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丽艳
- 作品数:12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音乐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论民族音乐在新《课标》中的体现与运用被引量:3
- 2004年
- 任何一个国家的民族音乐,无论对于世界音乐文化还是本国音乐文化来说都是音乐瑰宝.只有了解本民族的音乐,才能更好的了解世界各国、各民族的音乐.我国的民族音乐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从汉族的五声调式到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再从藏族的囊玛到壮族的山歌;从汉代的礼教音乐到唐代的大曲;再从元代的戏剧到明清的京戏等等,这些各不相同的音乐类型的完美融合,形成了我国民族音乐特有的风格.
- 陈丽艳
- 关键词:民族音乐教学音乐课程标准音乐风格多元文化
- 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核心特质与魅力
- 2019年
- 为更加彰显出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真正魅力之所在,就要更加明确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最本质、最核心的艺术属性和艺术特质,主要包括:一、传统民族声乐的艺术内涵、精神与气质是我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肇端与根本艺术价值及魅力所在;二、包容性与时代性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内在文化精神、气质及艺术价值与魅力所在;三、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特质是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专业性的保证。对其进行更加深入的剖析和解读,才能从根本上厘清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关键核心问题之所在,才能更加明确我们的发展基础与发展方向,才能使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有一个本质的提升与进步。
- 陈丽艳
- 关键词:民族声乐艺术传统民族声乐
- 民族声乐教育与文化资源、现代科技的整合被引量:2
- 2013年
- 声乐是文化传承和传播最直接、最有效的艺术表现形式,作为当前的民族声乐教育者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自己同时也是一名艺术生产力的制造者。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掌握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和方式已经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基本教学技能。这样,我们所创造出的"艺术生产力"才能更加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才能在艺术市场中具有真正的艺术竞争力。
- 陈丽艳
- 关键词:音乐教育民族声乐竞争力
- 文化艺术产业与民族声乐教育研究
- 2014年
- 在全球化的大潮引领下取得了高速的发展的前提下,作为民族声乐生产力的最主要创造者的民族声乐教育,要放眼实际,对文化艺术的发展导向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并据此不断的完善和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加高效,才能使民族声乐艺术在我国日益发展和成熟的文化艺术产业中更加具有竞争力,使民族声乐艺术继续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陈丽艳
- 关键词:艺术产业民族声乐教育多媒体
- 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课堂教学评价浅议被引量:6
- 2005年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的关键之所在,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当前一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作为高等音乐院校的一门专业技能课——声乐教学而言,建构科学、可行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但可以规范声乐课堂的教学标准,而且对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意义深远。
- 陈丽艳
- 关键词: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教学评价指标体系专业技能课教学标准
- 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及教学应用被引量:1
- 2022年
- 中国歌剧在民族化发展历史中,经历了诸多磨难和阻碍,其实际上是从方针政策指导歌剧艺术实践发展到现代化多元创作为特点的阶段,致力于彰显歌剧艺术个性,借助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来呈现中国特色。中国歌剧发展历史较久,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而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后,则发生了一系列关于民族化、土洋之争的讨论,中国歌剧得到了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音乐家开始融合西方音乐创作手法和我国审美观念,创作出了很多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歌剧作品。但中外歌剧文化的持续交融影响,导致我国歌剧发展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亟待对其系统化分析研究。本文就20世纪80年代中国歌剧发展情况展开分析,了解了中国歌剧艺术特点,在教育教学中将之合理化运用,助力中国歌剧高质量发展。
- 陈丽艳
- 关键词:中国歌剧教学应用文化交融民族化发展
- 论我国民族音乐的审美特质被引量:2
- 2012年
- 所谓中国民族声乐是一个泛指的称谓和解释。在我国当前的声乐界,关于民族声乐的概念一直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与或共识。那么,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认识和了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审美特质,更好的促使我国声乐界尽早的达成共识呢?首先应该对当前我国民族声乐的种类有一个清晰的划分与认识。我们可以将当前我国的民族声乐划分为三种演唱形式和方法。第一,传统民歌的演唱方式与方法。这是指在各地区方言土语的发音基础上,经过数代人传承所形成的,并非进过专业的音乐创作于加工的民间歌曲的演唱形式与方法。第二,传统的戏曲与民间曲艺的演唱方式与方法。这种演唱方法与民歌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都是源于各自的地区文化与语言特点,但最大的不同在于曲艺与戏曲的演唱由于表现形式与演唱作品及演唱者的专业化程度都有着非常高的规格与标准,因此其演唱方法上也更具专业性与规范性,尤其是地方戏曲,
- 陈丽艳
- 关键词:审美特质中国民族声乐演唱形式民族声乐艺术传统民歌演唱方式
- 探索高等音乐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民族声乐教学今日的改革与创新被引量:7
- 2016年
- 本文通过声乐教学中的大课、小课等教学模式,就如何在当下的高校教学改革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获得最大的学习收获,并在此之上进行教学形式的调整和深入探索,从而使声乐教学更具有针对性、独创性和拓展性。
- 陈丽艳
- 关键词:声乐教育
- 谈“原生态民歌”与“民族唱法”之异同被引量:6
- 2009年
- 自1983年上海人民广播电台举办的"青年演员独唱比赛"开始",民族唱法""、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以三足鼎立之势占领了中国的声乐界近20年。在此20年间,许多音乐工作者对这三种唱法提出了质疑,吕玲在《三种唱法争鸣二十年回顾》^[1]文中对此进行了宏观的整理与分析。争论之声至今未曾停歇,这三种唱法却在争论声中伴随着CCTV歌手大赛不断地深入人心、深入生活。
- 陈丽艳
- 关键词:民族唱法原生态民歌上海人民广播电台音乐工作者青年演员通俗唱法
- 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化发展被引量:3
- 2018年
- 我国的民族声乐是民族与时代的音乐产物,它不仅极具中国文化特色,而且在近几年的发展中吸收美声唱法的精良之处,形成了富有极高艺术赏析价值的中国民族声乐。当前,我国鼓励在各个方面提升中华传统文化的民族自信,民族声乐作为中国文化表现形式种类之一,教学歌唱实践中发展出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本文将以民族声乐教学为基点,以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现状的原因为论证出发点,围绕着民族声乐教学的多样性发展状况进行分析与论述,以求对民族声乐教学发展的多样化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 陈丽艳
- 关键词:民族声乐教学民族文化