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根系的研究被引量:15
- 1991年
- 本文用土柱法及形态描述法对克东县东兴林场26年生人工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根系进行了研究。从小根密度、分布及其生长趋势上研究两树种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混交林水曲柳的小根(直径小于10 mm)密度比对照纯林降低了30.4%,靠近落叶松带的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延伸的趋势。混交林落叶松须根密度较对照纯林有所增加。总的结论是,落叶松在某个方面改善了邻近水曲柳的生长条件,为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增产机理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基础。
- 国庆喜陈乃全孙克勤
- 关键词:混交林水曲柳根系
- “三大硬阔”幼林早期生长研究被引量:5
- 1991年
- 本文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不同苗龄和不同等级的水曲柳、黄波罗和胡桃楸苗木造林后近几年的生长特点。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抚育措施和相同的立地上,Ⅰ级苗木造林后,其高生长、地经生长、生长状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好,而Ⅱ级苗相对较差。在这三个硬阔叶树种当中,水曲柳生长比黄波罗和胡桃楸迅速,是速生树种。在造林时选择优质苗木对幼林生长是非常重要的。
- 王政权王庆成商岚亭陈乃全祝长龙
- 关键词: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
- 全文增补中
-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土壤和叶的养分季节动态被引量:12
- 1991年
- 本文从土壤养分和叶养分状况方面对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进行了增产机理的研究。结果表明,一年中混交林及纯林土壤速效养分和叶养分含量随季节而异。生长季内,落叶松带土壤的速效磷浓度远高于水曲柳带,最高可达3.50 mg/100g,是后者的2—3倍。与落叶松最邻近的水曲柳,叶中氮含量比纯林提高12.7%—80.8%,含磷为13.4%—140.8%。这两树种对养分吸收的非同步性缓和了种间竞争。总的结论是,生长季内,落叶松带土壤的高浓度速效磷改善了邻近水曲柳的生长条件,是其增产的重要原因。
- 国庆喜陈乃全孙克勤
- 关键词:混交林水曲柳养分
- 全文增补中
- 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营养元素含量的季节动态被引量:27
- 1991年
- 本文通过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混交林在年生长季节内土壤养分释放、树木吸收和混交树种生长节律的研究,得出如下结论:胡桃楸高生长速生期来的早,持续时间短;落叶松高生长速生期来的晚,持续时间长。胡桃楸早春根系吸收能力强,使叶片中无机元素含量水平高;落叶松在整个生长季节内,无机元素吸收和供应比较均衡。在年生长季节内,混交胡桃楸叶内全N、全P含量水平高于纯林胡桃楸。
- 陈喜全史凤友陈乃全白玉刚
-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混交林营养元素
- 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被引量:10
- 1991年
- 本文从胡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Maxim)、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混交林树干生长过程、根系垂直分布和不同立地条件不同混交比)的林分生长状况等不同角度,讨论了混交林生长和种间关系,肯定了胡落混交是成功的。在立地条件好的情况下,混交林种间关系协调,单位面积蓄积量是胡桃楸纯林的1.69倍。混交以带混为宜,落叶松带3—5行,胡桃楸带1—2行;不宜采用株间混交。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水分条件好的立地条件上营造胡落混交林。
- 史凤友陈喜全陈乃全白玉刚
- 关键词:胡桃楸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种间关系
- 全文增补中
- 椴树落叶松人工混交林的研究被引量:6
- 1991年
- 本文通过对椴树(Tilia amurensis Rupr.)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混交林生长和种间关系研究,肯定了营造椴、落混交林是成功的,合理混交能促进椴树和落叶松生长。在林龄24年生时,椴、落混交比为1∶3和2∶3林分蓄积量略高于落叶松纯林;3∶3的则比落叶松纯林低8%。在三种混交比中,以2∶3椴树分叉率最低;3∶3椴树Ⅰ级木比例最大,且分布均匀。椴树10—24年生适宜庇阴度为1.3—1.6。初始间伐年龄为12 a,间伐间隔期以6—7 a为宜,
- 史凤友陈喜全陈乃全白玉刚
- 关键词:椴树落叶松混交林
- 全文增补中
- 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研究(Ⅰ)——混交林的综合效果及其群落稳定性被引量:3
- 1991年
- 萌芽水曲柳与人工红松形成的混交林综合效果显著,混交林不但促进水曲柳生长,而且对红松无不利影响。混交林与红松、水曲柳纯林相比:蓄积量分别提高20.3%,73.2%;生物量提高30.5%,39.3%;经济效果提高21.8%,50.7%;无论与单层纯林,还是多层混交林相比,都是较稳定的群落,而且,林分的高生长,材积生长处于上升阶段,土壤理化性质不断得到改善,为混交林长期稳定高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 郭德武陈喜全李国江陈乃全于中华
- 关键词:水曲柳混交林稳定性
- 全文增补中
- 水曲柳红松混交林的研究(Ⅱ)——林分结构及效应分析被引量:3
- 1991年
- 混交林分结构与效应分析结果表明:混交林为明显的复层林结构,由于林冠的相互镶嵌,增加了林分密度与相对削度,从而提高了林分产量和材种出材量;混交林可增加空间利用层次,使生物量空间分布合理,并且,根系分布较深,大小根比例适宜;两树种混交在物质的吸收、积累和归还方面更为协调,从而保证了林分的稳产、高产;林分结构与红松生长关系密切,及时调整林分结构是保证持续稳定高产的技术关键;开敞度K值以0.9—1.1为适宜,在25—30 a生适宜保留密度为1400—1700株/ha。
- 郭德武陈喜全李国江陈乃全路治林
- 关键词:水曲柳林分结构
- 全文增补中
- 东北三省薪炭林区划
- 1992年
- 为指导农村能源建设,并为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对东北三省内的森林资源、薪材资源和农村能源状况,以及自然地理条件等进行研究,提出了薪炭林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将东北三省区划为3个类型区(一级区):薪炭林不发展区(Ⅰ)、薪炭林一般发展区(Ⅱ)和薪炭林重点发展区(Ⅲ)。根据类型区划和自然地理区划、行政区划相结合的原则,在一级区划的基础上,划分了11个二级区:大兴安岭山地区(Ⅰ_1)、小兴安岭山地区(Ⅰ_2)、长白山中部山地区(Ⅰ_3)、长白山北部山地区(Ⅱ_1)、吉林省中部丘陵区(Ⅱ_2)、辽东中低山地区(Ⅱ_3)、松嫩平原区(Ⅲ_1)、三江平原区(Ⅲ_2)、辽河中下游平原区(Ⅲ_3)、辽西低山丘陵区(Ⅲ_4)、辽东半岛低山丘陵区(Ⅲ_5)。并提出了各区薪炭林发展规划。
- 崔国发陈乃全焦振家陈华豪栾士波赵恒东
- 关键词:区划薪炭林薪材农村能源
- 水曲柳、黄波罗、胡桃楸、紫椴人工营造技术
- 陈乃全鞠永贵张世英王政权王庆成
- 水曲柳、黄菠萝、胡桃楸、紫椴是我国东北地区珍贵阔叶用材树种,具重要的经济和生态价值。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的采伐利用,这些树种资源面临枯竭,而造林关键技术又长期得不到解决,资源枯竭现象十分严重。“七五”期间,东北林业大学等单位...
- 关键词:
- 关键词:混交造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