCS、NIHSS评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转归组中GCS分值低于好转组(P〈0.01);NIHSS分值均高于好转组(P=0.011)。经Logistic回归校正年龄、性别及治疗方式3个因素后,GCS评分OR值0.301(95%CI0.167-0.542);NIHSS评分OR值1.436(95%CI1.147-1.796),二者均为独立预测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以GCS分值10分作为预测TOBS预后的界点,其灵敏度87.9%,特异度83.9%;以NIHSS分值14分作为界点,灵敏度63.6%,特异度77.4%。结论GCS、NIHSS均是基底动脉尖综合征转归重要的预测指标;GCS≤10分、NIHSS≥14分对于基底动脉尖综合征患者不良转归均有重要的预测价值,GCS预测效价高于NIHSS。
翟登月魏宁吴波娜卢婷婷刘文华高海宁陈兆耀徐格林刘新峰
关键词:基底动脉尖综合征GCSNIHSS预测值
脑络通治疗脑小血管病的疗效及多模态MRI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应用多模态MRI评估脑络通颗粒治疗脑小血管病(CSVD)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80例符合标准的CSV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口服脑络通颗粒+阿司匹林;对照组只给予口服阿司匹林。两组均连续治疗180 d。治疗0 d、90 d、180 d测评患者的认知功能,包括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量表(BI)]。治疗0 d、180 d,利用多模态MRI扫描(包含T1、T2、DWI、FLAIR、SWI等序列),评估影像学指标(MRI总负荷);检测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治疗0 d,两组患者MRI总负荷、MMSE、MoCA和BI评分、血清Hcy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90 d、180 d,试验组MMSE、MoCA和BI评分较治疗0 d明显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180 d,试验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较治疗0 d明显降低,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MRI总负荷较治疗0 d和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络通颗粒可以改善CSV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是对MRI影像学改变并不明显。这种治疗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Hcy、减轻炎性反应以保护血管内皮的机制有关。
蒋辉骆守真郑艳陈兆耀蔡峻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